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百官好好教导百姓,百姓努力劳作,与陛下勠力同心。 共赴国难!“ 众人闻言鸦雀无声,纷纷跪下,叩首不起! 曹县令如平时一般回复他们: “各位不如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计划书更加好? 我确实对其他县里的情况知之甚少。 各位既然都能够写出附和自己县里情况的计划书。 那我们就来比一比届时谁的县邑情况更好! 谁能扭转治安不堪的糟糕局面? 怎么样!敢不敢和我较量一番?“ “你你你——不要太狂妄!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楚郡就你能力最强? 我们也都是靠科举做到今天的位置的,高位自然是有能者居之!“ “哈哈哈!好啊!好啊!各位这么有兴致本郡守就见证一下你们的赌局! 不过既然要赌我们就各自加一些砝码?如何?“ “郡守大人若我们曾县明年无法抓住在曾县为非作歹之人! 我曹文诏辞官归隐!“ “喔——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啊!曹大人!” “怎么样?各位可敢与我一比?” 众人听到曹文诏这么刚,多少还是一杵,人家决心这么大! 是个人都会被吓一跳的。于是犹犹豫豫也不太敢答应。 王县令可是一个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掰倒曹文诏的机会。 见众人犹豫了,直接把众人往前推了一把。 “曹大人好觉心!我们不会自甘落后的,那就干了!一言为定?” 众人此事有一半的人都在后悔,曹文诏的才能他们可比不上? 自然很是畏惧他,不敢独自与他过招,所以一直抱团,排挤他。 “我们也不是酒囊饭袋,愿意陪曹县令一赌!” 言罢转身看着众位目光躲躲闪闪的县令,眼神里有着威胁的意思。 众位县令一想反正郡守卸任也就这几年的光景了。 迟早要和曹文诏来一场较量的,今天索性就直接正式宣战! 至少他们抱团取暖,赢面很大!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如果不能为大周做一些事情,我们愧对百姓。 不敢当这官位!“ “诸位严重了!大周不养闲人!在座各位都是大周的基层官员。 多年以来也或多或少做出了成绩,都是有心之人。 辞官我是不会同意的!我会看你们的表现给你们擢升。 各自不必如此较劲,都是为了大周黎民百姓!“ “郡守所言极是!我们太蛮撞了,我们太莽撞了!” 说完那个给曹文诏下套的人,被王县令他们裹挟的人。 直接走了出来像郡守道歉。 见他如此这般,各位摇摆不定的县令也占了出来附和。 王县令看着这些临阵脱逃的懦夫,鼻子都气歪了。 提了提脚,想给前面这几个懦夫来上一脚。 但这是在郡府,他不敢动手,就给压了下来。 那些县令自然不敢与曹文诏硬钢,这很难有结果,有台阶自然要赶紧下。 曹文诏自然也不说话了,他们认怂了,觉得自己还是很有面子的。 “那大家详细交换一下你们的计划,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互相配合的地方。“ “好好好!我们县计划是这样的————” 众人阐述了各自的计划,就过了一上午。 郡守留他们吃了个饭就打发他们回驿管了。 曹县令此刻却没有去找郡守,而是在郡守给他安排的厢房里看书。 看的是郡守这些年总结的为官经验。 郡守详细记录他的每一次官场斗争,并总结。 这是决心将曹县令培养成接班人了。 这种书可不能给别人看,因为被郡守扳倒的人看到之后,可能就会在做文章了。 除非是非常非常信任之人。方县丞也和曹县令一样看着这些总结。 孙师爷蹲在郡守脚边为郡守揉腿。 “爷爷为何不说一说那个曹文诏?他是不是有一些飘了? 敢直接和他们硬钢?这是引火烧身的节奏啊? 他没有把爷爷你这些天的教诲听进耳朵里吗? 还如此不知收敛!真是让人不放心!“ “你小看他了,众人早就把他视为眼中钉了。 他如果不直接硬钢,只会让他们的气焰越来越嚣张。 他这么做既让他们对他有了忌惮,也让他们有一些不同心了。 而且我迟早要清理掉一些蛀虫的,他这做反而给我日后干他们有了铺垫。 我既然将自己的为官经验交给了他们,就相信他们会成功。 他们需要时间去历练,不好好多碰几次头怎么成长?“ “爷爷说的倒还是挺对的!爷爷真聪明!” “孙女呀!你可有倾慕之人?你都20多岁了,在不嫁人就成老姑娘了。 你喜欢谁,爷爷都可以帮你搞到的!爷爷可是有点厉害的!“ “知道了!爷爷!你不厉害谁厉害啊?我还没有遇到倾心之人!” “确实啊!我们家这条件确实什么样的男子都配不上咱家孙女! 但也不要太挑,碰到一个品德端正的男子就嫁了吧! 你也不能嫁一个老的,即使人家出身低微爷爷也会让他配得上你。 这年头碰到个品行端正的男子是可遇不可求啊! 虽然我们贵为皇室宗亲,但找一个安稳的人托付,亦是不错的归宿。 “爷爷我知道!我不会让你为我担心的!我这不想在您身边多待几年吗?” “爷爷都老了,不能让你一直待在身边了,耽误你了!” “爷爷对我最好,我愿意一直陪在你身边!” “哎!傻孙女!随你!随你!” 说完郡守抚了扶孙立溪的头,闭着双眼,思考着今后的安排。 陈凡他此刻正在夏家村安排这大小事宜,他村民都很听他的话。 因为他们有了赌约所以就为了赢拼命的干活,谁都不愿意服输。 他们两三天就将本村的早熟作物收好了。 陈凡等不得酒好的那天。 就带着他们各自去各个村落去动员其他村的人去秋收。 不出三日,各村都已经动身到秋收之中。 杜师爷也将他们运来的粮食各自钦点,做好安排。 发动了800多人去村落秋收,这几天整个曾县都很忙。 但大家都很开心,因为这次秋收是一个丰收之年。 他们之前觉得日子能过就可以了。 但但他们一个个看着这一车一车的粮食,心里都乐开了花。 原来他们觉得几千担的粮食很少,没什么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