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宋

亏心事做多了,被雷劈到穿越,面对南宋这个全新又真实的环境,他坑蒙拐骗,他巧言令色,他两面三刀,他口蜜腹剑……但他还揣着一颗被雷电鞭策过、改过自新的心,且看主角如何耍奸使诈置权贵于股掌之中,平步青云。

作家 月如弓 分類 历史 | 80萬字 | 426章
第37章 绍兴十七年解试
    转眼八月上旬己没剩下几天,秋试在即,安维轩五人相约同行赴平江府赶考。

    解试临近,府城中尽是来自各县的学子,贡院附近的旅馆客满,或是被人包下,连同贡院附近的民宅也早早的被人租了下来,租价更是高的离谱。

    本以为五人要租房而居,却未想到这唐秀才家在平江府还有处闲置住宅,离贡院虽说稍远了一些,但也不过是一刻半的路程。

    安维轩报怨道:“唐前辈也不事先言语一声,害得我白白焦虑一番。”

    “那处宅子不提也罢!”唐秀才摇头。

    见安维轩不解,那谢秀才笑道:“府城花|花世界,若是住进府城,以唐兄的性子又怎甘寂寞,唐家伯父不会让唐兄久居府城,自是要看在眼皮底下才最放心。”

    众人一阵哄笑。

    指了下身边的随从那鼓鼓的包裹,唐练说道:“安贤弟此前未来应试过,不知考试艰难,有道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贡院这时正是这般模样,解试临近连带着府城的笔墨纸砚价格也是飞涨。”

    直到这时,安维轩才弄明白,唐秀才几人随来的书僮下人皆大包小包的带了许多用度,而自己只带个柱三,包裹里不过是几件换洗衣物,外带些书籍笔墨再无它物。

    就在这时,唐秀才一拍安维轩肩膀,说道:“贤弟,你不大厚道啊……”

    “何意?”安维轩不解。

    “我听水坊巷那媒婆说,几日前贤弟与人订了亲,却未请我等吃杯水酒!”唐秀才摇头,又向同行三人问道:“这是不是不厚道?”

    “是不厚道!”几人连连点头,那谢书生道:“诸位,这到府城第一顿,就由安贤弟请了,权当是与我等赔罪?”

    听言,几人一齐起哄,安维轩笑着应了下来。

    ……

    “为避免考题泄露,七月中旬那内帘官早己进驻项院,就连监临、提调,执事等外帘官于八月初也入住了贡院。”

    临近解试,饭时酒楼中尽是来自州府治下各县的学子,席间一众学子们免不得相互传递些消息。

    “庆历年间,我苏州府应解试二百人取四人,五十取一,而昨日我听贡院人讲,今岁赴试近两千人,只取十三人……”

    于酒楼间,安维轩听人言说,心中一算不由的吓了一跳:“一百五十四取一?”

    听言,那唐秀才听了倒不以为意:“自庆历年间后我江左文风渐盛,读书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听言,安维轩不禁叹道,没想到这个年代考试,竞争程度比后世还要激烈,后世那些高考学子与这个年代的学子相比,简单就是幸福的。也有白为何那肖英宣受挫于会试,仍能进入太学,这一百五十四取一,取的都是读书人的精英呐。

    闻听今年录取比例,一众人吃饭时也无耍乐的心思,匆匆吃完之后,回去专心读书。

    朝廷只是规定各州府解试于考年的八月举行,至于什么时间由各府考官自行决定,毕竟解试只是三、级考试中最初的一级,由各州府自行出题。

    依照惯例,八月上旬考生注籍。八月中旬,为教本府学子考出一个好成绩,州府会特地寻本地知名学者前来与考生讲题,讲题内容自是涵盖策论、诗赋经义,讲题时间从八月十一直到八月二十,前后历经十天。

    有学者讲题,一众学子自是趋之若鹜,安维轩也随着一众人前往,听了半响便索然无味起来,这些学者所讲的内容,远比不得肖英宣送与自己的那几本书深刻经典,在这里听讲就是浪费时间。

    那些类似于后世“三五”辅导书的应试参考书籍,肖英宣能给安维轩自然也送与唐秀才等人,几人百无聊赖对视了一眼,借着下课的机会齐齐溜了出去。

    与其在那里浪费时间,反倒不如自己在家用功。

    不几日,贡院贴出告示解试时间,三场考试分明于八月二十一日,二十四日,二十七日举行,再过十余日后放榜。

    八月二十一日开考,从丑时便开始点名,毕竟解试有近两千人参中,检查的又很严格,如果当天白天点名,恐怕到了天黑也点不完,所以点名必须提早进行。

    安维轩虽然第一次参加考试,但有唐练、谢础等四人从旁指点,倒也知道了许多规矩做好了相应的准备。考试用具都是提前准备好的,笔墨纸砚吃食等等都放在一只考篮当中。

    八月二十一开考,八月二十日白日间安维轩就足足的睡了一大觉,到了晚上安维轩出了门,身后跟着担着考篮的柱三。

    五人住在一处,自是同时而行,五人聚齐便一同向贡院行去,此时贡院外人山人海,人挤人人挨人,一不小心就不知道被挤到哪里去。

    此时,贡院这一条街上亮如白昼,尽是举着灯笼之人。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