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晋当太子

公元三世纪末四世纪初,东、西方农耕文明都陷入一场危机当中……     东方刚刚结束国家分裂局面,实现统一的大晋帝国,在第一任皇帝去世后,陷入长达十几年的动乱期,随后整个华夏更是进入到最黑暗、最无助的历史时期……     西方罗马帝国更是陷入长达一多世纪的宫廷动乱,在这期间共有二十几位皇帝死于非命,他们不是被元老院杀死,就是被叛军干掉,更为严重的是,一部分手握重兵的将领先后在欧洲大陆、大不列颠群岛建立割据政权……     然而时势造英雄!     在西方,君士坦丁大帝成功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而基督教也在其的统治下成为合法宗教……     而在东方,一个幸运的穿越者来到大晋帝国崩溃的前夕,他能凭一己之力够改变帝国的命运,同时也改变自己的命运吗?

第5章 商议对策
  劉公公從小看著司馬y長大,是武帝司馬炎留給司馬y的唯一一個貼身人,而劉公公也不負先帝所托,這麽多年來一直兢兢業業照顧著司馬y。  尤其是在去年司馬炎去世之後,東宮內大大小小的頭目先後都被皇后收買,隻有劉公公一直保持對太子的忠心。
  可是整個東宮隻有劉公公一個人根本就不可能做什麽,他必須要離開東宮這個牢籠,隻有遠離賈南風他才能慢慢培養自己的勢力。否則在賈南風的眼皮底下,他的一舉一動都在對方的監視下,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會被對方知道。
  可是怎麽才能離開東宮呢?如果沒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不要說賈南風不會同意,就是文武百官那一關都過不了!司馬y愁眉苦臉地想了半天也沒想到好辦法,自從昨天處理完刺客之後,他就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來人,去把劉總管請來!”
  沒多久劉總管就走進小書房,話說司馬y唯一能掌握的地方也就是這個小書房了。看到劉公公後,司馬y趕緊站起來起身迎接,對於這個一直護著自己的總管大人,他還保持著相當大的尊敬。
  “殿下,這可使不得!”
  劉公公趕緊阻止了司馬y,自從大病一場後。劉公公就覺得司馬y變化很大,變得比以前更加安靜,也更加謹慎,不再像以前那麽胡鬧,而且更加親近自己。
  “公公請坐,今天找您過來,是想讓公公為孤指一條出路。嗚嗚,嗚嗚!之前,孤年幼無知,屢屢受小人挑撥,跟公公疏離,實在是太不應該了。自從孤大病一場,好像一下子長大了,以前不明白的事情如今也多多少少看清不少。”
  “眼下皇后視孤為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之前那名刺客為什麽能夠悄無聲息地接近本宮的寢宮?發生太子被刺這麽大的事情,朝堂上竟然沒有掀起一點波瀾,居然隻派了一名太醫前來,恐怕到現在整個朝中大臣也沒有幾個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還不是因為賈氏把持朝中大權,整個東宮都在她的掌控之下,孤就是想往外傳遞信息都不能,嗚嗚,如此下去,本宮性命堪憂啊!”說著司馬y用事先準備的薑汁抹在眼睛上,瞬間眼淚就嘩嘩的落下,
  “殿下,殿下,慎言,慎言啊!”
  劉公公上前一把捂著司馬y的嘴,滿臉驚駭之色,看來他被司馬y嚇得不輕。同時他內心也開始懷疑起來,他倒不是懷疑司馬y的身份,而是覺得眼前的司馬y似乎變得更聰明了。
  “公公,眼下整個東宮孤隻信任你一個人,也許你在懷疑孤怎麽一下子變得精明起來”司馬y可不是沒見識的原貨,他可是經歷過生死,隻是看到劉公公眼底那一抹懷疑之色,他就知道對方在懷疑什麽,對此他早有準備。
  “說出來也許你不會相信。”司馬y苦笑了一下,故意壓低聲音道:“一個月前孤不是被一道天雷昏迷過去了,實際上本宮一直魂遊天外,有幸見到了祖父大人。”
  “什麽!?你,你,殿下是說見到了先帝?”劉公公滿臉不可思議。
  “嗯,孤知道這件事有點兒匪夷所思,但是孤確實見到了祖父,他罵本宮不孝,不知道努力,讓司馬家的江山落到一婦人之手,太讓他失望了!”
