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军阀

没有人知道他到底赚了多少钱,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钱,但自1905年起,到二战结束后10年,有人做过统计,其资产总额已经超过了攫取了60万亿美元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并掌控了全球经济命脉。     他是江渝,民国第一军阀,一个永远无法被打倒的超级军阀,因为他是最有钱的军阀,而且开了外挂……

作家 落雨流痕 分類 奇幻 | 118萬字 | 392章
第84章:中立态度
)
 第八十四章:中立態度
 癸醜年之後,便是甲寅年了。//更新最快xqxs m//
 甲寅(虎)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一年,這頭老虎吃了無數人,寅木藏乾甲、丙、戊皆屬陽性天乾,其中丙火為純陽,甲木為少陽、戊土為陰陽平衡的陽土,分屬二三,所以十二地支當中寅木陽氣最重,性最暴。
 陽主動,陰主靜。
 歷史上愛因斯坦曾於波爾爭論‘上帝擲骰子’的問題。
 波爾認為上帝在擲骰子,愛因斯坦則認為‘上帝是不擲骰子的’,愛因斯坦代表著絕大部分西方人的觀念,依舊簡單的對物質世界進行觀察。
 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傳統學術已經認識得很清楚,如果上帝不擲骰子,那麽這個世界將毫無生機。
 物質世界的發展,只是陰陽當中的陰性一面,而看不見的陽性卻是充滿不確定性的,因為陽性的基本粒子沒有任何定律,只是按照一定幾率進行變化,甚至可以毫無規則性的同時出現在好幾個地方。
 正是因為這種不確定性,使得一種‘因’可以出現許多個‘果’,具體是哪個‘果’,得隨機,或者說是隨緣,正如佛家所說的‘因——緣——果’,而這個‘緣’的變數很大,能干擾的力量很多,干擾最大的就是人的精神。
 在後世的物理學家對基本粒子進行觀測時什麽結果就能有什麽結果。
 首先是概率,第二是精神力量的干擾,第三未知……
 這就是看不見的陽性世界的無窮變化,而中國古代聖賢正是利用這種物理特性,創造出了陽神之道,有的用春雷、秋雷讓陰神陽化(比較危險),有的用金丹浸洗(比較慢),最後大千世界到處都是身外化身,從此與三界同壽。
 這正是中國古代聖賢不願意發展科技的原因,科技的發展必然意味著修真文化的滅亡,同時科技將帶來一系列的煩。
 顯然西方人這次麻煩大了。
 科技進步發展而來的全球資本主義國家們通過兩次鴉片戰爭瓜分了中國財富後,財富開始集中在了歐洲。
 財富在哪裡,戰爭就在哪裡。
 財富的聚集,讓歐洲人品嘗到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巨痛,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史無前例,規模前空,波及世界各地的一場大戰爭。
 戰爭的氣息愈加濃重,在歐洲連普通民眾都聞得出來了。
 如今的戰爭,缺乏的只是一根導火索。
 對於這一點,江渝看得很明白,因為他知道德國的情況是怎麽樣的。
 “戰爭就要爆發了,德國人與英法等協約國挑起了軍備競賽,雖然德國工業能力強大,但競賽中所製造的軍火比英法當中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多,而且軍費增加了380,也就是說軍備競賽已經無力維持下去了,必須要有一場戰爭來進行釋放,否則德國就會像氣球一樣充太多氣而炸掉,所以現在他們需要的僅僅是一個導火索,天大的事都阻礙不了這場戰爭的爆發了。”江渝篤定的對國防軍高層們分析道。
 “大帥,那麽我們應該站在哪一方?”
 “先看看哪種結果最符合我們的利益,我們就支持哪一方。再看看哪一邊會贏,我們就不能倒進失敗的陣營裡。”江渝對他們說道,只見軍部大樓的參謀部裡面放著一個大籠子,裡面兩頭公雞鬥得正凶,江渝走了過去,看著兩隻公雞笑著問:“你們認為它們誰會贏?”
 “小的公雞看似雖小,但戰鬥勇猛頑強,而且喙爪鋒利。大的公雞看似威武,但卻沒什麽威力,意志也很薄弱,而且也大不了多少,所以小公雞會贏。”蔣方震仔細思考了一番之後繼續說道什麽理由會輸?”
