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

崇祯十七年闯贼攻破京师,天子自缢殉国。内有贼酋流匪窃玺,外有鞑虏胡儿嚣衅,国破山河在...... 举国同哀之际,一个现代灵魂附身在太子朱慈R身上。 值此危急存亡之际,朱慈R发出振聋发聩的疾呼:我大明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汉贼不两立,皇明不偏安!

作家 一袖乾坤 分類 奇幻 | 170萬字 | 565章
第5章 去淮安
  “朱兄,某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哦,劉兄但說無妨。”
  朱慈R收起寶劍,微微笑道。
  “朱兄應該是位將軍吧?”
  劉去病把聲音壓得很低,隻有他和朱慈R能夠聽到。
  朱慈R微微一愣,旋即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是啊,如果自己不是個將軍的話,無法解釋為何會擁有這麽多的火銃以及弓弩。
  “此事你知我知,萬萬不可對旁人講。”
  “某曉得。”
  得知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劉去病十分高興。
  “有朱將軍這樣的忠臣在,某相信朝廷終有一日會剿滅建奴,光複遼東的!”
  劉去病緊緊攥住了拳頭:“一切為了大明,為了聖上!”
  朱慈R神情一滯,嘴唇翕張道:“一切為了大明,為了聖上!”
  ......
  ......
  離開劉家莊後朱慈R一行還算順利,兩日後抵達淮安府城外。
  淮安府隸屬於南直隸,下轄山陽、清河、鹽城、安東、桃源、沐陽、贛榆、睢寧、宿遷九縣,另轄海州、邳州。闔府共有戶一十萬九千二百五,口九十萬六千三十三。
  當然,這是萬歷六年的統計數據,到了崇禎年間有所增減,大體還是作準的。
  其府治在山陽縣,漕運總督駐地也在此縣。淮安城位於神京與南京之間,是京杭大運河上的重要樞紐,故而明廷在此設立漕運總督,總理漕運事宜。
  朱慈R知道如今的漕運總督便是路振飛,這時路振飛還兼著淮安巡撫的頭銜,可謂這一地區當之無愧的一把手。
  朱慈R對路振飛的評價很高,在原本歷史中弘光朝廷覆滅後此人能夠追隨隆武帝朱聿鍵堅持抗清,也算是大明朝為數不多有風骨的文臣。
  這也是朱慈R選擇徑直來淮安的原因。此時四鎮尚未形成,淮安又有路振飛這樣的忠貞之士坐鎮,大體形勢還是好的。
  要說這淮安府城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其北面是淮河,西南是永濟河,東南有射陽湖,東北有馬邏鄉、廟灣鎮、羊寨鄉三巡檢司,可謂要衝。
  與普通的四方城池不同,淮安為新城、舊城、聯城三城並列的格局。
  舊城周長為十一裡,城高三十尺,有城門四座。東門曰觀風,南門曰迎遠,西門曰望雲,北門曰朝宗。城上有大樓四座,角樓三座,窩鋪五十三座,雉堞二千九百六十垛。
  新城周長七裡零二十丈、高二丈八尺,有城門五座。東門曰望洋,西門曰覽遠,南門曰迎薰,北門曰洪極。在大北門的西邊開有一小北門,叫戴辰門,另有角樓四座,窩鋪四十八座、雉堞一千二百垛。
  聯城則在新舊二城之間,東長二百五十六丈三尺,西長二百二十五丈五尺,城高一丈四五尺不等,後加高六七尺,加厚四五尺,城樓大小四座,東南城門曰天衢門,東北城門曰阜成門,西南城門曰城成門,西北城門亦曰天衢門,雉堞六百二十垛。
  三城合在一起,周長為十七裡,面積大約在四平方公裡。
