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李世民一臉懵逼的樣子,段綸也是反應了過來,看來這東西的確不是李世民發明的。 “這圖紙是朕從民間一個小友的手中得到的,只知道這東西叫曲轅犁,可以大大提高耕作效率。” 李世民本來也就沒打算隱瞞李恆的存在,更沒有打算把這功勞攬到自己的身上。 “何止如此,現在民間大多數使用的耕耙,基本上都是需要兩牛一人,可是很多的農戶家裡比較困難,根本養不起兩頭牛。” “所以說就出現了很多類似鄰裡合作的情況,但是這樣下來的話,一到農忙時節,很多都是耕牛供不應求,甚至還經常會出現一些矛盾,在這種情況下,連說什麽耕作效率減半都是小問題了。” 段綸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要知道,他身為工部尚書也是經常為了百姓的這些事情操心的,但是如果現在有了曲轅犁的出現的話,不僅僅是工部的巨大突破,更是解決了不少民生問題。 “依我看來,這耕作效率提升什麽,還都僅僅是小的方面罷了。” “你的那張圖紙,也僅僅是為了我手上的這張錦上添花罷了。” 就在這時,長孫無忌也已經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笑眯眯的揮了揮手中的圖紙。 “怎麽可能?” “曲轅犁的發明,已經是足以載入史冊,流芳千古的成就了!” 段綸一聽這話就不樂意了,臉紅脖子粗的瞪著長孫無忌。 “這就是你的狹隘了。” “若是沒有耕地,你弄的所謂的耕作效率翻倍,還有什麽用?” “你瞧這梯田之法,若是一旦在南方地區實驗成功,那麽南方的耕地面積至少會增加三四倍。” “要知道,從古至今的糧食基本上都是靠著北方的平原地區輸出的,南方因為地形原因,可以利用起來的土地實在是少之又少。” “但是咱們從來都沒有想過,如果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線方向修築條狀階台式或波浪式斷面的田地的話,那麽可以利用起來的土地,那就大大增加了啊。” “依照這圖紙上說的,還充分的考慮到了南方的天氣氣候,水土流失,蓄水保土,增產施肥,基本上可以說是面面俱到。” “如此驚駭世俗之法……莫非是…” “李縣男所出的主意?” 長孫無忌像是突然間想起來了什麽事情一般,下意識的開口問道。 “沒錯!” “這曲轅犁與梯田的法子,都是朕從李小子那裡弄來的。” “前段時間,李小子已經在南方的一塊地方開始了試點開荒,他的意思是如果成功了的話,就把這法子上報給朝廷。” “但是朕認為,國計民生事無小事。若是再等到他一年之後的結果,就怕是我大唐的損失啊。” “之所以把你們叫來,就是為了讓你們確認一下。這圖紙若是能用的話,就即刻開始策劃,爭取在今年農忙之前,開始向下給百姓們手裡傳播下去。” 李世民微微頷首,自從他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就深感民生的重要性。無論什麽時候,面對怎樣的決策,他首先都會先考慮對於百姓的影響。 畢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經歷過隋朝滅亡的他可是比誰都要清楚的。 “臣等敢以項上人頭作保,這兩個法子加起來,絕對會使我大唐國富民強!” 段綸與長孫無忌對視了一眼,齊聲拱手說道。 “好好好!” “把這件事情好好的安排下去,如果有什麽問題立刻向朕匯報!這件事情朕要全部監察!” “你們說……李縣男此次立下了如此大功,朕該如何獎賞他?”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 “依臣之見,單憑一個曲轅犁就可以名入史冊,加官進爵不在話下,更何況再加上一個梯田之法?” 段綸滿是認真的開口說道,一旁的長孫無忌也讚同的點了點頭。 “嗯……說的有理……” “傳朕聖旨下去,藍田縣縣男李恆,屢立大功,為朝廷解難,為聖上分憂,為百姓降下無數恩澤。” “即日起,封李恆為藍田縣縣子,邑三百戶,良田百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