  到了這個時候司馬y隻好硬著頭皮往下編,好在古人比較迷信,更加敬畏鬼神,他這一番說辭,倒讓劉公公半信半疑。
  “你說的到真像是先帝,
隻是先帝為什麽要以這種方式見你,為什麽不托夢呢?”  “這個,本宮也不太清楚,當時祖父一見到孤就破口大罵,並且警告孤如果再不勤加努力,五年之後必有殺身之禍。不止如此,祖父還說後人再不謹慎,十年之後整個大山都將不保。”
  “這,這,這可如何是好?”劉公公此時已經完全被司馬y忽悠住了,卻不知道不經意間他的注意力全被林峰轉移到武帝司馬炎所說得幾個警告上。
  看著被嚇得不輕的劉公公,司馬y心有不忍,可是為了將來,他不得不狠下心來繼續忽悠對方。
  “公公,孤一個人的安危事小,可是司馬家的江山卻不能不在意。眼下父皇是什麽情形,公公應該比泵能夠清楚。如果祖父說的都是真的,那麽指望父皇力挽狂瀾似乎不太可能,而孤又是父皇唯一一個孩子。而身為司馬家人,本宮有責任去拯救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
  “可是,可是,殿下打算怎麽做呢?”劉公公顯然被司馬y說服了,但他一個內侍似乎幫不上多少忙。
  “本宮是這樣想的,第一步孤打算離開東宮,隻有離開賈後的控制,孤才能慢慢發展自己的勢力,有了實力當危機降臨時,我們才能穩住陣腳不至於手忙腳亂。”司馬y慢慢道出自己的真實目的。
  “離開東宮?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借口,不僅皇后娘娘不準殿下離開,就是文武百官也會阻止殿下的。”劉公公覺得太子的想法有些異想天開。
  “你說的孤都知道,但是本宮必須離開這裡,你幫本宮想想朝中哪位大臣能夠給予支持。”
  這是目前司馬y最感到惱火的地方,由於前段時間販肉賣酒,再加上賈後暗中散播謠言,導致太子聲名狼藉,使很多大臣失望之余根本不屑與之來往。
  再加上賈後從中打壓,使司馬y變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等到司馬玉借屍還魂之後,才知道事情有多糟糕。到目前在朝堂上連個能為他說句話的人都沒有,要不然他也不至於找劉公公商量。
  “朝中大臣?”
  聽了司馬y的話,劉公公陷入沉思,自從太子頑劣不堪後,早就四分五裂、分崩離析。眼下朝堂上除了後黨之外,就是其他一些諸侯王的勢力,要想找一個真正的還真不容易。不過,總算沒讓司馬y失望,想了半天,劉公公終於興奮起來。
  “有了,想到了,有一人可助殿下成事,此人乃是張太傅,奴婢思慮良久,眼下能幫助殿下的隻有張太傅!”
  “張太傅?”司馬y暫時還沒習慣古人的稱呼,他們總是稱呼對方的官職或者表字,讓司馬y這個半吊子總是無法第一時間想到是誰。
  “是啊,就是先帝依為臂膀的張華張茂先啊,此人出身貧寒,頗有才華,是先帝的左膀右臂。”劉公公解釋道。
  原來是他,對於張華,司馬y曾在史書上了解過,此人能在門閥政治盛行的晉朝以一介布衣官至司空,爵封郡公,自有其出眾的地方。
  而且他還是朝中少有正直有才能的官員,在武帝司馬炎去世後,晉朝之所以在傻子當皇帝、賈後專權的情況下依舊維持平穩的局面,就是全靠張華在掌控朝局。
  惠帝即位初,以張華為太子少傅,但他因有德望被楊駿嫉妒,不得參與朝政。
  楊駿被殺後,賈後將廢黜皇太后楊氏,群臣會集於朝堂,議者都順承皇后旨意,以為“《春秋》貶絕文薑,今太后自絕於宗廟,也應廢黜。”
  隻有張華仗義執言,認為“夫婦之道,不涉於父子關系,皇太后並沒有得罪先帝。今楊駿為其親,隻能說不能為天下母儀,應仿效漢廢趙太后為孝成後的例子,貶太后稱號,仍稱武皇后,居於別宮,以成全終養之恩”。
  楚王司馬瑋受密詔殺太宰汝南王司馬亮、太保衛F等,內外兵亂繁起,朝臣恐懼,手足無所措。
  張華告訴惠帝說:“司馬瑋以假詔書擅自殺害二公, 將士倉促行事,認為是國家旨意,故聽從司馬瑋。今陛下可派特使持幡使外軍解除戒嚴,事件即可平息。”
  惠帝采納了張華的意見,司馬瑋的兵果然失敗。及司馬瑋被殺,張華因首先獻謀有功,拜為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侍中、中書監,金印紫綬。張華辭去開府儀同三司。
  隨後賈謐與賈後共同商量,認為張華出身庶族,儒雅有謀略,上無威逼君主的疑慮,下為眾望所歸,打算依靠他總攝朝政,大事谘詢於他。
  此後張華遂受重用,盡忠國事,輔佐朝政,彌補缺漏,雖當惠帝昏弱賈後肆虐之朝,而天下安定,這都是張華的功勞。
  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張華後來在諸侯王叛亂時,判斷錯形勢,導致其死於非命。當時賈後企圖廢立太子,趙王司馬倫想要聯合張華一舉廢掉賈後,但是被張華拒絕。原來張華想要坐收漁翁之利,他隱瞞下來趙王的陰謀,想要借司馬倫之手除掉賈後。
  可惜司馬倫狼子野心,在掌握政權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殺掉張華,並夷其三族。想到這兒,司馬y倒是有點明白了,眼下還真隻有張華比較合適。
  此人比較受賈後重視,說的話賈後也許能聽得進去,由他出面,司馬y的計劃成功的概率就大一些。
  再說歷史上張華還是太子支持者,在司馬y被廢時,也隻有他仗義執言,隻是賈後勢大,太子最終還是被廢。打定主意,司馬y打算找機會見見這個西晉名臣。
  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