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年間。 朱元璋看著這亡國之君的介紹,那是一點都坐不住。 “皇后,這亡國之君,不會是咱朱元璋吧?” “說什麽呢,自己嚇自己。” “不,不是自己嚇自己,皇后,這事兒,不對。” 朱元璋越說越來勁,是越說越來勁。 “咱想想,咱是不是還有什麽沒想到的。” “咱算算,不對,咱的小紙條呢。” 看著朱元璋滿屋子找東西,馬皇后有點不舒服。 “元璋,你不是想知道還有什麽想不到的,你是想知道還有什麽人你沒殺是不是?” 馬皇后這麽說,兩個人之間的氣氛,可就不好。 “皇后,你這是什麽意思?” “朱元璋,你聽好了,你殺人夠多了,不能再殺了。” “咱什麽時候說要殺人,咱說的是咱要想想還有什麽事沒想到。” 丟下這一句,朱元璋也不跟馬皇后說話,就是找。 找了一圈,找不著什麽了。 “這不對呀,紙條上這些人他,這?” 馬皇后聞言,更是不悅。 “當然不對,紙條上你覺得該死的,早就讓人名消了紙條,剩下的,沒得動了,皇帝,你為了大明永固,該想的想了,該殺的殺了,你還有什麽不放心?” “哎呀,咱的皇后,咱剛才還誇你聰明誇你好,你看看你,糊塗啊,大明在咱手裡,咱拿得住,可是標兒拿不住啊,就算標兒拿得住,他能拿多久,你看他一天,病懨懨的,你說萬一,到時候允炆能拿住嗎?” “咱不是怕咱是亡國君,咱朱元璋,是這大明的開國皇帝,有咱在,萬事不怕,但是咱不在了,咱不得多想想?” 馬皇后看著朱元璋,是再也壓不住心裡的火氣。 “朱重八!” “你為什麽總是這樣,鐵石心腸!” “我不想理你,你也別跟我說話。” 這事弄得,朱元璋真是懵懵的。 “皇后,你這是幹啥?” “幹啥,你聽聽你說的話,剛才你說擔心標兒早亡,你擔心標兒身後事,我理解你,我不說你,可你太過分了,你是每天把標兒要早死掛在嘴邊,你不光在我跟前說,你還在別人跟前說,你還在標兒跟前說。” “你老說標兒看著身體不好,他是身體不好,更關鍵,他心情不好,他憋屈,你明白嗎!” 馬皇后這一通輸出,朱元璋真是差點沒接住。 “皇后,你這,你這意思標兒是讓咱氣得?” “怎麽不是?你處處壓著他,處處說他不好,他這個太子,憋屈得要命,你還沒事就考慮他身後的事,你說,你這樣對嗎?” 朱元璋倔呀。 他要做的事,哪是別人說兩句話就能改變的。 “皇后,咱了解標兒,他不會的,他就是身體不好,咱做那些,都是為他好,標兒知道,咱考慮標兒身後事,咱也是為他好,為大明好,他也會明白的。” “你?” “皇后,你不喜歡聽,咱就少說,但是,這大明前前後後,咱能想到的風險,咱就得去堵,你別打岔,咱還得好好想想。” “剛才那個永樂大帝朱棣的名字,咱是看錯了還是沒看錯呢?” 聽朱元璋又提起了朱棣,馬皇后真是忍無可忍。 “朱重八,從你做皇帝到現在,你殺的人,到底多少該殺,我說不明白,怎麽,殺得差不多了,沒得殺了,要打自家孩子的主意了?” “你也別說別的了,別說什麽棣兒標兒,就說我吧,我這個皇后,是大明最大的隱患,興許,我就是大明滅國最大的風險,把我殺了,免得你比我先死,我再幹了政!” 馬皇后說的是氣話。 可朱元璋聽了,居然眼中就多了幾分殺機。 雖然這殺機只是一瞬,但,的確是殺機。 “皇后,你明明答應過咱,不說不該說的氣話。” “怎麽,我都說了,我是個隱患,皇上,你趕緊把我寫在紙條上,除了我這個大明的滅亡隱患,你就心靜了,把大明的人都殺了,你就不怕了。” 氣呀,朱元璋怎麽不氣。 整個大明,誰敢這麽跟他說話? “皇后,咱累了,不,咱不累,咱有事,先走了。” 朱元璋拂袖而去,口中依然念叨。 “這亡國之君,決不能是咱朱姓子孫,決不能,虧得咱早早就給朱標立下規矩,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如果一定朱家一定一定要出亡國之君,國亡了,這個君,必須先國而死。” “如此,就算是亡國之君,也不丟人。” 朱元璋不知道,他傳下去的這一句話,可以說間接導致了崇禎的結局。 大宋,慶歷年間。 宋仁宗看著這亡國之君,還是最值得同情的亡國之君,那是實在難捱。 “亡國之君,亡國之君,值得同情,那說明這個皇帝做的還不錯,皇帝做的不錯,還是滅了國,想來是外患之故。” “外患,外患” “難不成說的是朕?” “朕之大宋,最大的隱患,有兩個,一個是北境之患,一個是國內冗余舊政,朕夙夜勤勉,又克制,朕就還不錯,可如果算算這兩個隱患,兩個隱患,若是朕滅了國,也許,朕就是個值得同情的皇帝。” “朕想想,朕想想,最值得同情,最值得” 想了又想。 自己嚇自己,一定一下一個準。 宋仁宗趙佶一想,臉上更難過。 “朕之新政,可以說開了好風氣,冗余解了不少,這是好事,朕讓大宋有了生機,有了強大的可能,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滅了國,卻正好是更讓人同情。” “縱觀以往歷史,朕想想,想想,漢代滅國君主劉協,劉協滅國,亡國之君不假,然而世人評說劉協,更多以山陽公調侃,誰人同情他?” “還有,還有,還有秦二世胡亥,三世子嬰,他二人,說是誰滅國都一樣,這二人,胡亥可恥可恨,子嬰之時,回天無力,何來可惜?” 宋仁宗趙佶熟讀史書,不多一會兒就把各朝各代的亡國君主盤了一遍。 盤完了,趙佶更怕。 “如此看來,以往亡國之君,或無能,或可恨,無一是值得同情,也許,這亡國之君,是朕?” “若是如此,朕到底哪裡做得不好,還是說外患太重,大宋無力禦防之?” “不行,這不行,朕不願意做這個亡國之君,若真是朕,不正是應了太后那句朕尚淺薄,不正是應了天下那些老學究所言朕終歸不如先帝之說!” “來人,宣韓琦,歐陽修,宣來,宣來,大宋不能亡,大宋不能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