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平常:一位妈妈的育己书

我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我认识很多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的妈妈,她们总因为陪孩子时间太少而产生焦虑和愧疚;工作时却牵挂着孩子无法全心应对。 “做一个过得去的妈妈就好。”我总是这样劝慰。要心安理得地接受“我是一个不的妈妈”的事实。除此之外,还要心安理得地休息,安排独处的时间,热爱这个“热爱自己”的自己。很多时候,我用一个妈妈的天性去面对孩子,我能给孩子的只有两样东西:爱与平常。寻常里,作为父母是怎样过日子的,每天吃什么,家里是怎么装修的,怎么面对友情、关系等。其他东西需要孩子自己去找。 妈妈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在静默里获得滋养,才能给孩子给世界以从容的微笑。我们可以通过探索一种有美感的生活来成全一个更完善的自己:读一本有挑战的书,进行有营养的交谈,不为抵达某处而开始长途跋涉……我不想填满孩子的生活,我想给他们很多空白。我也有我自己的生活,我也想要我自己的空白。 教育是无形的,教育不是你要教给孩子什么,教育首先必须是:施教者,你在成为什么。 愿我们大家都能好好做自己,做一个放松又坚定的妈妈。

没有谁会后悔成为母亲
在书店参加活动,认识一位双胞胎妈妈。她的两个女儿生下来时,一个三斤七两,另一个一斤八两。做的试管婴儿,怀孕到七个月有流产的征兆,在医院躺了三十八天,最终八个多月时早产,宝宝在医院住了好多天保温箱才回到妈妈怀里。
如今孩子三岁多了,上幼儿园,除了个子稍矮,其他方面一切正常。
“姐姐的语言能力还发展得特别好,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这位妈妈说起两个孩子满脸自豪。她给我们看俩孩子的照片,水灵灵的大眼睛,机灵古怪。
她头发微卷,穿一条花裙子端端正正坐在沙发上说:“一开始也担心个子,一做儿保就焦虑,医生总说发育不够好,要求补这样补那样。后来遇到一位医生,跟她讲我的担心,她反过来问我,你以为你生的姚明的女儿,那么着急做啥子?心一下就放平了。”
她还在说着什么,脸上溢满笑容。有人打断她,说她太不容易了,她哈哈一笑,说自己太幸运了,“你们不知道,做试管婴儿有多难,和我同时去做的,有一对凉山来的夫妇,做了七次,家里的钱全花完了,不成功,那个妈妈还要做”。
我想起十年前生小练,最后关头怎么也生不出来,力气用完了,一位大着肚子的助产士爬上产床,跪下,把我的头放在她的腿间,她双手用力挤压我的肚子,一边挤一边大喊,加油啊。我的脸埋在她肚子外面衣服的褶皱里听到婴儿的啼哭,小练就是这么给挤出来的。
后来知道那位助产士当时是第二次怀孕,头胎是个女儿,家住北川,孩子两岁多的时候遇到大地震,被埋在了废墟里。
不能细想的。
参加的这场活动是有关生养的。华西附二院儿科医生毛萌教授写了一本书,现场与大家谈生孩子这件事。她谈起十年来帮助几千位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妈妈再生育。旁边有人感叹,这是多大的善啊!
我想着那几千位母亲,如何在焦灼中期待着自己再次成为母亲。“最难的是那些上一个孩子已经上高中的妈妈们,上了年纪,又顶着巨大的悲痛,不容易。”毛教授旁边的一位医生说。
为什么那么多女人,每个人都像个战士,奋不顾身投入在这场生养的战斗里?我在这个下午被一种说不清楚的情绪结结实实地包裹着,不仅仅是感动,还有控制不住的,类似于悲悯的东西。
三年前的深夜,微信叮咚了几声,是在一次读书会上见过一面的姑娘。她告诉我,她刚刚知道自己怀孕了。她说只是一次意外的经历,也不可能和对方有任何未来。“但我今年三十八岁了,如果这个孩子不要,可能以后没机会当妈了。我打算生下孩子,认认真真把孩子好好养大,等于自己再活一次人生。你能对我说一句祝福的话吗?”
“我认识的人里,没有谁会后悔自己成为母亲。”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