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此話,審配心中安息,表面更是做出一副恭敬模樣道:“主公英明。” 正當袁紹欲命人前往青州解除袁譚職務之時,又有一名衛兵急匆匆走進來匯報道;“啟稟主公,郭圖先生從青州回來了。” 袁紹眼睛一亮道:“哦?快快有請!” 郭圖出謀劃策不怎麽樣,可他最大本事便是能說會道,一張嘴跟抹了蜜似得,哄得袁紹非常高興,袁紹自然也非常待見他。 不一會兒,郭圖走進了大廳內。 當著這麽多文官武將們的面,袁紹自然不能偏袒什麽,故作臉色陰沉質問道:“郭圖,我讓汝前往青州去輔佐譚兒,汝倒好,竟然慫恿他去進攻盟友地盤?” 聽著袁紹雷霆之怒話語,早已經準備好措辭的郭圖並沒有被震撼到,淡然道:“主公,確實是在下讓袁譚公子去進攻的徐州,但是有原因的,您把劉備當盟友,那大耳賊壓根就沒有把您當盟友啊!” 聽著郭圖這番話,袁紹倒是有點兒糊塗了,皺眉問道:“汝這是何意?” 郭圖隨即用他早就準備好的措辭強行解釋道;“主公,您知道嘛?您在濮陽一戰,跟曹軍硬拚,大大削減了曹軍實力,曹軍已經沒有任何實力再防守兗州什麽了,下次再進攻的話,不光濮陽,整個兗州都是您的。” “可那個大耳賊,竟然趁機進攻兗州,偷取了您的勝利果實,整個兗州都落到他的手裡。” “您說說看,他這番舉動,有把您當做盟友嗎?在下讓袁譚公子進攻徐州,有錯嗎?” 實際上,袁曹濮陽之戰,曹操派遣虎豹騎偷襲糧草,使得袁軍全線崩潰,不戰自退,根本就沒有給人家曹軍造成什麽損失。 可郭圖這話說得,好像袁紹濮陽之戰多厲害似得,劉備也是靠撿他的漏才能拿下兗州。 於是乎,思想被越帶越歪的袁紹,也是越想越氣,一拳頭砸在桌子上叫罵道:“該死的劉玄德,他太過分了,我絕對不會放過他!” 沒錯,在郭圖強行洗腦之下,袁紹成功被帶偏,把劉備這個盟友當做是生死仇敵了。 沮授都看不下去啦,忍不住上前勸說道:“主公啊,那劉玄德之所以進攻兗州,不是您當初讓在下為使前往徐州遊說的嘛?” “即便是人家佔領兗州,那也是人家本事,咱們卻要將自己戰敗之責甩給他,豈不是讓曹操看笑話嘛?” “這個……”沒什麽主見的袁紹聽到沮授這番話,自然而然陷入深思。 郭圖卻是或多或少有些來氣。 畢竟,他之所以這般說劉備壞話,各種誣陷,就是為保護袁譚罷了。 可沮授這麽一說,不是劉備的錯,那是誰的錯,袁譚的錯? 郭圖當然是不允許的。 惡向膽邊生,郭圖竟是直接開口道:“哎呦呦,沮授先生,我看汝一言一行似乎都非常偏袒劉備啊?我的天哪,汝該不會是臥底吧?我可是聽說,當初汝作為使者前往徐州時,那劉備試圖拉攏過汝,至於汝是不是跟劉備私底下達成什麽交易,那就不為人知了?” 沮授臉色大變道:“郭圖先生,飯可以亂吃,但話不能夠亂說!” 郭圖樂呵呵道;“是不是吃錯飯,是不是說錯話,在下相信,主公自有公斷。” 一邊說著,郭圖一邊做作地向袁紹鞠了一躬。 袁紹臉色果不其然難看起來,質問沮授道:“沮授,郭圖先生所言可是真的?汝前往徐州之時,那劉備真的拉攏過汝?” 沮授硬著頭皮道:“啟稟主公,在下前往徐州時,劉備確實想要讓我留在他身邊做事,但……” 話還沒有說完,袁紹猛地一拍桌子,憤怒叫喊道:“好啊沮授,我待汝不薄,汝竟然敢背叛我?” “來人啊,快把沮授給我拉下去,砍了。” 剛把田豐押下去的兩名衛兵再次進入大廳,準備把沮授押下去給斬首。 沮授十分不甘叫道:“主公,在下冤枉啊,那劉備雖然拉攏於我,但在下對您忠心耿耿,又豈會投奔他劉玄德呼?” “唔,這倒也是,就算是十個劉玄德,也比不上我一個袁本初啊!” 自大的袁紹對本身非常有信心,深思道:“照此說來,汝沒有背叛我?那汝為什麽要替劉備說話?” 還沒等沮授解釋出個所以然來,為防止生變,郭圖進言道:“主公,以在下看來,這家夥就算沒有背叛您,那也有點兒嫌疑的,還是暫時收押起來吧!” 