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帝国崛起

第21章 杂事缠身,大兵出征
  金州衛城,是一座軍事城鎮,金州衛的駐防地,已經好多年沒有“衛指揮使”這一級別,現在王易和馬千戶是最大的官,王易實力最強,馬千戶不敢不聽。
  王易已經在三山堡的小山島上拆了肥皂廠而修建了大學,古典時代的大學,和這個時代的書院沒有什麽區別。只是多了一個知識點,一個學生只要當天認真讀書識字,一天便提供1個知識點。
  王易在掛了一塊三山書院的牌子後,開始了招生招師計劃。
  通過高薪從旅順和金州挖來5個童生,金州馬千戶有一個韓姓文書是逃難過來的秀才,王易知道後更是強要了過來。
  湊出6個老夫子,通過補貼手段,把金州100來個5至12歲的兒童,以每月補貼3錢銀子打包到書院。
  年紀太大和年紀太小沒有幾個會學習,系統也不認可,書院山長由韓秀才擔任。
  韓秀才是早年由沈陽逃難過來,時年已39歲。家中因為沒有了人,更是了無牽掛,便息了繼續應試的想法。
  “劈啪!劈啪!.”
  一陣鞭炮聲後,三山書院正式出現在世人面前。
  王易和韓夫子一起揭下了紅布,三山書院的牌匾了然出現。王易是在得知今日正式開院,而專門過來一起主持儀式。
  大學已經有6個老夫子和100來個兒童,老夫子們每天可以提供12個知識點,學生每天100來個,王易也沒有打算搞現代教育。
  沒有老師搞什麽教育都白搭,自己雖然有時間,但也沒有考慮過當老師做奶爸帶娃娃。
  於是便讓老夫子們按照現在的教學方法教書,自己也不能什麽都不做,就又找了二個帳房先生教授格物
  現在書院按照王易的指示,分為二個班級,老夫子6人和帳房2人剛好也能分班授課。
  ________分割_______
  王易連續三個月無事可做,每天不是在金州,就是在廣鹿堡或三山島,現在已是天啟五年七月初五,不知不覺已經到這個時空9個月。
  “千戶大人,毛總兵傳信過來,信中說後天可以出發。”劉斯文手拿公文,進門就說道。
  “我去點齊兵馬,你先和肖二叔去準備好糧草裝好船,便直接去旅順港口,咱們明天一早先去旅順匯合。”王易等不及吩咐,就邊走邊說道。
  終於可以搞事了,現在自己兵馬已經有近4000人,這次是4月初和毛文龍說好地軍事行動計劃。
  經過3個月的生產,現在軍事單位有:
  甲胄騎兵:10個百戶所
  騎射手:4個百戶所
  輕騎兵:4個百戶所
  方陣兵:9個百戶所
  火龍弓手:7個百戶所
  合計34個百戶所。
  五月前已經把大部分兵馬調來金州,於是到了城外軍營後,便點了出征兵馬直奔旅順。
  王易這次把張燕和趙二壯以及王大眼一並帶上,經過這麽長時間也想通了,這個混亂時代當兵死了也是命。
  除了廣鹿堡二個方陣步兵和一個火龍射手百戶,三山堡一個方陣步兵和火龍射手外,剩下全部兵馬全部出征。
  一共帶了,甲胄騎兵:10個百戶所,騎射手:4個百戶所,輕騎兵:4個百戶所,方陣兵:6個百戶所,火龍弓手:5個百戶所,合計29個百戶。
  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馬雲、葉旺二將率軍從蓬萊乘船跨海在遼東半島的獅子口登陸收復遼東,因海上旅途一帆風順,遂將獅子口改名旅順口。
  當王易一路行軍用了二天時間趕到旅順口城門後,此時正一身疲憊的躺在行軍擔架上,出發前知道距離才130裡,還不到現代社會小車一個小時的路途,便沒有坐船而是選擇走路過去。
  王易再次想當然了,3000多人顧頭又顧尾,騎兵護著步兵,一路吃喝拉撒耽誤不少時間,而他出發時想到才120多裡,連馬車都沒有備上,結果,騎馬走了半路屁股疼的受不了,下馬才走了20裡腳又疼的受不了,最後沒辦法就做了一幅擔架抬著走到旅順堡。
  等交驗關防後,在城門守將的帶領下入了城,守將也是讓人通知毛總兵。
  晚餐是毛文龍安排的,他的部將也沒有輕視王易,皇帝也是靠著兵強馬壯坐穩天下,所以任誰看到軍中2000騎兵,其中重騎兵佔到一半多後,都是很驚訝。
  大家也不驚奇一個千戶帶了3000兵馬,畢竟連毛總兵都有十幾萬兵和馬,現在遼東沒有點實力誰看得起。就連新就任的守備張攀看到王易,也是一陣羨慕不已,他是登萊醫科總督調過來的,手中也沒有多少人,裝備也不是很好。
  於是在互相奉承中,一頓胡吃海喝後,各回各家。
  第二天一大早,旅順口的點將台上,毛總兵帶著高級將領站在高台上,王易一身鎧甲也在其後面站著,看著下面2萬兵馬方陣齊列,人馬攢動,一陣感慨不已,麻蛋,鎧甲重死了!
  在毛總兵點完將,一聲“出征”後,所有人馬井然有序地登上戰船,福船等各類船隻,王易的2條5000料也在其中。
  來前毛文龍說過他負責船運,但是王易保險起見,還是帶了2條船裝滿了各種物資,糧草,馬料和戰馬,3000人馬怎麽也裝不下,毛總兵知道後便提前撥來10條5000料大船。
  於是天啟五年七月初七,上百條船隻趁著海面沒有多大風浪出發前往目的地。
  這次的目標是複州,自從上次後金點了兵馬殺害了張盤,又攻打旅順口二個月沒有成功,撤退到複州後雙方到也相安無事。
  但無事不代表一直無事,這不,毛文龍在金州看到王易兵馬比他自己裝備還要精良,就打算拉著王易去複州走上一遭,也沒想過打下複州城,手下戰死一個得力大將,不去給他報仇,以後誰還願意真心實意跟著混。
  “那次還以為只有1000多人馬,想不到過了三個月就能拉起3000人馬!”毛文龍看到身旁的王易,不禁想到。
  “王千戶這次可要好好殺敵,這次出兵條件的10條五千料大船,我可是提前撥給你了,現在你可欠我300顆首級。”
  “當然如此!殺敵報效朝廷正是我大明將士的職責,請總兵大人放心。”王易昧著良心說道,要不是你拿出10條大船誰屌你!還不如自己單乾拿全部功勞。
  “不知總兵大人是否上報朝廷,畢竟2萬兵馬費的糧草可不少。”王易一直想自己名字出現在皇帝案頭上 ,升官發財才能快。
  “放心!昨天發完京師的公文上寫了你金州衛。”毛文龍知道他的想法,這也是條件之一。
  “嘿嘿!我這不是擔心總兵大人忙忘了嗎!”王易一臉不好意思笑到。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