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散去。 朱高爔同意了茹瑺的建议。 单凭一封急报无法断定徐王是否要造反。 朝会散后,群臣心事重重离开,对接下来的情况很担心。 奉天靖难以致于皇上换了人,现在徐王若是真的叛乱,会不会又换皇上? 当天,京城就到处传播徐王朱允熙贪污赈灾款二十万白银,以及逃回封地招兵买马的消息。 消息传出,京城震动,百姓仿佛被恐怖笼罩,都担心刚刚和平下来的大明朝再次掀起战乱。 在京城中,有不少人是奉天靖难的时候迁移过来的,对战争的恐惧远超许多人,不希望战争再发生。 时间来到黄昏。 兵部八百里加急来回九江府,带回了消息。 兵部尚书茹瑺紧张地看着情报,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信中徐王表示,他没想过造反,招兵买马全是按照规矩去做。 另外,他还表示没有贪污赈灾款,是府上人利用他名义贪污的,他正在调查,请朝廷给予时间。 得到消息的茹瑺没有去找朱允炆,而是第一时间将信件带进皇宫,面见朱高爔。 “这么说徐王真没想造反?” 朱高爔看完兵部急报,眉头并没有舒展。 “徐王的那点兵力想造反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且又有太上皇和燕王在,他造反也坐不上皇位,理应没那么蠢。” 茹瑺笑了笑说道。 徐王也许有其他的想法,但他觉得不会是造反。 他名不正言不顺,且太上皇和朱棣都不是吃素的,他不至于那么愚蠢。 “你说得对,朕让内阁审一下再批红,你退下吧。” 朱高爔想了想说道。 “臣告退!” 茹瑺眉头微微一皱,略有不满。 他堂堂兵部尚书的奏折竟然要内阁审批,着实过分。 但眼看天色将晚,茹瑺也知道就算自己有意见朱高爔也可能会给内阁审批。 想了想,这才没有闹不愉快,大步离开。 但他没想到,他前脚刚回兵部,后脚就收到内阁的驳回。 原本想收拾一下台面回家吃饭的,得知内阁的驳回之后当即气饱,拿着被驳回的奏折径直赶往内阁。 “尚书大人,这里是内阁,非内阁成员无令不得入内。” 守门的是东厂太监,挡住气势冲冲的茹瑺。 但身为兵部尚书,怎么可能没点血性? “就凭你们两个也敢挡本官?” 茹瑺一脚踢开东厂太监,大步迈进文华殿。 方孝孺和杨士奇等人还在讨论奏折,尚没有下班离开。 内阁刚刚成立,他们还有很多不适应,工作也没能配合到位,时常闹起来。 故而审判奏折的速度很慢,每天都要加班,这才能让奏折在该送回去的时间送回去。 茹瑺的奏折之所以这么快批复回去,是因为朱高爔让人送来的时候说是加急,这才优先审阅。 “下官拜见尚书大人。” 方孝孺几人见到茹瑺闯进,纷纷停止手中工作,起身行礼。 “还知道本官是兵部尚书?” “这奏折是谁审的,谁给他权利驳回?” 茹瑺冷声道。 直接将驳回的奏折甩在地上。 “茹尚书,这是奏折,你甩它干什么?” 方孝孺看到茹瑺甩奏折,当即跳起来指责。 茹瑺似乎意识到自己行为过激,冷哼一声没反驳。 杨士奇等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他们每天批改的奏折太多,不知道茹瑺说哪一份奏折。 很快,捡起奏折的杨士奇就知道是哪份奏折了,脸也慢慢沉了下去。 “请问尚书大人,这份奏折我等驳回有什么问题吗?” 杨士奇客气问道。 “大大的问题!” “反倒是你们以何理由驳回?” 茹瑺怒道。 “尚书大人,我们在后面指出了。” “徐王涉嫌贪污,要查也是刑部去查,他不能自己查。” 杨士奇沉声道。 每份驳回去的奏折背后都会有批语。 内阁不可能无缘无故,没有任何解释驳回去的。 “徐王是亲王,犯事应由宗人府断定。” “是他自己查还是怎么查,该由宗人府去查!” 茹瑺冷哼一声道。 “这点说得过去。” “但徐王也没说要多少天查。” 杨士奇沉声道。 没有说明时间,那就是想含糊了事。 这么大的事情,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怎么能准他? 要十天八天还好,那如果要三五年,三五十年呢? “那也是由宗人府决定!” 茹瑺沉声道。 皇亲国戚犯错,由宗人府定夺。 “尚书大人,徐王犯错由宗人府定夺没错。” “但这么敷衍的回复,宗人府难道会瞎着眼睛通过?” “还有,尚书大人口口声声说宗人府定夺,为何要呈给内阁?” 杨士奇沉声道。 其余内阁成员也不满看向茹瑺。 他们内阁已经够忙了,不是内阁的事还呈给内阁。 没出错还好,出错了岂不是怪罪内阁? “放肆!” “你敢质疑本官?” 茹瑺勃然大怒,大声呵斥。 他是兵部尚书,朝廷正一品大臣。 杨士奇不过是从六品翰林编撰,大大逾越了。 朱允炆在位的时候,六部尚书从正二品提升为正一品。 “下官不敢。” 杨士奇脸色一变,低下头去。 “茹尚书好大的官威,话都不让人说。” “伱这样蛮不讲理想要做什么?” 方孝孺不怕他,大声质问。 “以下犯上,就是不该!” 茹瑺怒视方孝孺,同样大声。 “我就以下犯上了,你当如何?” 方孝孺大步上前,同样怒视着茹瑺。 两人距离很近,彼此呼吸的气能打在对方脸上。 杨士奇等人吓了一跳,连忙将方孝孺拉开,生怕他们打起来。 “你!...莽夫!” 茹瑺额头青筋,被气得不轻。 他一把夺过杨士奇手中的奏折,气呼呼离开。 “你无理取闹!” 方孝孺朝茹瑺大喊。 茹瑺大步走出文华殿,脸色十分难看。 一群位卑言轻的东西,竟然敢对自己的奏折指手画脚。 迟早将内阁撤销掉,将这些混账东西打回原形,滚回翰林院和经书度日。 茹瑺心中骂骂咧咧,气稍微消后看着手中的奏折有些头痛,想着先去找朱尚炳还是先去太上皇宫。 朱尚炳和太上皇若即若离,找他的话这份奏折可能也会被驳回。 想了想,茹瑺最终选择去朱允炆那里。 很快,朝野得知对徐王的质问有了回复。 同样知道茹瑺在内阁被方孝孺骂得狗血淋头。 一时间,群臣都希望早朝快些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