  舊城始建於唐,新城則是元末張士誠部史文炳在舊城以北修建的。
  至於聯城,則是嘉靖三十九年修建。
  當時東南倭寇肆虐,數次侵擾淮安。為了防備倭患,漕運都禦史章煥上奏朝廷,由原舊城東北隅接新城東南隅,修建了聯城,聯貫了新舊二城,也稱為夾城。
  至此,淮安城三城聯立的基本格局便已形成。
  朱慈R看到這等雄壯城池心中亦不免嘖嘖稱奇。
  淮安府的各衙門官署多集中於舊城,朱慈R一行從北面來,要想進入舊城,得先穿過新城、聯城。
  他們由新城北門洪極門進入城中,一路穿過新城,聯城,又經舊城北門朝宗門進入舊城,直奔巡撫公署而去。
  巡撫公署位於淮安城舊城北,府衙稍南的位置。
  要說這淮安城中的衙門著實不少,既有山陽縣衙、淮安府衙,還有巡撫衙門、漕運總督部院、以及常備察院。
  如今路振飛兼任漕運總督以及淮安巡撫,據說卻是住在巡撫衙門的。
  這倒可以理解,畢竟此時運河幾經中斷,需要花費在漕運上的精力甚少,路振飛的大部分精力肯定還是花在督辦淮安軍政上。
  朱慈R知道,在原歷史時空中,南面就是淮安最先得到神京淪陷的消息的。四月初八,路振飛便根據塘報向治下官紳宣告了這一消息。
  稍晚一些時候,南京留都的官員們也得知了這一消息,便各自動起了歪腦筋,想要靠擁立藩王獲得定策之功。
  如今朱慈R既然已經從京師突圍,自然不可能任由這些政治投機客胡作非為,隻要他這個正牌太子在,那就是道統,是帝位毫無疑問的繼承者。
  朱慈R對於路振飛的了解更多是來自於史書。這一世他也隻是從邸報上讀到過幾次路振飛的名字,與他本人卻是從未見過。當然,在崇禎十七年他穿越之前,東宮太子有沒有見過路振飛,朱慈R就不知道了。
  不過見沒見過卻不重要,朱慈R隨身帶著東宮寶璽,足以證明他的身份。那路振飛又是絕對的忠於帝室,有他的支持朱慈R便可以安然無恙的抵達南京。
  “小爺,前面就是巡撫衙門了。”
  內侍劉傳宗小心翼翼的說道。
  東宮侍衛長趙信也道:“公子,我們便陪您一起進去吧。”
  這個稱呼還是朱慈R特意強調過的。起初趙信常常口稱殿下,這實在太危險了,故而朱慈R命他隻準叫公子。
  朱慈R長長吐出一口氣來,定下心神來道:“一會見機行事好了,那些門子護衛未必好對付。”
  劉傳宗與趙信齊齊點頭。
  一行人走到巡撫公署前,果然有幾個護衛湊上前來。
  他們見朱慈R衣著華貴,氣質不俗,不敢貿然呵斥,小心翼翼道:“這位公子來巡撫公署有何貴乾?”
  朱慈R微微笑道:“我乃撫台大人世侄,受家父之命前來拜會撫台大人。”
  那兩名兵卒聽聞朱慈R是路巡撫的世侄,態度變得愈發恭敬了。
  “這位公子且稍等,我去通稟一聲。”
  其中一名兵卒衝朱慈R抱了抱拳,便轉身進了巡撫衙門。
  不多時的工夫一個身著藏青色雲紋蘇綢長衫的男人踱著步子朝朱慈R走來。在他身後便是那前去通報的兵卒。
  那男子不算太高,身材微胖,臉上倒是富態的很。
  朱慈R正自琢磨著這人不會就是路巡撫吧,那人卻率先開口道:“鄙人便是本府門子路安,敢問公子怎麽稱呼?”
  他態度十分恭敬,嘴角還帶著笑意。
  朱慈R愣了一愣,門官?這廝隻是個門官?門官都穿綢衣,好大的派頭啊!
  他清了清嗓子道:“晚生姓朱,從京師來,勞煩老伯通稟一聲。”
  那門官微微頷首,轉身去了。
  朱慈R也不著急,靜靜的站在那裡等著。
  約莫過了一盞茶的工夫,那門官氣喘籲籲的跑了出來,臉上堆滿笑意:“公子請進,快快請進。”
  ......
  ......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