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套思考下来,吕本作为江南士族中的翘楚级别人物,思路清晰,瞬间想的明明白白,于是…… 也就不免困惑,这朱元璋是个啥意思了。 不过接着朱元璋就说了。 “这兴修水利之事咱也不打马虎眼,这就是咱的意思。不过咱看卿这奏章,似乎是不太支持啊?” “可是皇上……” 吕本猜测着朱元璋的思路,态度十分谦恭,神色却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的道,“这民力不足,粮食不够,的确撑不起啊……” 吕本有恃无恐,根本不慌! 这一系列的博弈思考瞬间完成,丝滑无比。 不过…… 下一刻,吕本就见朱元璋笑眯眯的道,“那若是咱……能让大明的粮食,今岁增产两成呢?” “啊?” 吕本一瞬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让大明的粮食增产两成? 这不是扯淡吗? 大明的粮食也是人种的,你朱元璋还能让天上下粮食啊? 但下一刻,朱元璋已经接着问了。 “咱在问你呢,若是咱能让大明的粮食增产两成,这 水利之策,可能行得?” “这……” 这么离谱的事情,朱元璋竟然如此笃定……这么一来,即便吕本想反对,但也想不出理由了。 举国粮食增产两成,这是什么概念?那相当于朱元璋的兵马直接占领了五分之一个大明的领土,然后直接不顾当地百姓死活的征走全部粮食—— 唯一的问题是,这种事有可能发生的?那绝对不可能! 吕本压根就不信,只不过……既然朱元璋如此笃定,自己也只能先喏了再说了。 而吕本应承之后,就见朱元璋登即开怀大笑起来。 “吕汝立啊吕汝立……你那点小心思,还真当咱不知道呢?” 朱元璋这话让吕本心中下意识的一紧,紧接着就见朱元璋继续道。 “咱的态度也很明确,兴修水利之策绝不撤回!自个走吧!” 吕本简直难以置信……朱元璋竟会如此强项,可思来想去……却也丝毫想不出任何理由!便在此时,朱元璋忽然叫住了自己, “等等!” “不但兴修水利之事不会撤回,你要记住。并且……还有一件事,传令天下……” “皇上臣在!” 朱元璋今日态度无比反常,还用了“传令天下”这种口吻,吕本顿时一紧张。这意味着朱元璋有大谋划了! “令天下之民,自今年起,农闲之时必须就近在山野之间种上豆子,这是旨意!” “你……吕本,明白了吗?” 吕本哪敢不明白?当场再度一个正式的叩拜礼,“微臣明白!” “呵呵……下去吧。” 朱元璋挥了挥手。 吕本离开。 但离开的路上……吕本心中却满是震惊。 因为自己反对朱元璋兴修水利,是因为算准了朱元璋没有那么多粮食支持那么大的企划!而这件事……其实如果朱元璋肯减小规模,也是可以执行的。 吕本是接着反对“全面铺开”,来反对这件事本身——这就是博弈。而对于他的博弈来说最大的风险,就是朱元璋真的减小规模之后继续兴修……那自己就没办法了,只能真给那帮武人恰饭。 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朱元璋竟然要强力推行……这各种必定有什么缘由,可却叫人始终想不明白。 “难道关键在第二条 政令?” 吕本很快很自然的想到了这一点,可是……种豆子,这有什么用呢?民间农户,到了农闲之时,或多或少都会种植一些东西……但为什么是豆子呢?强令种豆子这应当也不会引起多少反对,但这具体有啥用? 等等,难道种豆子能让粮食增产两成? 吕本回府的一路上心事重重,不断思索着这事……当然,关键性的线索是什么也想不出来。 大明,莫非要变天了?…… 吕本心头莫名之忧,挥之不散! …… “重八,你要的豆腐羹……” 马皇后端着一枚瓷盅来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一见,顿时眉开眼笑。 “好……妹子你受累了!” 朱元璋一面用勺子挖起了豆腐羹,一面也感慨的说道。 这也并非客气,而是马皇后和自己一样,的确是年纪都大了。 马皇后轻叹一声,“当年英儿过世……我本来也没几天日子了,不曾想却遇到了那铁面神医,又将我这把老骨头给救了下来……如今,也只盼着英儿能叫我一声亲奶奶了。” 马皇后神往, 又有些惆怅的感叹道。 朱元璋一听也不由的一怔……这件事,自己一直有所怀疑。 当时马皇后病情已深,太医都纷纷束手,没想到却有民间高手出现,又将马皇后的病给医好了。 这件事,朱元璋当时光顾着惊喜,不过那民间高手诊脉开方子之后便迅速溜了,因此自己一直怀疑……那铁面高人,乃是刘伯温! 这货老早就是死了,但朱元璋可没忘了,当初刘伯温在世,最推崇的人可是张良和范蠡。 ……那张良范蠡最后都是什么结局?不都溜了?既然如此…… 刘伯温手段奇多,朱元璋是知道的,因此心里也反复猜想,那人或许就是刘伯温! 只是为何英儿一死,这刘伯温便出现来给马皇后治病?这却就叫人难以索解了…… 也是因此,朱元璋其实也不敢断定什么。 此时心思转了一阵,朱元璋却也不由得轻叹一声。 “妹子手艺不减……不过比起英儿那火锅,滋味却未免就差了一点……” 朱元璋这么一说,马皇后也不生气,笑骂道,“亲孙儿的手艺那能不好么?倒是你说的豆子填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