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家族的诞生

作家 任猪飞 分類 玄幻言情 | 175萬字 | 582章
第58章 【未雨绸缪】
  第58章 【未雨綢繆】
  伯恩機械廠的老板高斯,帶著機械工程師伊恩、盧卡,來到香港,並參觀了長江實業的工廠。
  “歐,林先生,這就是你的工廠?雖然伊恩給我講,你的工廠很小,但我可沒有預料到,它是如此的小!”高斯簡直不敢相信的說道。
  林志超笑著說道:“新的工廠已經在建設,預計下半年投入使用。”
  是他通過信件,邀請高斯來香港考察,為後續合作建立信任。
  “好吧!那我們參觀一下你的工廠吧!”高斯笑著說道。
  他已經將自己生產的紡織機械,也交給長江貿易代理,所以也希望林志超能在遠東為他取得一些訂單。
  一番考察後,高斯很滿意林志超的實力,詢問道:“目前,伱的三台機器每天運轉多少小時?”
  林志超笑著說道:“差不多在22小時左右,不過訂單依舊遠遠來不及做!”
  連林志超都沒有想到,拉鏈的生意這麽好,所以他連忙邀請高斯前來香港考察,商討繼續生產機器的事情。
  高斯當初若不是碰到林志超,恐怕三台自動拉鏈機器要放在倉庫好久,所以算是白撿八萬多美金。
  “難怪你如此急切!替你生產拉鏈機器也可以,不過我希望你至少能訂購十台。”
  林志超笑笑,並沒有當場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將三人邀請到長江實業的寫字樓坐下。
  到了之後,林志超將他對機器改造的一些建議資料,交給高斯。
  “我希望改進自動拉鏈機械,這是我五個月時間的一些研究資料。”
  高斯驚訝起來,感情這位年輕人懂很多,他僅僅稍微看了幾眼,就知道林志超不是在忽悠人,是輕輕松松的改進資料。當然,這些資料可能並不專業,但卻是一個改進方向。
  將資料遞給伊恩,高斯馬上說道:“這麽說,你希望我們伯恩機械改進研發,再重新生成新的自動拉鏈機械?”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不錯!還有拉頭自動衝壓機,我也有一些設想提供給你們。我希望我們雙方建立一種合作關系,我已經提供了研發方向,你們只需要繼續下去,便可以改進自動拉鏈機械,可以提高1.5~2倍的排米速度,達到3000轉以上。與此同時,如果這種機器研發並生產,我要預訂30台。”
  高斯頓時激動的說道:“要三十台?”
  30台可是至少75萬美金的生意,堪稱大手筆。
  林志超自信的說道:“還有拉頭衝壓機器,也要十台。”
  高斯此時冷靜下來,說道:“如此多的機器,林先生你的資金?”
  看林志超的樣子,怎麽也不像可以拿的出近百萬美金的人。
  “機器當然是分批交付,資金當然也需要伯恩機械給予支持——分期付款。高斯先生,不管怎麽說,你們投入研發資金,是不可能虧損的,而且我還提供了你們研發方向。”
  這時候,伊恩說道:“老板,林先生給的資料,非常具有參考價值,若是研發成功,我們的自動拉鏈機器不愁銷路。”
  林志超並沒有設置門檻,伯恩機械研發出來,願意賣給誰都可以,當然不能賣給RB人。道理很簡單,他肯定是第一個訂購的人;而且,RB人也實力研發同樣的產品。
  高斯思考一番後,說道:“如果我們研發出來,你首批打算訂購多少台,準備提前支付多少資金?”
  林志超早已經有準備,說道:“首批訂購十台自動拉鏈機械、三台拉頭衝壓機,首筆支付30%的資金,一年還清所有機械款和利息。”
  高斯很快便決定扶持林志超,因為他看到了源源不斷的訂單向長江實業飛來。長江實業僅三台機器,便可以年賺25萬美刀,如果十台機器,豈有賺不到的道理。
  “OK,我同意你的合作提議。林先生你提供的資料,無償提供給我們。而我們研發並生產出機器後,在亞洲隻提供給你,當然前提是長江實業能在一年之內,繼續下訂單。”
  林志超早有準備高斯會同意,畢竟他的研發資料,還是能提供很大幫助的,而林志超又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拉鏈商人。
  想到目前訂單來不及做,林志超又提議道:“目前長江實業的訂單來不及做,不知道高斯先生能不能先從德國替我再買三台,這樣一來,我以後也有更多的錢支付你們的款項。”
  高斯一愣,馬上說道:“我回去讓人在聯邦德國找找,這三台機器的錢,你不會也要分期吧?”
  “難道不行?”林志超反問道。
  這個時代分期很流行的,買船可以,造船也可以。
  高斯說道:“好吧,我替你們擔保一下!”既然都決定扶持長江實業,就一次性給足誠意。
  今天他聽了林志超很多‘畫餅’,所以高斯幾乎深信不疑林志超的還貸能力。
  接下來的兩天,林志超帶著高斯等人考察了香港的紡織市場。
  回去的途中,高斯問伊恩:“那些資料真的很有用?”
  伊恩點點頭,說道:“非常有用!可以說,僅憑這些參考資料,我們就可以半年之內研發成功新的自動拉鏈機器。”
  高斯放下心來,此次他去香港考察已經不虧,畢竟他發現香港的紡織產業,完全沒有太大的潛力,本來有些失望的。
  好在林志超這個拉鏈商人,給予他很大的希望。
  他承諾林志超,如果產品研發成功,亞洲只會賣給林志超。
  這個他不是說謊,但歐美依舊有很大的市場,所以他才不擔心賺錢的問題。
  這邊,林志超送走高斯一行人後,頓時也非常開心。
  其實,長江實業此時還是能支付三台機械的錢,畢竟從去年11月至今年3月,長江實業已經賺了近40萬港幣。
  由於後期成本降下來,一條拉鏈他可以賺3.5毛,而長江實業一個月可以生產25萬條(5萬米);所以三台機器確實是印鈔機,月賺八九萬港幣。
  “如果能在六月份安裝好新的三台機器,哪怕是RB引進自動拉鏈機器,我今年也能賺個150萬。”
  “相當於,能還清所有債務,還能有余留。”
  林志超開始規劃起拉鏈的事業來,他打算明年初就去新加坡建立新的工廠,最大的目的便是躲避‘半島戰爭’對香港製造業的封鎖,因為他的拉鏈要準備打入美國的市場。
  據說,那個時候從香港進口的臘鴨,都要證明不是內地產的,相當的嚴苛。
  所以,去新加坡建廠生產拉鏈是很有必要的,與此同時,以後可以在新加坡投資冶煉工業。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