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秦陵考古隊已經被這突如其來的第二批國際考察團搞得焦頭爛額了。 根據國際慣例。 想要證明一個文明在歷史上的確實存在。 首先就要舉行舉證辯論。 這批國際考察團也是專門為了這場辯論而來的。 但是原本秦陵之中就有大量的文物需要分類,清理。 而大夏在這方面偏偏又沒有多少人手可以用。 現在的考古隊已經幾乎是一個人當兩個人用了。 更別說抽出人手,應付這批國際考察團。 秦陵之中出土的任何一件文物,如果因為人手不夠而受到破壞,那將是整個國家的損失。 因此。現在擺在考古隊面前的就是一個簡單的2選1的問題。 是保護文物,還是爭一口氣。 所有人都不敢拍這個板。 最後問題被重新推到了錢中天這裡。 猶豫了整整一個上午。 錢中天看著眼前的文物咬著牙說道 “也罷,不去跟他們爭那些口舌之快,讓市政方面幫忙推掉這場辯論吧,我們要忙著清理文物。” “錢老……” 顯然考古隊的眾人,並不願意咽下這口惡氣。 程衍看著錢中天說道。 “錢老,清理文物的事情你們去做,這為國家出口氣的事情,我覺得我來就行了。” 錢中天,有些訝異的看著程衍。 “我加上趙哥,我們兩個應該可以吧?如果不去也是輸,不如我們兩個去,起碼還能試一試,萬一贏了呢?” “但是你們畢竟不是專業人士。” 錢中天有些為難的看著程衍。 李子玥此時在一旁說道 “錢老讓他去試試吧,我覺得程先生對於秦朝的了解,可能比我們在座的所有人都要強不少。” 李子玥的話讓錢中天打消了心中的疑慮。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放手一搏。 “好,那辯論會的時候就由你們兩個人去吧,需要什麽證據材料,我們會把這幾天清理文物的資料全都統一發給你們。” 嬴政一臉迷茫的看著一旁的程衍,小聲問道 “啥叫辯論?” “就是文人吵架,見過吧?那些儒生,聒噪的那種。” “就是論道唄。” 程衍點了點頭,看著嬴政說道 “這次來的還都是一些異族的文人,他們覺得咱們是蠻夷。” 嬴政的氣場陡然一變。 “還反了他們了,誰是蠻夷自己心裡沒點數了?我跟你一起去!” 這場辯論賽。 還沒有開始就已經舉世矚目了。 李子玥此時抱著一摞材料走到了程衍的面前。 有些擔憂的說道 “這個考察團的團長跟之前的梅川庫不一樣,這個中森定一是東島知名的專家,而且有很多實際考古的經驗,而且十分擅長顛倒黑白,你們要小心一點。” 對於李子玥的建議程衍是一點兒都沒在乎。 不過就是幾個跳梁小醜過來找事兒罷了。 能掀起多大的浪花來。 長安市政也格外的注意這一次的辯論。 不僅邀請了大量的媒體。 而且在當地也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第二國際考察團,抵達長安又歇了一夜之後,就開始準備起了正式辯論。 在辯論會的當天。 整個會場裡人頭攢動。 不少長安市民直接趕到了現場。 程衍跟嬴政作為東道主,自然是早早的抵達了會場。 但是國際考察團這邊卻遲遲沒有到達。 在場的長安市民顯然是有些不耐煩。 “這些洋鬼子們怎麽還沒來?” “別是心虛了,不敢來吧。” “恐怕是心裡又憋著什麽壞了,咱們這邊的人可得小心呀。” 就在所有人都等著不耐煩的時候。 突然在會場的大門被打開。 海外記者團,還有中森定一等人堂而皇之的走進了會場。 見到海外考察團的人來了,在網絡上的辯論會直播也同步開啟。 畫面中長安市政的人員,看著。考察團的團長中森定一淡淡的說道。 “歡迎海外各邦對於大夏此次秦陵發掘的關注,對此我們先至於由衷的感謝。” 中森定一倒是也沒吃這一套。 看著一旁的長安市政人員,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謝倒談不上,如果最後證實,秦陵是東方共同祖先的遺跡,還希望大夏方面能夠積極配合由各國組成聯合開發團開發秦陵!” 中森定一這話一說出口。 現場的長安市民徹底沸騰了。 “這洋鬼子是不是還以為是100年前了?” “他們到底是來辯論的還是來搶劫的!” “秦陵就是大夏的國寶,誰要是敢搶,我等必定以命相搏!” 中森定一顯然並不怎麽在乎會場上長安市民憤怒的呼喊。 而是冷冷的看著程衍和嬴政兩人,用蹩腳的大夏語說道。 “我已經看過了你們提交的秦陵文字,我覺得單憑幾筐刻在竹子上的竹簡,怕並不能證明這是文字,或許只是這個部落的一種圖騰崇拜罷了。” 考察團的其他幾名專家也紛紛附和。 同時還拿出了西域幾個原始部落崇拜的花鳥魚蟲的圖案。 “你們可以看一下你們那些所謂的文字,是不是跟這些圖騰極其相似?” 原本嘈雜的評論區瞬間沉寂了下來。 大夏一直用的是象形文字,要是真的跟這些原始部落的圖騰比確實不太好區分。 “矮老師世代在京城大學教書,這點事情早就看透了,如果是真的他難道不知道嗎?所謂的秦陵就是長安市政,聯合了幾個考古學渣搞出來的噱頭罷了。” “胡說八道,秦陵就是我們長安人的老祖宗!” “那你看看大夏的這幾個考古隊員,還能拿出證據來嗎?找了個編劇當考古隊員,還不夠明顯嗎?所有的東西都是現編的!” 程衍看都沒看那些圖案。 只是緩緩的從手裡拿出了一樣東西。 程衍知道一但這個東西拿出來。 恐怕真的要徹底刷新大夏所有人的三觀了。 “我們大夏的文字一脈相傳,即便是根據我們現在的文字,也可以推斷出那些竹簡上文字的大意。” 這些不只是國際考察團連在場的長安市民也是一片嘩然。 當所有人朝著鏡頭上程衍拿出的那張紙上看去時,所有人都愣住了。 程衍的紙上將“秦”字的演變整個的列了出來。 先是秦陵出土的竹簡上的秦字。 而後是繁體的秦字。 最後則是現在大家所用的簡體的秦字。 大夏文化一脈相傳,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