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64年5月3號,星期日。 一大早,何雨柱安排雨水在家看孩子,和盧蘭一起去了招待所,星期一何雨柱兩兄妹要上班,盧蘭要帶孩子。兩人人生地不熟也不知去哪,何雨柱安排他們休息,到下午直接去津門,乘坐輪船,到滬城轉羊城,然後去香江。 到了招待所,帶著盧浩和劉霞去吃了早餐,遊玩了一天,買了些款式較新潮的衣服,準備了些去香江能用到的東西。何雨柱又囑咐了兩人一些注意事項,傍晚就送他倆回去了。 到了家,何雨水總算解放了!撒丫子就跑回屋了,小何峰睜著無辜迷茫的眼睛,好像在探索這個世界,何雨柱準備為兒子做個小床,要不然太影響睡眠。 晚餐是下午打包的老字號肘子,還不太涼,何雨柱跟何雨水吃的不亦樂乎,盧蘭嫌太油膩,何雨柱又幫媳婦燉了份雞蛋羹。 吃了飯,三大爺找來了,何雨柱對此心知肚明,之前過來找過兩回了。 “三大爺,吃了麽您?”何雨柱打趣的說道。 閻埠貴一臉諂笑:“柱子,何主任!您啊,就饒了我這一回吧,寫書的事,咱還是一萬個字一塊錢,絕不再改,您看成不。” 何雨柱笑了:“我說三大爺,您怎麽還不信呢,我不說過了嗎,那是我之前看過的,記得個大概,讓您幫著寫出來,我再看看過過癮,您說您這是何必呢!” 閻埠貴陪著笑:“是是是,你說的都對,那您又想起來其他的沒?” 何雨柱其實寫不寫已經無所謂了,京城這邊每天都能有個兩盎司黃金入帳,再積攢兩年,到了香江怎麽著也有個幾十萬港幣,三部小說的版費是持續的,以後每年上萬塊是有的,夠一大家子在那邊生活了。 何雨柱沉吟一會兒,錢多些也不燙手,衝閻埠貴的熱情勁,再讓他添幾個大件吧。 於是,何雨柱裝作勉為其難的答應了,可把閻埠貴高興壞了,還是一次兩本,何雨柱提供大綱和框架,閻埠貴完成。 時間來到了周一,上午就做完工作的何雨柱中午前就回了院裡,順便接了盧浩劉霞,幾人一起吃了午飯,何雨柱和盧蘭帶著小何峰一起去送了兩人。 華夏幣的用處對二人不大了,何雨柱除了車票,船票錢,隻多給了五百塊,到了那邊由《星報》負責,衣食住行都直接管他們拿,扣稿費就行。 約定好到了那邊拍個電報,盧蘭和盧浩依依惜別。 64年6月14號,星期日,端午。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五節、天中節等,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的起源有很多傳說,其中一個傳說是戰國時期的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老百姓把粽子扔進江裡以免屈原被魚兒吃掉。後來慢慢演變成吃粽子的節日。 同是端午節,各地的習俗卻有不同。除了吃粽子,插蒲艾,老四九城的端午節還有吃五毒餅、喝雄黃酒、“扔災”等民俗。 老四九城的端午節從五月初一開始,持續到五月初五。除了吃粽子,插蒲艾,老京城人還講究吃五毒餅。五毒餅是人們為端午節特製的一種圓形糕點,上面印著五毒(蛇、蜈蚣、蠍子、蜘蛛、蟾蜍)圖案。據說吃了它可以增強抵抗力,滅蟲免災。 老四九城人還有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喝雄黃酒是很有“說道”的。在“白蛇傳”的故事裡,有白娘子飲雄黃酒現出真身的橋段。因此,人們認為蛇、蠍子等害蟲可由雄黃酒破解。大人喝完雄黃酒後,還要蘸著雄黃酒抹在孩子的耳朵、鼻孔處,以驅邪避害。 “扔災”也是老京城重要的端午民俗。五月初五這一天,婦女要佩戴紅絨花,到正午時分要把紅絨花摘掉,扔在路邊,據說這樣就可以扔掉身上的晦氣。 端午節時,孩子是人們祈求神靈庇護的重中之重。女孩要在胸前別上“繒子”,據說這種用彩色絲線縫製、樣子跟粽子類似的布藝可以驅邪避惡。男孩則在頸上掛一個葫蘆,裡面裝著五毒,意思是“收”了五毒。 今天,孩子們身上的“繒子”和“葫蘆”成了小媳婦們相互炫耀的資本。 五月初正是櫻桃、桑葚等水果成熟的時節。因此,老四九城人過端午節還有吃“五月鮮”的說法,據說吃了“五月鮮”整個夏天都不會有蚊蟲叮咬。 此外,老四九城的粽子也有講究。與南方的糯米粽子不同,這裡的粽子用江米、黃米、小棗做成,俗稱“二米粽子”。據說“二米粽子”要在端午節頭天包好,第二天吃才勁道。 何雨柱對這些習俗大多是湊個熱鬧,敬而遠之,看著別人整的熱熱鬧鬧,他就隻包了十幾個粽子,上好的糯米,加上蜜棗和葡萄乾,吃的時候撒上白糖,美味! 院子裡自從上次偷盜事件過後越來越多人家門上了鎖,一大爺也無能為力,先是二大爺,接著許大茂,然後又有幾家,賈張氏很是指桑罵槐了幾天,沒人搭理又偃旗息鼓了。 劉洪亮又提出和秦淮如領證的事,畢竟領了證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在一起了,秦淮如一直推脫,已經鬧了幾次不愉快了,還被賈張氏罵了幾回。在這麽不清不楚的拖著,院裡的名聲都能臭大街。 一大爺也找了秦淮如幾次,秦淮如一直不表態,易中海的耐心再多也有消耗完的時候。這會兒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寶貝徒弟李東,已經是二級鉗工了,破了軋鋼廠近幾年的記錄,晉升2級最快的工人。 這不,今天端午,又是周末,一大爺單獨邀請了李東一家六口來家裡吃飯! 飯桌上,李父李母很是感激。 易中海對李父說:“李老弟啊,咱們就是了解的太晚,都在同一個大院裡住著,咱們以後可要多多親近走動啊。” 李父舉起酒杯回道:“老哥,啥也別說了,都在酒裡,感謝你為李東做的一切!” 說完一飲而盡,那真摯的情感讓易中海都有些動容。 李東:“師傅,我再敬您一杯,祝您老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一大爺哈哈大笑著喝下杯中酒,不住誇讚著李東,李東也馬上給父親和師傅倒酒。 酒宴在一團和氣中持續了很久。 何雨柱根本沒當回事,賈家就不同了,秦淮如一共就買了半斤米,包了三個粽子,賈張氏一個,棒梗一個,秦淮如和兩個女兒一個。賈張氏三兩口吃完了,瞪著秦淮如,嘴裡嘟嘟囔囔的,又拿起窩頭啃了起來,今天的菜是炒冬瓜,劉洪亮買了個大的冬瓜,秦淮如直接砍來了一大半。 第二天,6月15號,星期一。 上午工業部通知廠裡,讓盧蘭有空過去下,下午兩點,何雨柱帶著盧蘭就去了。路上一直叮囑著,千萬不要參加代號工程,絕對不要離開京城。 到了工業部,何雨柱被留在了大門外,這會兒站崗的是軍人,何雨柱去套個近乎都沒回應,隻得在門外溜達一會兒。 過了大半個小時,盧蘭出來了,何雨柱馬上衝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