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燕京,我來了! 明天就是燕京大學開學的日子,李智在媽媽,陳淑嫻,牛耕田和蒙城鋼鐵一高領導們的送別中登上火車。 列車緩緩行駛,車輪與鐵軌的撞擊聲,帶來了秋的蕭瑟,也帶來了些許不舍。 李智透過車窗一直看著送行的人消失在火車的後方,這才回過頭把書包放在小桌上。 “怎麽,這就想家了?”坐在對面的一位身穿皮夾克的小青年嬉笑著問道。他在車廂內還戴著一副墨鏡。 他就是“化妝”後的丁一。 李智覺得丁一做影子久了,都有職業病了。他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化妝”一次,偽裝成另外一個人。甚至有時這種偽裝是毫無意義的。 “丁哥,此去燕京,我不知道什麽時間才能重回蒙城。”李智緩緩說道,他此刻的心情有些沉重卻無人可以訴說。 不過這句話在丁一看來,確是對他能力的一種質疑:“怎麽,有我在,即使有人注意到你,也不可能得手。” “不是你想得那樣”李智自知解釋不清楚,隻得閉目養神,同時通知蘭德酷路澤教育團開始講課。 截止目前,李智已經把墨子操作系統編譯完成,只等找一個合適的機會發布出去。同時他還完成了數學,物理,生物,化學,計算機等理科專業的大學本科教育,正在進行數學研究生程度的學習。 機械聲響起:“至高無上的神,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同調代數》,同調代數是代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在代數對象的各種范疇上的導出函子,它的創始人為昂裡·嘉當、格羅坦迪克、愛倫堡等。” 李智乘坐火車抵達燕京的時候,已經是正午時分。 在火車站的餐廳裡,他第一次領略到大城市的滋味,一份價值88塊的素面條。 這一刻,大城市的滋味就是貴。 “怎麽樣,我請你吃漢堡你還不去!”看到李智心疼的樣子,丁一有些歡樂。 品嘗過貴的味道,李智嘗到了第二個滋味,那就是擁擠。 他拒絕了丁一打車的要求,擠上了一輛公交車,此時正值午高峰,公交車上塞滿了人。 李智早擁擠的人群中心生疑惑,一輛五座私家車乘客超過五人就算超載,為什麽這個不大的公家車擠了一百多人還不算超載呢? 從公交車上擠下來,看著燕大那充滿歷史氣息的朱紅大門,李智總算松了一口氣。 大城市的滋味,並不美妙。 校門口設置有一個新生接待處,幾位身穿藍色志願服的年輕學生正幫報道的新生解釋入學注意事項。 李智背著書包走過去。 一位短發女生站起身,笑容可掬的遞過一瓶礦泉水:“你好同學,是來報道的吧。” “嗯,我是數學學院的新生,該辦理那些手續?”李智接過水點頭表示感謝。 “先需要在這裡登記一下,你的證件都帶齊了嗎?”短發女生很專業的問道。 李智從書包中取出錄取通知書和身份證遞了過去。 “李智,數學院基礎數學專業”短發女生把李智的身份證信息錄入系統。 系統彈出的對話框讓她驚訝的“啊”了一聲。 “怎麽了,小劉,這位同學的信息有誤嗎?”旁邊的幾位志願者不約而同的看過來。 “沒有錯誤,只是這位同學並不歸我們接待。”短發女生說著撥通一個電話:“章老師,您要我們等的同學來了,就在大門口,對,對,他叫李智。” “原來,他就是李智啊,看起來模樣也很普通啊。”旁邊的幾位志願者聞言,不時偷瞄過來,竊竊私語。 李智看著這一幕有些摸不著頭腦。 自己是新生,而這些志願者負責接待新生,什麽叫不歸他們接待。 這時,一位老師模樣的中年人快步走過來,他徑直走到李智面前:“李智同學,你報道的事情歸我負責,跟我來吧。” 說著他就要伸手接過李智的書包。 李智連忙搖頭:“不用了,我自己背著吧。” 開玩笑,書包裡可是神之印章,豈能讓別人觸碰。 “我姓章,你可以叫我章老師,是燕大數學院學工辦的老師,報到的事情我已經替你辦妥了,現在院裡的領導想見見你。” 章老師領著李智直接來到燕大數學院的一間辦公室前,牆壁上掛著“院長辦公室”的淡金色銘牌。 章老師敲了敲門,裡面傳來一個洪亮的聲音:“請進。” 章老師推開門,笑道:“方院長,李智同學來了。” 從辦公桌的成摞的書堆中,站起一個年紀大概有60多的老人,他雖然滿臉皺紋,精神卻很好。 李智曾在燕大數學院的簡介中看到過他的介紹:方大鍾教授,燕大數學院院長,精通拓撲學,一生桃李遍天下,有幾位甚至已經成為院士,被人譽為華夏數學領域的播種者。 對於這樣一位優秀的教授,李智自然十分欽佩,他很有禮貌的打招呼:“方院長好。” “別這麽客氣,我今天之所以想見你,也是想看看高考能考滿分的人長什麽樣子?”方院長詼諧的說道。 李智看著這個沒架子的院長,也放松下來,笑道:“還能長什麽樣子,兩隻眼睛兩隻耳朵一個鼻子一個嘴巴唄。” “哈哈,說得好!你知道嗎,有些教授說你之所能考滿分,是因為腦袋有正常人兩個大。我當時就說,那不就成怪物了嘛?”方院長笑著說道。 兩人閑聊一陣後,方院長正色問道:“李智同學,你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何想法?” “院長,我想向學術方面發展,當一個真正的科學家!”李智坦白道。 科學家.方院長很敏銳的覺察到這位天才學霸用了並沒有說要當一個數學家。 數學家雖然歸屬於科學家,這其中的差別可不小。 看來,這年輕人只是把數學當成跳板,所圖不小啊。 不過這正和方院長的胃口,在他看來年輕人如果沒有企圖心,那麽未來無論是搞事業還是做學術,都很難成功。 他笑道:“好!我在這裡預祝你能夠成功,以後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遇到困難,都可以直接來找我。” 面對這種好意,李智自然連連道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