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展長近2米的巔峰期海東青,聽見鷹哨竟然會恐懼? 海東青盤旋離開,緩緩消失在蕭棟視野中,進入巴爾盧克山邊際的山谷。那處,連接塔斯特河谷。 翱翔於天際的海東青漸漸變小,漸漸變小,最後成為一個小白點,消失在視野范圍內。 網友們長舒一口氣。 蕭棟望向小白點消失的方向,眉頭緊鎖。 “望不見了,太遠了。” 他望不見海東青的消失位置,空中遠處反而又激蕩起不服的鷹嘯長鳴。 Ong——! 尖銳,高亢,有力。 好像,海東青依舊能看見他的位置一般。 海東青霸道強勢的氣勢,讓粉絲們心有余悸,他們頭皮發麻。 “主播,這鷹是不是還能看見你啊?你看不見它,它看得見你。” 蕭棟趕緊調出剛才拍攝的影像,放大看,他道。 “對,海東青在晴天的視野范圍能達到10公裡遠。” “鷹眼鷹眼,鷹眼如炬,說的就是鷹隼,方圓10公裡范圍的所有事物,海東青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他想了想,加了句。 “我的視力1.5,能看清距離我50米的物體。” 直播間沉默。 網友們緊接著炸開鍋。 “鷹能看10公裡,你只能看50米???” “這差距也太大了吧!等等,現在誰探頭看向窗外了?” “讓我看看,哪個人在朝窗外看,還真想看看能不能看清100米的東西?” “我看不看得清200米的物體,這取決於200米外有什麽。要是有個靚女,2公裡我都能看清(狗頭)。” …… 蕭棟已經把影像調出來,他雙擊放大,再放大。 他眉頭緊鎖,指著影像中的海東青魚純白色的玉爪,語調低沉,凝重。 “你們看,這裡有道腳環。” “鷹的腳環,就和鴿子的腳環一樣,是人為在小時候給它戴上去的,長大後,腳粗壯了,就摘不下來。” 倏地,他抬起眼,雙眼冷下來。 “這不是頭野生海東青,而是一頭。” “熬鷹!” 熬鷹兩個字一出,普通粉絲還沒意識過來,但許多戶外荒野愛好者驚訝。 “熬鷹?這不是專門訓練的獵鷹麽?” “熬鷹是獵人的看家本領啊,熬大鷹,四五天不睡覺逼鷹熬夜,把鷹熬趴下才算成。” “這是古代馴鷹的古手法!現在我老家都聽不見了。” “當然聽不見,熬鷹早就被列為違法行為!鷹都是一二級保護動物,不能私人圈養,熬也不行!” 蕭棟望向下方山谷,那裡是連接塔斯特河谷的邊緣地帶。 現在是狩獵季,山裡會有不少獵人帶著獵犬來打獵。 但是,他遇上了一頭私人養的熬鷹,這件事,就是不行。 蕭棟撥打了塔城森林管理局電話,說明了這件事。林業局的車隊馬上會出動,調取塔斯特河谷周圍的監控錄像,找到違法養熬鷹的人。 他打完電話,俯視了一圈河谷的地理位置,然後笑道。 “咱們下一個界碑點,就在河谷那頭。” “講不定,我們會比林業局的車隊,更早遇上那撥人。” 他作為界碑外事界務員,職責就是在邊境一線巡查,保護界碑、界樁和界樁標志物,防止過耕、過牧、過伐、違規挖采,違規狩獵等。 巡山巡邊遇見違規操作的事,他必須勸阻,上報,這些都是巡邊人的工作。 網友們看著專注工作的蕭棟,嘴角不自覺揚起微笑。 認認真真工作的巡邊人,真是讓人太有安全感了! …… 蕭棟領著雪豹一路下山。 雪豹似乎被剛才海東青的奇襲嚇得有點懵,愣是卡進雲杉樹乾不肯下來。 粗茸長尾巴大幅度甩了甩,然後雪豹頭擱在樹乾上,不肯挪。蕭棟扯扯它後腿,這小子也不下來,還縮了縮後腿,一臉緊張。 哇嗚~ 莫挨本寶,撒開俺的腿。 蕭棟啞然失笑。 “你小子,長得挺大隻,被鷹吼了一嗓子就嚇破膽了?” “快下來的!別以為躲樹上就不會被看見。” 鷹眼如炬,像個探照燈雷達一樣,方圓10公裡看得清清楚楚。這才有獵人熬鷹的古法,訓練鷹成為第二隻眼睛。 無論蕭棟怎麽勸,雪豹就是不下地。小家夥還把粗茸茸的爪墊捂住兩隻眼睛,把臉盤子整個埋進樹乾裡。 好像在說:看得見我麽?看不見。 蕭棟氣笑。 “是你自己什麽也看不見吧。” 雪豹用爪墊自己捂住自己眼睛,它什麽都看不見,也以為別人看不見它。 網友們嘲笑的超級大聲。 掩耳盜鈴,說的就是小鐵皮桶了。 他們也很好奇,主播會怎麽哄雪豹下地? 這實心眼孩子,該怎麽哄? 蕭棟找了株大柳樹,他爬上柳樹采了柳條,然後盤坐在柳樹底的青石板上,開始編織。 他編柳條的手速極快,一看就是常年乾農家活,對於農家用具十分熟悉。 他用柳條盤底、編主體按壓成型、底邊加固,大片柳條在他手指間穿梭翻飛,快的就像是有生命一般。 穿籠骨銷口、辮背簍帶。從盤底到銷口每織三五圈都要用力使勁地拉緊壓實,不留一點縫隙。 他一邊專注於手上的柳條編織,一邊笑道。 “咱們山裡長大的,早早地都學會用背簍拾柴禾、打豬草,背紅薯、包谷、洋芋等。” “小時候除了放羊,還得用背簍到幾十裡地以外去‘擔腳’,幫大人分擔點活。” “這背簍啊,是咱們常用的工具,一個上好的背簍可以使用十多個年頭。山區道路難走,又狹窄,擔挑不方便,山裡人就用背簍做買賣。” 極有山裡氣息的土話,讓不少農村長大的網友,覺得十分親切。 他們回想起小時候跟大人趕集的場景,一個個背簍,是東方勞動人民最親密的夥伴。 勞動間隙,莊稼人靠著他調節一身的疲憊,坐在背簍上歇息一會兒…… 大集體年代,莊稼人常常在田間地頭開會,背簍充當著凳子聚在一起成為會議的觀眾…… 城裡網友們聽得新奇,看著蕭棟手裡翻飛的柳條,和越來越成形的背簍,眼裡滿是期待。 腰小口大,底部方圓形,口呈喇叭形,與雪豹頭部大體平行,倒立像個葫蘆,左右兩側各有與肩同寬的肩帶。 一件小背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