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李世民,朝堂上其他人同樣一臉憤怒,五姓七望連裴矩也敢耍,無論是誰去了,結果也差不多。 李世民說的該殺,也就說說罷了,他現在還不敢對他們動刀。 “陛下,難道我們都忘記先生了嗎?” 就在眾人感到憤怒時,魏徵提醒說道:“臣記得,先生曾說過,他有辦法化解這次危機,甚至是對付五姓七望。再不然,去年崔茂賠了不少糧食給先生,我們也可以問先生借糧。” “先生!” 李世民一拍額頭,這段時間他忙得停不下來,連睡覺吃飯都忘記了,關於李憶安的事情,霎時間還想不起來。 好久之前,他讓先生收下李承乾做徒弟時,先生曾說過有一個辦法,可以化解缺糧的危機。 “沒錯,朕這就去找先生!” 李世民反應過來後,讓他們全部都散了,立馬回去換一身便裝,讓李君羨跟在身邊,匆匆忙忙走出宮門。 只不過,剛出門那一瞬間,一隻蟲子衝天而降,跌落在他的頭上。 “陛下,小心!” 李君羨伸手一抓,將其拿起來,驚慌道:“陛下,是蝗蟲!” 蝗蟲? 李世民接過一看,頓時感到頭皮發麻。 因為這是蝗蟲,今年不僅地龍翻身,還有旱情,甚至連蝗蟲也出來搞事,這要大唐子民,如何活下來? 逢旱必起蝗,蝗蟲很多時候伴隨著旱災發生。 在乾旱的環境裡面,無論是氣候、土壤,還是濕度、水分等,都極其適合蝗蟲的滋生,再加上長安也很久沒有痛快地下雨,正好給蝗蟲提供了合適的環境。 現在長安出現了第一隻蝗蟲,甚至還不止一隻,那麽距離成群結隊,成千上萬的蝗蟲出現,還會遠嗎? “蝗蟲……快去查清楚,朕要知道蝗蟲從哪來的。” 李世民心裡慌的一批,如果真的也出現蝗災,今年不知道得餓死多少農民。 然而,李君羨還來不及去安排人去查,就看到長孫無忌匆忙地跑進來,氣喘籲籲道:“陛下,不好……蝗災,蝗蟲從河北飛來,快要到長安了。” “真的?” 李世民渾身一顫:“難道,朕真的不配當皇帝,這是上天對朕的懲罰?” 剛改年號,就發生那麽多事情,要不是上天的懲罰,李世民是真的想不到,還有其他解釋。 長安雖然沒有下雨,春旱也沒有河北嚴重,莊稼目前還是正常,但蝗蟲過境,還能剩下什麽? “去萬年縣,快去萬年縣。” 李世民只能夠把所有希望,寄托在李憶安身上。 哪怕是上天懲罰,他也要把損失降到最低。 —— “蝗蟲?” 李憶安看到一兩隻蟲子,跌落在自己前院裡,不由得緊皺眉頭。 因為貞觀年間最早出現的蝗蟲,是在貞觀元年九月,也就是山東旱完之後才出現,現在提早了好多個月。 “看來糧價會漲得更厲害了。” 李憶安無奈地搖了搖頭,李郎君這次的麻煩,又得提升一個層次。 以這個年代的技術,蝗蟲還不好治。 “先生!” 身旁的方玉成如約而來,道:“我剛收到消息,有蝗蟲從河北飛來,此時已經到長安城外,現在糧價快要上漲到一鬥二十錢,先生讓我準備賣糧食,具體要怎麽做?” “一鬥二十錢,比前段時間直接翻一倍了。” 李憶安點頭道:“你隨我來。” 他來到旁邊李長歌家裡,是時候兌現自己的承諾,幫她賺點錢。 “郎君,我聽王大娘說,長安的糧價要上漲到一鬥二十錢,我們的糧食,是不是應該拿出去賣了?” 李長歌正要去找他,碰巧看到他來了。 “差不多可以了,如果你能相信我的話,把所有糧食,讓這位方掌櫃帶去長安賣。” 李憶安點頭道:“從現在搬去長安,再到開始賣出的時候,差不多可以賣一鬥三十錢甚至更高,每鬥再給方掌櫃五錢作為辛苦費,方掌櫃是否願意?” 方玉成連忙點頭道:“當然願意,能為先生辦事,那是我的榮幸,那五錢辛苦費不用了,小娘子也不容易。” 李長歌還擔心自己不會擺賣一事,原來李憶安幫她準備好一切,心裡暖洋洋的,點頭道:“我當然相信先生,也相信方掌櫃,什麽時候搬糧呢?” 李憶安點頭道:“這個就得看方掌櫃的安排。” 方玉成馬上說道:“傍晚之前,我會派人來,先搬走一批,明天之內全部搬完。” 先生神仙一般的人物,幫他辦事,又怎能怠慢? “妍兒呢?” 李憶安又問。 “先生,你找我?” 宇文妍從屋子裡走出來。 “你在長歌家裡白吃白喝,說是來報恩,反而還再欠了我恩情,現在有讓你乾活的時候了。” “真的啊?你快說,這次讓我去殺誰?” “就知道打打殺殺,明天你跟這位方掌櫃回去長安,保護長歌的糧食,現在正是缺糧饑荒的時候,我擔心有人會心生歹意。” “當然沒問題!” 宇文妍直接答應下來。 把李長歌這邊安排得差不多,李憶安又回到自己院子裡面。 “先生,你說之前說過可以讓我騰飛,具體還要怎麽做?”方玉成小心地問。 還不等李憶安回應,門旁傳來敲門聲,他笑道:“騰飛的機會來了。” 他推門一看,只見來的是李世民。 “先生,救命啊!” 李世民一進門,就抓住李憶安的手,他要救的,是大唐北方百姓的命。 如果不救,不知道得餓死多少人。 “我明白了,我能捐一半糧食出來,讓郎君拿去賑災!”李憶安說道。 “真的?” 李世民松開手,聲音分貝也提高了許多。 李憶安有多少糧食,他曾見過,堆積如山,看得他不知道多羨慕。 從這裡拿走一半糧食,完全可以緩解部分旱災的危機,他連忙說道:“我代替大唐子民,感謝先生,但……長安也有蝗災,先生還有什麽辦法可以救命?” “我剩下那一半糧食,可以應對蝗災。” 李憶安補充道:“郎君回去長安,可以發出政令告訴長安及其附近的所有郡縣,五天之後,我會萬年縣賣糧,價格隻比平常貴兩錢。但是,要來購買糧食的人,必須帶著手實來萬年縣,驗證戶口之後按每戶人口來分配,一戶中每三口人,三天之內,只能買糧一鬥,如果戶籍不足三人的,適當減少。” “但是,這個消息,郎君要在第四天才能宣布出去。” 手實,就是唐代的戶口本,記錄的是戶口和土地的實況。 古代的一鬥,相當於後世的十二點五斤,應該夠三個人吃上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