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研討會1 翌日。 稚嫩的太陽掛在樹梢,淡金色光彩遍灑校園,在金色光彩的加持下,一切都顯得生機勃勃。 李智在方院長和翻譯江曉梅的陪同下,前往研討會現場。 一路上方院長稍有憂慮的一遍一遍交待: “這次來的十六位國外教授,都是數學界的大佬,他們一定會對你的論文吹毛求疵,你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李智點頭,對於這一點,他早有心理準備。 方院長又交待:“這十六教授中,有兩個人特別值得你注意,一個是普林斯頓史密斯教授,他在國際學術界可是出了名的霸道,一旦被他抓到一點紕漏,這場研討會就算砸了。另一個是劍橋大學特雷西教授,他是近些年來學術成果最多的數學家,眼睛毒辣,非常擅長發現論文的漏洞。” “史密斯和特雷西,記住了。”李智發現路邊有一個小石子,撿起來丟進垃圾桶。 李智淡定的神情讓方院長感到無奈。 這家夥到底真的明白這場研討會的重要性嗎? 方院長不得不繼續說道:“你知道衡量一所大學世界排名的方法嗎?” “不就是看哪所大學的師資力量更強,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優秀,科研水平更高,為華夏做出的貢獻更多?”李智回答道。 燕大之所以能成為華夏最出名的高校,就是因為它匯聚了一批傑出的教授,為華夏培養出大量優秀人才。同時它很承擔了一大批國家重點項目,為華夏的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要是這麽簡單就好了。”方院長苦笑道:“在國內我們燕大確實是數一數二的高校,但在國際上,我們僅僅排到第23位,比隔壁大學要低上不少。”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就是因為燕大這些年一直不太注重國際化。” “國際化?”李智越聽越糊塗了。 這時,一直在旁邊靜聽的江曉梅主動插言:“世界大學排名主要是從學術聲譽、雇主評分、師生比例、國際學院評分、國際學生評分這五項來評分的。” “咱們燕大前三項一點都不比隔壁大學差,缺少的就是國際學院評分和國際學生評分。” “國際學生評分,需要學校招收更多的留學生。” “國際學院評分,需要召開更多一流研討會,吸引知名教授學者前來交流。” 江曉梅分析得有理有據,李智也聽明白了,同時也解釋了他內心長久以來的一個疑惑。 那就是國內有些高校,為什麽要每年為留學生提供大量補助? 把那些補助分給國內貧困生不香嗎! 原來,在這五項評分標準中,最容易刷分的就是國際學生評分。 國內高校寧肯每年拿出大量資金優待留學生,就是為吸引更多留學生來留學,這樣才能提升高校在世界上的排名。 在李智看來,這些高校不把心思放在提升教學水平上,反而用“錢”來買一些洋垃圾,完全是一種投機取巧的做法。 最終害人害己! “江曉梅同學解釋得很對,這場有十六位數學大佬參加的研討會,必然會給咱們燕大帶來大量的國際學院評分,提升燕大的世界排名。”方院長接著說道。 看到方院長和江曉梅都在為能多賺評分而欣喜不已,李智點頭:“放心吧,方院長,對於這篇論文,我有十足信心。” 三人說著話,來到了燕京杓園大酒店前。 酒店的大門上扯著數條橫幅。 “熱烈慶祝我校基礎數學1班李智同學證明出《四色猜想》。” “熱烈歡迎劍橋大學特雷西教授蒞臨燕大指導。” “熱烈歡迎普林斯頓大學史密斯教授蒞臨燕大指導。” “熱烈歡迎《美國數學會雜志》總編詹姆斯教授蒞臨燕大指導。” 大紅橫幅之多,幾乎遮掩住酒店大門。 李智心中直呼:好家夥,燕大把蒙城鋼鐵一高那一套學會了。 大有錢途! 燕京杓園大酒店位於燕大校內,客人大都是學術圈的人,今天正好是周末,他們紛紛湊到大門前看熱鬧。 當看到李智三人出現時,人群頓時騷動起來。 “那個長得跟吳彥祖似的學生就是李智?也太年輕了吧!” “聽說才讀大一,前途無量啊。” “不過也不要高興得太早,數學上的烏龍也不少,哪有我們物理實驗可靠。” 李智在眾人焦灼的目光中步入賓館,燕大副校長白逢春教授早已等待多時。 為了今天,他還特意花了高價去美發廳點了托尼老師,再加上興奮得臉色紅潤,已經年近60的他看起來像只有40歲。 “李智同學,你終於來了,國外和國內的教授們已經到齊了,就等你了。”白逢春教授看到李智出現,長舒一口氣。 “老方,這次你可是收了一個好學生。”白逢春教授又看向方院長:“年紀輕輕就有如此作為,不比你那兩位在國外任教的學生差。” 聽到誇耀方院長臉上堆滿笑容,心中卻咯噔一下。 李智雖然口口聲聲稱他為老師,自己卻從沒有教過他。 “也許應該及早預定一個研究生名額,不能讓蘇素那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蘇素是方院長的研究生,天資聰慧,年紀輕輕就獲得諸多國內大獎,也被方院長視為自己的接班人。 可惜,當蘇素畢業後,並沒有聽從方院長的意見留在燕大任教,而是去了普林斯頓大學擔任副教授。 明面上的原因是蘇素需要到一個學術環境寬松的環境下發展,其實方院長知道,真實的原因是普林斯頓大學給的太多了。 鳥擇良木而棲,蘇素的選擇並沒有錯。 但她從不會想到,華夏為培養她,花費了海量教育資金。 從此之後,方院長就特別注重學生的德育。 李智當然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方院長盯上了,他推開會議室門。 會議室內。 國內外眾教授皆把目光投向李智。 他們早已知道證出四色猜想的李智是一位大學一年級學生,但是看到他稚嫩的面孔,仍忍不住倒吸一口氣。 《美國數學會雜志》總編詹姆斯教授也在心中嘀咕:雖說數學上年輕天才倍出,但在這個年紀就有如此學術成果的,也只有歐拉、高斯、笛卡爾等幾位數學大神。 這個李智靠譜嗎? 教授們在打量著李智,李智同樣也用目光掃視他們。 會議室涇渭分明的分成兩半,一半坐著國內數學教授,他們臉上的神情都有些激動,很明顯是親友團。 另一半坐著包括詹姆斯教授在內的十七位國外數學家,他們大都面帶狐疑。 在會議室的後面,國家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已經架好了直播攝像機。 李智淡淡一笑,在江曉梅的陪同下,走上主席台。 “歡迎大家來到燕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