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孫,你那麽激動作甚?” 李預抬起頭,長孫無忌面色鐵青,怎麽看都覺得不對勁。 李世民也拉了拉長孫無忌的袖子,他都不激動,長孫你激動個啥。 “咳咳……” 長孫無忌也知道失態了。 可這算怎麽回事啊,李預的身份現在還沒查明,但線索是有的,隻待舉證了。 要是真跟長歌湊一起,往後知道長歌是他李預堂姐,那可就出大亂子了。 李預不明就裡的看著,瞧老孫這姿態,似乎像舍不得女兒的老父親。 眼神懷疑的在李長歌和長孫無忌之間掃了一眼。 李長歌咬著嘴唇,小臉上帶著絲怒意。 長孫無忌則是頗為汗顏,在喝茶掩飾著。 有貓膩。 李預掙脫了李長歌圈著的手,“老孫啊,我知道你與永寧公主是舊識,您說說你為何不同意啊!” “啊!” 長孫無忌端著茶杯的手微微一抖。 見到自家哥哥的窘迫,長孫皇后接過了話頭。 “是這樣的,孫先生是我哥哥,這次回長安給你物色了一個好姑娘,正準備給你牽線搭橋來著,這不一聽你們私定終身,有些急躁了。” 李預臉上浮現恍然大悟的神情,“那姑娘是誰,芳齡幾許,唉……” 感受到腰間傳來一陣扭力,李預瞪了李長歌一眼。 早上還光明正大的向所有人宣告兩人睡一起了,現在才幾個時辰,居然在這邊問其他姑娘了。 李長歌氣的臉都鼓了起來。 怎麽,老娘一個公主,還委屈你了! 看著兩人打情罵俏,李世民和杜如晦都一臉無奈,沒眼看啊! “要不,我們先出去轉轉!” “不是,我跟你們去!” 李預剛剛起身,又被李長歌給拖住了。 李世民連忙拉著幾人就出去轉悠了。 院子裡冷清下來,李預拉開李長歌。 “我說公主殿下,昨晚咱兩可是清清白白,你可不能如此不自重!” “我不自重?我問你,你早上的作態,現在就忘了?” 李預歎息一聲,麻煩大了,早知道就讓她滾蛋了。 這落魄公主要是從心裡不解開對李二的仇怨,注定是飄零的一生。 早上想著收服了也好,現在李預卻後悔了,頭大之余,李預直接就回了屋子,順道鎖上了房門。 “姓李的你把門打開,今天不說清楚,我跟你沒完!” 李預任由她敲門,掀開被子繼續睡覺。 …… 院落之位,李世民趴在牆上,暗自松了口氣。 “還好,看來他們兩個也沒到那份上!” 杜如晦直接傻眼。 陛下你這爬牆偷看別人隱私,這要傳出去,那得多丟人啊。 李世民跳下了院牆,這才領著幾人四處走了起來。 “得跟長歌這孩子談談了!” “臣也覺得,早點說明白,不然這樣下去,早晚要出大亂子!” 杜如晦不明就裡。 “陛下,長歌這孩子怎麽說也是名滿長安的麗人,多少年輕豪族子弟都盯著呢,怎麽陛下一副不同意的樣子。” “克明啊,你覺得李預配得上長歌?” 杜如晦想了想,以李預今日之功績,封個萬戶侯不是難事。 那娶一名公主也是理所應當。 “配得上的!” 話一出口,長孫無忌和李世民皆是一副鄙視的眼神。 “陛下,這是何意?” 李世民想了想,還是先不跟他說明白了,牽著長孫皇后的手就往前走去。 杜如晦只能湊到長孫無忌身旁,“國舅,陛下的意思是,長歌公主還配不上李預了?” “不是配不配得上的問題,這其中牽扯的太深!” 杜如晦更迷糊了。 長孫無忌長歎一聲,“長孫世家還有幾個孩子,也配不上咯!” 一想到李預這大外甥,往後就沾這麽點關系,長孫無忌也是心有戚戚。 看這幾人,話都不願意說明白。 杜如晦轉頭看向了還在敲門的李長歌,以及不動聲色死不開門的李預。 腦子一轉。 難不成,陛下要封李預為王? 若是封王,那就是破格了。 大唐立國,尚未有外室宗親能有此等拔擢,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最多也就國公。 一戰平突厥,還要幫陛下掃清長安不聽話的世家,此等功績,似乎也符合常理。 李長歌這不受寵的公主,自然就對不上號了。 那長安的世家和貴門之女,倒是有了機會,自己家裡的女兒,等等,我沒有女兒! 幾人走了一圈,還是來到了書院這邊。 看到李世民帶人過來,上次看守此地的弟兄們也不阻攔。 “幾位看書可以,但不能私自帶走!” “明白!” 李世民點點頭,李預的規矩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等進了書院,杜如晦第一次見到如此整齊的屋子,內心頗為震動。 “陛下,這是!” “克明啊,自己找點書看看,免得你和玄齡不明白,朕這些天不回長安,是有原因的!” 說著,李世民就跟長孫無忌湊到了傳記話本那邊。 看著書架上一排排的故事書,李世民長歎一聲。 “想朕才下朝就被他程咬金攔住了,死活要拿走他的三國演義,這一路給朕枯燥的!” 長孫無忌點點頭,上次回去,陛下和程咬金可是一路上爭論,究竟是關羽厲害還是呂布無敵。 他都接不上話茬,現在可得來找補找補。 看著琳琅滿目的書籍,長孫無忌掃了一眼,猛然間看到一本隋唐演義,剛想驚呼,卻又馬上止住。 不動聲色的取下了書籍,長孫無忌找了個書桌就獨自看了起來。 李世民則是隨手翻翻,咦,封神演義? 長孫皇后和杜如晦是第一次進入書院。 杜如晦學富五車,如今想找書自然會選擇自己喜歡的,隨手就到了教育一欄,找一本書就看了起來。 而作為一代賢後的長孫皇后,則跟著李世民做到了一起,觀看起封神演義來。 “陛下,這書,就是你一直不回宮的理由?” 長孫皇后皺著眉,這神仙鬼怪的東西,她內心是極為不喜的。 聯想起李世民才登基不久,便有道士登門慶賀,佔卜算卦,李世民還拜為仙君。 後來道士獻上了仙丹,李世民還開開心心的賞賜了不少寶物。 要不是房玄齡阻撓,就差給那道士在長安立個道觀了。 李世民則是看的聚精會神,“原來這就是三清的由來,觀音婢,你看看此書,再做評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