白马将军闯汉末

作家 旭总儿 分類 综合其他 | 146萬字 | 485章
第30章 征缴粮草
  自從在田疇那得了計謀後,公孫瓚更是認準了方向,專門向那些土生土長的大家大戶動手,惹得遼東余下三郡士族,各個對公孫瓚仇恨不已。
  不過這遼東百余年間最大的士族就是那公孫延所在的遼東公孫,可其已經跟隨上次烏桓進犯而消散隕滅,而遼東的其他小士族,也在烏桓進犯之時,被那公孫延的借刀殺人給排除掉了,所以這遼東四郡對公孫瓚懷有仇恨之人,還當真不多。
  可是,公孫瓚卻並不滿足於這遼東四郡的士族大家,其更是將手伸向了整個幽州,而在這幽州大地之上,最大的士族,莫過於那幽州太守劉焉了。
  於是乎,公孫瓚今日直接便是點起了一支兵馬,直奔右北平而去,至於遼東郡,公孫瓚則暫且將其交與田疇以及劉緯台二人看管,相信有張飛在,出不了什麽亂子。
  “噠噠噠”
  馬蹄踐踏土地之聲飄揚遠去,可在路邊,卻有隨處可見的難民,每遇到一波難民,公孫瓚都會為其指引遼東郡的所在方向,那些難民在得知自己面前的大漢就是大名鼎鼎的公孫瓚之後,俱是驚喜不已,並懷著感激的心,朝那遼東投奔而去。
  隨後,公孫瓚則又繼續領隊前行,不過在又指引了一波難民之後不久,公孫瓚卻是看到有一壯碩大漢倒在路邊。
  見得此壯碩大漢,公孫瓚當即喝停隊伍道:“停!與我將那大漢扶起,看看是生是死。”
  “遵命!”
  公孫瓚一言令下,當即便是有軍士上前查看,過不數息,那軍士便是回復道。
  “回將軍,此人尚有呼吸,可能是餓暈所致。”
  “那便好,你與這大漢灌些水,再將其搭上馬背,我們繼續前行。”
  “是!”
  那軍士聽後紛紛照辦,過不多時,此一隊人馬便又踏上了征程。
  ……
  兩日之後,右北平城中,公孫瓚終於得見幽州太守劉焉,見到那劉焉之後,公孫瓚便是拜說道:“太守大人,眼下我遼東難民頗多,還望大人能夠不吝支援糧草!”
  “這,唉~不瞞伯圭,我右北平的存糧,也是才堪堪夠用,能不能熬到明年收秋,還是個問題,老夫此番真是有心,而無力啊~”
  公孫瓚自然知曉劉焉的這右北平城中並無多少存糧,並且其此番前來本就不是為從劉焉這獲取糧草的,其只是過來打個招呼,路過而已,不過戲卻還是要做足的。
  “大人,您難道當真要對遼東四郡的軍民見死不救不成?您乃幽州太守,遼東四郡可也是您的治下,您難道就真的,不管不顧了?”
  此時公孫瓚更進一步逼問劉焉道。
  “唉,伯圭,你就算是逼老夫,老夫也是無能為力,愛莫能助啊,你,還是趕快回去吧。”聽得公孫瓚逼問,劉焉也是歎氣連連,但卻也是無可奈何,無論如何,右北平城也是拿不出糧草支援遼東的。
  公孫瓚繼而又不甘心地同劉焉交流許久,甚至到了最後,公孫瓚更還大喊道:“好,既然太守大人您不想辦法,對遼東不管不顧不聞不問,那就由某公孫瓚來想辦法拯救百姓,不過大人,某公孫瓚若是作出了什麽出格的事,還望大人能夠替某擔待一下!”
  留下這句話之後,公孫瓚也不做逗留,當即奪門而出,返回行館,而後點起部隊便是離開了右北平城。
  公孫瓚本就聲如洪鍾,再加上其故意大聲喧嘩,使得守在門外的鄒靖及一眾士兵都聽到了公孫瓚與劉焉最後的爭吵。
  那鄒靖聽到最後,生怕公孫瓚一時頭腦發熱,對劉焉做出什麽來,所幸,片刻之後,公孫瓚便從那房門之中走了出來。
  待到公孫瓚離開之後,鄒靖則急衝衝帶人進去,詢問道:“大人,您沒事吧。”
  “呼~無礙,公孫太守他只是太過著急了,唉~真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啊,可惜這次,本官也是幫不了他啊。”
  聽了劉焉的話,那鄒靖等人也是陷入到了沉默之中,過了一會,鄒靖則再次出言道:“對了大人,公孫太守他不會真做出什麽出格的事吧?”
  “這,應該不會,吧?”
  聽到這裡,劉焉也在內心之中展開了自我懷疑。不過之後劉焉便在內心撫慰自己道:“罷了罷了,公孫瓚,你如若當真能弄來糧草拯救了那些難民,本官便做上一回聾啞之人吧。”
  就在劉焉下定決心了要縱容公孫瓚一回之後的第七日,其便是聽得兵士來報,遼東太守公孫瓚奉幽州太守劉焉之命,‘征集’了上谷,漁陽,范陽三郡大大小小共二十個士族大家的家族存糧。
  並且公孫瓚還將幽州境內所有造酒廠強行關閉,並將其中本應用來釀造酒水的糧食全部充公,現在其已經身在歸途了。
  當聽到公孫瓚如此輝煌的‘戰果’之後,劉焉驚得甚至將手中茶杯都摔落在地,整個人癱坐一坨,不斷喃喃道:“公孫瓚,你這未免也是有些太過了點吧,二十多個士族大家,就算是我這個幽州太守,也是不敢一氣全部得罪的啊,你這樣做,可是坑苦老夫了啊。”
  果然,就在劉焉知道公孫瓚的‘戰果’之後的第三日,他右北平城之中,便是湧進了無數‘貴客’前來責問,只怕劉焉的嘴皮子和耳朵,都是要遭罪受了。
  ……
  遼東城中,公孫瓚這邊同樣有著無數人的等候與呐喊,不過,卻是歡呼雀躍的叫喊聲,與劉焉的那嘈雜混亂的責怪聲有著天差地別。
  “各位百姓,某公孫瓚說到做到,爾等的吃住問題,今日某一並安排解決。”
  “多謝公孫大人!”
  “公孫大人可真是活菩薩顯靈啊,我等多謝公孫大人的救命安家之恩!”
  一時間,眾百姓感激聲此起彼伏,公孫瓚之名號,則又在幽州響亮了起來。至於那漁陽三郡的士族大家,公孫瓚完全沒有放在眼中,畢竟其以後是要做大事爭天下的人,若是連幾個小小士族都不敢動,又該有何資本膽魄,去與群雄爭奪天下!
  而那個被公孫瓚從路邊救起的大漢,更是在這次‘征繳’糧草的行動之中表現出了雄厚實力,從今以後,公孫瓚的部將之中,便又多出了一個,管亥之名。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