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平常:一位妈妈的育己书

我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我认识很多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的妈妈,她们总因为陪孩子时间太少而产生焦虑和愧疚;工作时却牵挂着孩子无法全心应对。 “做一个过得去的妈妈就好。”我总是这样劝慰。要心安理得地接受“我是一个不的妈妈”的事实。除此之外,还要心安理得地休息,安排独处的时间,热爱这个“热爱自己”的自己。很多时候,我用一个妈妈的天性去面对孩子,我能给孩子的只有两样东西:爱与平常。寻常里,作为父母是怎样过日子的,每天吃什么,家里是怎么装修的,怎么面对友情、关系等。其他东西需要孩子自己去找。 妈妈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在静默里获得滋养,才能给孩子给世界以从容的微笑。我们可以通过探索一种有美感的生活来成全一个更完善的自己:读一本有挑战的书,进行有营养的交谈,不为抵达某处而开始长途跋涉……我不想填满孩子的生活,我想给他们很多空白。我也有我自己的生活,我也想要我自己的空白。 教育是无形的,教育不是你要教给孩子什么,教育首先必须是:施教者,你在成为什么。 愿我们大家都能好好做自己,做一个放松又坚定的妈妈。

面对孩子,我也有无助的时刻
我和贝壳带着三个小女孩走在河边,河对面是二姨的菜地,小女孩都提着篮子,要去对面菜地摘豌豆尖。春夏之交的河堤铺满了绿色,前方就是连接对岸的小桥了。小女孩们走走停停,偶尔蹲下来采野花,在微风里她们快活无比。
快到小桥的时候,小树下站着一只吃草的白色山羊,小练第一个跑上前跟羊打招呼:小羊小羊,咩咩咩,我们可以跟你一起玩儿吗?小溪和小素也跟了过去:咩咩咩,我们可以跟你一起玩儿吗?羊抬起头看了看小孩们,又低下头吃草了。
贝壳说:你们喂小羊吃草吧。好啊好啊!仨小孩迅速在河边摘下最嫩的青草陆续递到羊的嘴边,羊也不怕生,咔嚓咔嚓吃起来。
和羊在一起的时间过去大约十五分钟,要摘了豌豆尖回家做午饭,我们催促孩子们该过桥了。小练不舍得走,我说等我们回来还可以喂它吃豌豆尖呢。听我这么说,大家就走上桥往对岸去了。
摘豌豆尖的时候,对面草地传来惨叫声,羊被狗咬了。
首先是孩子们在惊呼:啊!大狗在咬小羊!抬头看去,一只大狼狗正尾随惨叫的羊,羊脚上拴了绳子,只能围着小树转圈圈。大狼狗的身后是三个男人,其中一个还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刀,看起来,狼狗咬羊是得到了主人的示意。孩子们已经在尖叫了,两个妈妈也朝对面大喊:不要这样,你们管一下啊。三个男人奇怪地往对岸看了两眼,拉开了狼狗,随即又解开了羊的绳子——原来他们同时也是羊的主人。
他们今天要宰羊,就在这河边,就在小树下,就在我们的孩子面前。
暂时获得自由的羊想离狼狗远些,它开始奋力奔跑,但一只脚已经不听使唤,估计被狼狗咬断了。在它奋力做出跑的姿势的一刹那,狼狗又扑了过去,羊的惨叫又传到了对岸孩子们的耳朵里。三个男人正埋头整理宰羊的工具,听到孩子们更大声的尖叫了才吼了一声狼狗。我和贝壳愤怒了:咋回事,管一下狗啊!
这愤怒准确来讲是愤懑,羊是人家的,狼狗也是人家的,在这河滩宰一只羊也不犯法,周围还有三五个路人也没觉得这是件应该愤怒的事。见我们情绪激烈,三个男人牵着狼狗拖着羊往树林方向走了。
“妈妈,我们回家吧。”小练说。
过小桥,原路返回,却没想到在返回的路上撞见了挂在另一棵树上的已经死去的羊。
三个小孩都看见了,地上一摊血,狼狗不见了,羊倒挂在树枝上,嘴张得很大,眼睛也睁着,整个表情还停留在惊恐的瞬间。三个男人只剩下一个在收拾残局。小练就要哭了:“妈妈,都怪你要先摘豌豆尖,不然羊还能多吃些我们的青草……”小素和小溪两个小小孩还是蒙的,附和了几声姐姐就被别的事情转移了注意力,只有小练一直很低落。我和贝壳除了叹气,也说不出什么。
晚上,睡前故事后,三岁的妹妹很快睡着了,小练还睁大眼,翻来覆去一会儿,坐起来说:“妈妈,人不应该吃羊,狗也不应该咬羊,我再也不吃羊肉了,也不吃鸡肉,也不吃兔肉,也不吃猪肉,它们都太可怜了。”
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她、安慰她,有些问题,妈妈也不知道答案。
“小练,我也很难过……可是,睡觉吧,晚安。”
生而为人,没有信仰,不是素食主义者,我承认此刻我的无力。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