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冬日的午後,西斜的陽光照進窗戶,在桌上留下一道近似菱形的光斑。 徐國明打瞌睡的這一小段時間,邱天跟陸豐年有一搭沒一搭聊了許多,關於工作,關於生活。 其實有些話他們在來往的信裡都寫過了,但紙筆交流和面對面傾訴是那麽不同,前者像讀一本書,也像與自己的獨白,後者卻能清晰捕捉彼此表情的所有細節。 陸豐年問她在學校裡過得怎麽樣,有沒有不習慣。 邱天便把在信裡跟他講過的事又繪聲繪色地說了一遍,陸豐年眼中汪著笑意安靜地聽著。當邱天提及自己因潑辣而得了個“小辣椒”的綽號時,陸豐年這才將她講述中的“徐國明”與此時同室而處的“徐國明”對上號。 他扭頭朝爐旁打盹的人那兒瞥去一眼,語氣平淡地問,“弄了半天你說的討厭鬼就是他?” 邱天點了點頭,不無嫌棄地小聲吐槽,“那會兒我可真是煩死他了。” 陸豐年目光轉向她,“那現在呢?” “現在?邱天想了想,“我告訴你了呀,他就是嘴碎,其實人還行,工作也講原則的。” 陸豐年垂下目光,只有唇角勾了勾,“是嗎?” 這表情和語氣讓邱天有些想笑,可又怕自己一笑會被他懷疑信息的可靠性,便撇開視線說,“正常買賣不能算投機倒把。” 邱天遲疑須臾,還是決定跟他略提一提自己所知道有關未來的事,至少給他一些提醒。 陽歷年已過,時間已經步入1979,可農歷上還是1978年底。在邱天上一世的認知記憶裡,包產到戶就發生在1978年,是某個村子的農民偷偷簽訂的保證書,實行“大包乾”分田到戶,這一舉動直接的結果是糧食大幅增產,超過過去五年糧食產量的總和。 她愣了愣,思忖著點頭。 邱天心霎時像被揉了一把似的,她舔舔唇角試探著問,“……為啥?” 邱天思緒入神,陸豐年在她面前打了個響指,笑問,“想啥呢?” 邱天恍然收回神思,目光起先還是怔怔的,在對上陸豐年的視線後才恢復清明。 陸豐年沉默著打量她,直把她盯得心虛,邱天乜斜著眼問,“我這是據理分析來的,不信拉倒。” 陸豐年:“怎不信?你的話我肯定信。”言語間帶著他特有的調侃語氣。 “嗯……”邱天皺了皺眉,“咱說他幹嘛呀,豐年哥,你工作是不是挺累的,我看你黑眼圈這麽老大個。”她語氣故意誇張,還拿手作眼鏡狀在自己眼上比劃了一下。 然而他們的壯舉一直到1980年才得到公開肯定,在這之前,這個村的所有人都甘願冒著瞞上不瞞下的風險。 “豐年哥。” 話題不知不覺轉到工作上。 陸豐年一愣,隨即黑眸微眯,不可置信地“嘖”一聲,“不算投機倒把了?” “是。” “我們學校裡有很多經濟類的書,閑暇時我愛翻一翻,”怕直接說太突兀,她先給話題蓋了個冠冕堂皇的帽,“我感覺經濟形勢今後會發生變化,土地啊、個人買賣什麽的,可能以後都會允許的。” “嗯。” “這麽明顯?”陸豐年搓了搓臉,“早上起得早。” “這麽忙?” “二商局早起來收菜,我得統一協調。” 邱天問:“這邊……現在還是集體生產?” “因為咱是同鄉啊。” 這話顯然更像調侃,邱天一愣,白他一眼,“你愛信不信,我才不管你。” 陸豐年沉聲輕笑,接著雙手指間交叉,往後壓在後頸,頭順勢往後仰,他目光望向斜上方的虛空,眼神卻像在看一片光明的前景。 “形勢肯定會變好,高考都恢復了,我們妞妞讀了大學,更有文化了,這幾年我不光在北京,也往南方去過,那邊形勢更松動。” 頓了頓,他目光下移看向邱天,“所以你說的那些肯定都會實現,日子會越來越好。” 他的目光那麽赤誠,像沉黑夜空中閃爍的點點星光。 邱天心跳很快,甘願沉溺在他的注視下,她突然生出一種衝動,想問一問他口中說的越來越好的日子裡,是否可以有她的參與。 日光推移,桌子上那塊近似菱形的光斑拉長,光感柔和幾分虛幻,這時窗外一陣呼嘯而過的風不知吹倒了什麽,發出“乒乓鏗鏘”的聲音,令邱天猛然回神。 徐國明也被聲音驚醒,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他懵裡懵登坐起來,大呼,“怎了怎了?” “我去看看。”陸豐年手在椅背上撐了一下起身。 邱天是側坐在椅子上的,陸豐年手按在椅背上的時候剛好碰到她的肩膀,她渾身一激靈,倏地坐直。 