袁紹讚同點點頭道:“嗯,好,來人啊,把沮授給我關押起來,跟田豐一樣,先關押三個月,之後再罰去當馬夫,讓全軍上下都看看,忤逆我是什麽下場。” 於是乎,袁紹在不知不覺間,將自己手下兩位最得力的謀士田豐和沮授自斷臂膀般給鋃鐺入獄了…… 等處理完這一切後,袁紹又下達道比較絕的命令:“還是那句話,吩咐冀州各郡縣招募士兵糧草,等來年開春進軍,不過不是進攻曹操,而是進攻劉備,我要奪回那本屬於我的兗州!” …… 公元201年春。 揚州,吳郡,治所吳城。 回師江東後,孫策休整大軍完畢,準備重新出征,進攻荊州劉表了。 出發前,孫策找來周瑜商議要事。 孫策問道:“公瑾啊,咱們此次進攻荊州,不再像先前征討合肥般陸戰了,咱們首戰出柴桑攻武昌便是水戰,水師戰船汝可曾檢查過?都沒問題吧?” 周瑜笑道:“伯符放心,吾好歹在鄱陽湖練了許久水軍,豈能讓汝大失所望?接下來水戰,伯符盡管看我江東水師如何揚名吧。” “那我就放心了。”孫策松口氣,又想起什麽道:“對啦,興霸曾是黃祖部將,對武昌、江夏一帶地勢極為熟悉,此次進攻荊州,我想任命他為先鋒,汝看如何?” 周瑜不置可否道:“可以。” 甘寧雖是黃祖部將,但他對黃祖恨之入骨,讓他為先鋒進攻武昌、柴桑等地,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孫策點頭道:“嗯,既如此,公瑾汝再下去準備準備吧,看看還有什麽缺失的,等徹底準備完畢後,咱們就出發了!” 然,孫策此話出口後,周瑜並沒有著急離開。 孫策頓時疑惑不已看著他:“公瑾,汝還有什麽要事嘛?” “伯符,我確實有事情要告訴汝。”周瑜抿了抿嘴唇,徘徊許久,終是開口道:“我有一人,是我老友,想舉薦給汝!” 孫策聞言,饒有興趣問道:“哦?有意思,當初公瑾向我舉薦的張昭張紘兩兄弟,可是幫了我的大忙,不知汝又要向我舉薦何人?” 周瑜答道:“此人姓魯名肅字子敬,臨淮郡人,當初我任居巢長時,因缺糧向他求助,他竟將家中多半糧草都送給了我!” “不過,我欠他人情歸欠他人情,但是伯符,我向汝保證,此人絕對是有真才實學的,汝要不見上一見?” 按理來說,看在周瑜面子上,不管魯肅有沒有真才實學,孫策都會去見上一見。 可是,在聽周瑜介紹完魯肅身份後,孫策非但沒有宣布召見,反而陷入了沉思。 “魯肅麽……”孫策喃喃說著,仿佛想起什麽般,反問道:“公瑾啊,如果我情報無誤的話,這個魯肅,應該是出生於士族之家吧?” 聽聞此話,周瑜心中一涼,急忙解釋道:“伯符,汝聽我說,那魯肅雖出身士族之家,但是……” “好了。”未等周瑜說完,孫策便揮揮手打斷了他說話道:“公瑾啊,汝應該清楚,我們跟士族之間是水火不容,不能共存的。” “至於原因,不是我們看不上他們,而是他們自認為出身高貴,孤傲不得了,看不上我們!” “所以,只要我執掌江東一天,對士族終究是要以殺伐為主的。” 孫策說得這些,作為兄弟的周瑜都懂,他歎氣道:“伯符啊,我明白汝的意思,但子敬跟他們真不一樣,雖出身士族,但他從來不會小看寒門出身之人,真的!” 即便如此,孫策搖搖頭道:“哎,公瑾,汝與其在這裡跟我說這些,倒不如去檢查一下戰船等設備吧!” 見孫策執意不肯收魯肅,周瑜也是要多無奈就有多無奈離開了。 走出將軍府,一位文生打扮之人便湊到周瑜跟前,緊張問道;“公瑾,怎麽樣了?伯符將軍怎麽說?” 周瑜歎氣道:“不行啊子敬,伯符不知何故明白汝乃士族出身,他對士族意見太大了,所以……” 魯肅聞言,苦笑著搖頭道:“哎,小霸王孫策對待士族態度以殺伐為主,我早就聽說過,只是我沒想到他會將所有士族出身之人全部用一樣眼光看待,那他跟那些瞧不起寒門出身的士族老爺又有什麽區別呢?” 聽著魯肅這半質問半無奈的話語,周瑜再次歎氣道:“沒辦法啊子敬,等再過段時間吧,或許伯符的想法會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