 “不,你應該先考慮一下美國,盡管德國的工業實力是英法總和,但美國的工業實力卻是整個歐洲的總和。也就是說,如果美國想支持誰,只要那一方有足夠的錢,就能買到讓所有槍械火炮盡情開火的作戰物資。歐洲人自相殘殺恰好是美國人願意看到的,因為美國人要賺錢,英法的錢顯然比德國要多,而且英法的陸軍沒有意志力,正好支持英法不會讓戰爭迅速的完結。所以不管從任何一個角度上來說,美國都會支持英法協約國,戰爭快結束時為了分贓甚至會親自參與戰爭。”江渝分析道:“盡管德國陸軍的意志力十分堅強,但歐洲人在這方面畢竟有限,所以最終德國會輸掉戰爭,因為他們太缺乏物質。”
 論精神,論意志,還是亞洲精神文明國家比較強,當然印度除外,印度確實也是精神文明國家,但印度人的藝術才能高於戰爭才能,被稱之為跳舞的國家。
 精神確實可以彌補物質的不足,這一點從後來的朝鮮戰爭當中就能充分體現,如果說哪個是王道,誰又能說得清楚呢!但總的來說,以目前的世界發展趨勢,還是物質佔據了上風。
 而物質的發展,必然腐蝕精神,精神的發展,必然輕視物質。
 就好似陰與陽,總是陽主陰從。
 這個時代的物質與精神,物質成陽,精神成了陰。
 “如果德國將輸掉這場戰爭,那麽我們要知道該如何應對。
 “這是一場不會有輸贏的戰爭,或者說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戰爭。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坐山觀虎鬥,趁歐洲人大打出手的時候抓緊時間發展自身實力。戰爭持續時間越長,對我們來說越有利。因此我們要暗中幫助德國,想辦法讓戰爭延長下去。盡管德國將要輸掉這場戰爭,但因為我們的工業要依賴那些德國技工、工程師,所以我們只能一直保持中立,一邊暗中幫助德國,一邊做協約國的生意。”
 如果江渝真的抵不住誘惑向德國宣戰,那麽其結果必然是得不償失的,畢竟他現在發展起來的工業,很大程度上依舊是依賴那些德國工程師和技工,一旦他們罷工,很多工業生產都將陷入半癱瘓狀態。
 蔣方震他們頓時了然了,江渝迅速統一了國防軍高層面對這場史無前例的大戰的立場,接著又與袁世凱交換了意見。
 袁世凱也隱約察覺到了詭異的歐洲氣氛,得知江渝的中立立場之後十分驚訝,要知道江渝可是德國人扶持起來的。
 此時的袁世凱漸漸感覺人老力衰,加上中央逐漸被江渝控制,也已提不起太多的精神來了。
 這些事情袁世凱也不想多管,此時的袁世凱漸漸感覺到,袁家男人活不過六十歲的魔咒依舊徘徊在他身上。
 畢竟袁世凱是在袁家老宅出生的,依舊是袁家老宅的風水所‘印’男丁。
 因此袁世凱開始幻想借帝王之氣,改變他身上的這種氣運。
 一天袁世凱與江渝打電話聊天時,談及君主立憲的問題,江渝笑著說了句,“不做九。”
 這句話把袁世凱聽得莫名其妙,為此袁世凱一直沒想明白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江渝這句話自然是富含深意的,他也不知道袁世凱能否聽懂。
 袁世凱是梟雄,像曹操一般的梟雄,但論及文化程度顯然不如曹操,如果江渝這句話是對曹操所說,那麽曹操定然能夠聽懂,因為曹操對《周易》研究頗深。
 也正是曹操對《周易》的研究頗深,所以曹操一生未曾稱帝。
 皇帝乃是九五之尊,九乃極數,五居中宮,生旺時威震天下,衰死則為戊己大煞。
 等於說做了皇帝,這個人的氣運也就到頭了,或者說其成就也就到頭了,不可能再進一步了。
 如宋代趙家的天下,為何總是有一半沒一半的?
 因為宋太祖天下沒佔全就當了皇帝,其極值已定。
 袁世凱對《周易》沒啥研究,但並不意味著他身邊沒這樣的人才,總統府的一名對《周易》有些研究的幕僚隱晦的對袁世凱說道:“九乃極氣數,成之則無力再進。”
 這句話突然讓袁世凱非常猶豫起來,想到江渝對帝位一點興趣都沒有,突然也感覺這不是什麽好玩意。
 就好像吃飯一樣,一個人吃總是沒什麽感覺的,兩個人吃卻反而吃得很快。
 特別是皇帝乃萬萬人之上,但此時袁世凱的北洋派系卻無力壓製江渝的華東派系,這個皇帝當起來也只能是一個假皇帝。
 就這樣,袁世凱當皇帝的心思也漸漸淡了。
 而袁家大公子袁克定去年依舊是騎馬摔了一跤, 但和歷史上不同的是,卻沒有摔斷腿,因此也未前往德國治療。
 因此袁克定還未受到德皇威廉二世的忽悠,對帝製的想法還比較淡薄。
 袁家父子的改變對於江渝來說並不關注,袁世凱是否稱帝對他來說也沒有什麽影響,隨著一戰的臨近,江渝對重要的物資囤積已經進入了關鍵時刻。
 隻將上海、杭州等碼頭十分忙碌,一船船的橡膠、糧食正不斷的往港口上的倉庫裡搬,特別是糧食、棉花,這一年中國糧食出口大幅度減少,糧食進口則劇烈增長。
 市面上的糧價不降反升,因為這時候的關稅不在中國控制,江渝為了防止一邊進口糧食又被人一邊出口掉,因此開始控制市場糧食供應,在大量進口糧食的同時,使糧價繼續抬升一些,以阻止糧食外流。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八十四章:中立態度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