直至陸豐年走出房間,邱天才長長籲出一口氣,剛才那句險些說出口的類似表白的話又深深、深深地埋回心裡。 現在還不是時候,不是時候。 沒一會兒,陸豐年回來說天陰了,可能要下雪,邱天和徐國明不敢再耽擱,趕緊告辭離開。 陸豐年一直把兩人送上車。 ### 回到新聞部,邱天馬不停蹄加班整理編輯資料,從供和需的角度入手擬成一則翔實的新聞稿。 冷主任對他們這次的行動很滿意,尤其是看到這則新聞稿後更是讚不絕口,誇她的切入點全面極了。 然而這篇堪稱完美的新聞稿在報給上級領導進行審核的時候,卻被擱置了下來。 徐國明氣得不行,梗著脖子要去找領導理論,被邱天攔了下來。 徐國明有氣沒處撒,衝著空氣嚷嚷,“他們遛傻小子呢?咱辛辛苦苦跑出來的新聞,口頭誇一頓就完了?哄三歲小孩呢?” 邱天瞪他,“你要這副架勢去鬧才真像三歲小孩!” 徐國明一噎,氣焰隻增不減,“我就是想問問咱這新聞怎了?憑啥不能給咱播!” 邱天沉默須臾,一時不知該怎麽跟他解釋。 她大抵能分析出緣由——新聞方面的改革還未開始,如今的《新聞播報》播的新聞幾乎充斥著正向積極的內容、歌功頌德的現象。與之相比,邱天和徐國明這則《北京冬季蔬菜供不應求》就顯得太不嚴正,更別提他倆現在還是暫時來幫忙的“編外人員”。 “或許冷主任是真的希望新聞朝著更具正確性、時效性的方向發展,所以他鼓勵咱去嘗試一番。” 徐國明心裡仍不爽利,“讓咱嘗試,然後又不給結果。” 邱天難得這麽有耐心地勸慰,順道給他灌了一碗“雞湯”。 “沒關系,過程同樣重要。” 話音剛落前方傳來一聲嗤笑,接著是周敏冷嘲熱諷的話音,“就是,選不上不要緊,重在參與嘛。” 聽她這麽說,徐國明氣不打一處來,“有你啥事?” 周敏眨了眨眼,神情幾分無辜,“你幹嘛那麽生氣?我也沒說什麽吧?” “沒說什麽?”徐國明從鼻子裡哼出一聲,“那你剛才逼逼叨叨是在放屁?” 周敏瞪大了眼睛,似是不相信這麽不留情面的髒話針對的是她,“你、你……你怎麽罵人?” “不想挨罵就閉嘴,一個破關系戶跟我這兒廢話。” 周敏緊緊咬著嘴唇,眼中霎時聚起一團淚花。 邱天冷眼旁觀,看得出其實周敏原本是想看她的笑話,那句風涼話嘲諷對象也是她。可周敏忘了這次的新聞采編是她和徐國明一起做的,徐國明平時雖樂樂呵呵看上去很喜慶,但卻是點火就著、翻臉不認人的的脾氣,周敏偏挑他心情不好的時候來拱火,肯定是討不到好果子吃。 因為這事,冷主任覺得過意不去,把邱天和徐國明喊去安撫了好半天,邱天因了解新聞發展的歷史走向,故此並不覺得什麽,畢竟即便是輿論相對公開和自由的時代,很多新聞也不見得是一定會公開的。 事情暫時告一段落,他們也該返回學校參加考試,離開新聞部前,冷主任再度找到她,問她寒假回不回家,有沒有意願找一份家庭教師的工作。 邱天自然一百個願意,問道,“需要輔導的是什麽樣的孩子?” 冷主任見她似是想接這活兒,一臉大喜過望,“是個讀高一的男孩,聽說很聰明,但是有點……頑皮。” 邱天思忖著點了點頭,心裡大體有了數,猜測這孩子大概不是一般頑皮,正想拒絕的時候,冷主任又開口道,“他家條件不錯,給出的時薪不低,你可以考慮一下。” 好吧,邱天承認她被“時薪不低”這句話打動了,畢竟錢財無罪,不能跟錢過不去不是? “那找個機會先見一見吧。”她說,“找家教這種事也得合眼緣的,萬一人家看不上我呢。” 冷主任一聽這話就哈哈大笑起來,直說“不會不會”“謙虛謙虛”。 ### 寒假開始,邱天等了兩天也沒等到約見的消息,聽冷主任說那男孩跟家裡講條件,要想給他找家教,得先帶他出去好生旅遊一番。 這不,人家全家乘飛機去海南島了。 邱天只能等他們回來才能見面,雖有些無語可又樂得清閑,趁著有時間,她獨自乘車往陸豐年那兒去了一趟。 然而這一次,陸豐年不是一個人,有個女孩子在他旁邊站著。 邱天下意識打量那個女孩,只見她微豐的身材,低眉順目地連頭都不敢抬,一打眼看過去似是中等之姿。旁邊另有兩位中年婦女,一邊含笑看著這對男女,一邊喜滋滋地說著什麽。 邱天心裡咯噔一下—— 這場景很難不讓她往“相親”上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