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坐在床榻邊上,身後的宮人正在替有著“絕不束著頭髮睡覺”執念的天子打散發髻。 溫晏然想,自己絕不能輸給溫謹明。 那本互動類遊戲圖書存在多種開頭,但不管繼位的是誰,最終結局都沒有達到過世界意志的要求,無法創造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美夢——那些皇帝當中,昏庸的也沒昏庸到令所有人萬念俱灰,賢德的也沒賢德到力挽狂瀾,所以溫謹明自然是指望不上的,還得靠她自己努力。 以溫晏然在評論區了解過的內容,以及從朝臣那匯總的信息,基本可以判斷出,那位四皇女一向少露崢嶸,做事時多是順水推舟,借力打力。 那麽如今又有那些事情,值得對方去推上一把呢? 宮內的光芒隨著燈具的撤去而黯淡,僅有的那麽一點微弱的燭光,就靜靜映在溫晏然黑色的瞳孔當中。 宮人垂首:“請陛下就寢。” * 青州,武固郡。 按大周制度,各州都設有刺史,不過刺史的作用主要監察地方,具體事務還是由下面各個郡的郡守負責。 新帝剛剛登基,各方勢力暗流湧動,不少地方官員沒有辜負天子的期待,確實已經在摩拳擦掌,準備給這位小皇帝找一些麻煩。 武固郡的郡守姓褚,名為褚叢,一向與崔氏有親,年輕時又曾受過崔氏一代家主的恩德,在對方府中做過一段時間的主簿。 如今褚叢膝下一雙兒女,長子在外遊學,長女則送到泉陵那邊,追隨溫謹明左右。 在時人的觀點裡,褚叢若是對崔氏以及跟崔氏相關的四皇女表現得冷面無情,恐怕會不容於官場,但為了保全家族,也不可能把所有身家都放在一條船上,褚叢如今按著家裡的年輕人不許出仕,就是擔心一旦溫九坐穩了皇位,褚氏會步上季氏的後塵。 此刻夜色已深,褚叢卻沒睡下,正在跟府中幕僚交談。 “烏流部的頭人已經來了嗎?” 幕僚:“烏舍自己沒來,卻把他弟弟烏格奇派到了武固。” 褚叢皺了皺眉,卻也沒說什麽。 烏流部跟慶邑部一樣,都是邊人所居之地,這個部族人口比慶邑部稍多,但從雙方首領的取名風格上就能看出,中原化的程度的程度就要遠遜於慶邑部,所以一向為朝廷所嫌忌,以他徐州褚氏的出身,正常情況下不踩對方一腳就算客氣,絕不可能像今天一樣重視。 只是如今新君繼位,溫謹明那邊若想奮力一搏的話,就得有人對官兵進行牽製。 褚叢倒不覺得自己這麽做會對不住國家,在他看來,邊人猶如豬狗蟲蟻,雖然惹人生厭,卻掀不起大風浪,只是希望能挑撥得這些人主動犯邊,這樣一來,溫晏然就不方便調用邊營的兵力回援中樞。 第20章 幕僚:“以屬下之見,烏流部倒不像是打算跟大周起衝突的樣子。” 褚叢也明白這些邊人的想法。 其實在厲帝,也就是先帝末年,許多部族都已經蠢蠢欲動,想要撲騰點浪花出來,結果建平這邊溫晏然一登基,他們又全都選擇了暫且忍耐。 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大部分人只要能活得下去,就不會想要打仗。 褚叢覺得,既然來的不是烏流部的頭人,那他也不用親自去見,囑咐幕僚道:“你去見一見那位烏格奇,讓他等著看建平內那位鍾校尉的下場,就會明白,在對待他們邊人的態度上,如今的中樞,還是往日的中樞。” ——受限於當前時代的通訊水平,地方沒法第一時間了解到中樞的態度,只能根據以往的經驗進行判斷。 在褚叢心中,溫晏然依舊是昔日那個自閉懦弱到兄姐們爭位時都會直接忽略掉的小孩子,按照他的想法,所謂的靈前誅兄,夜平內亂,都是太傅袁言時與國師溫驚梅權勢相爭的結果。 而不管是袁言時跟溫驚梅哪位主政,朝廷對邊人的態度都不會有什麽變化。 幕僚應下,微微猶豫,還是開口:“據說烏流部頭人曾經讀過書,府君不可以純粹的邊人視之。” 褚叢不甚在意地點了點頭,又道:“其實邊人如何,終究也無礙大局,只是不曉得那些人是怎麽想的?” 他口中的那些人,指的自然是建州以外的世家大族,地方豪強。 幕僚:“以屬下拙見,那些人恐怕都不會輕舉妄動。” 褚叢冷笑:“他們自然不會輕舉妄動,這天下的人,不管對建京的態度如何,都等著咱們殿下第一個發動呢。” 誰都知道,溫四跟溫九呈水火之勢,兩人雖然暫時膠著住了,但這種對峙的局面,必定不可能持久。 旁人縱然心中對大周有不臣之意,也會老老實實地貓上一段時間,等著看這姐妹兩人的鬥爭結果如何,再行打算。 幕僚著急:“可如今建平那邊局勢日趨穩定,並非是合適的動手時機啊!” 褚叢:“時機這種事情,乾等如何中用?”對著心腹幕僚,這位武固郡郡守終於微漏口風,提點道,“天師已經出山了。” 幕僚恍然。 他們口中的天師,指的不是溫驚梅,而是一位自稱玄陽子的道士趙矩,因為大周一向對外宣稱皇帝乃是身負天命之人,並設有國師一職,也就導致了民間各類道派的長興不衰,而那位玄陽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小貼士:如果覺得52書庫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傳送門:排行榜單 好書推薦 系統 天澤時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