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回到住处,却如何也无法入睡,仿佛此时还站在湖中游舫之上,天地苍茫,微风徐来,视野无限开阔。陈方去尚食局取了一些竹子小刀,两个值夜的厨娘看着陈方,不知道陈方拿了这些东西做什么。平日里这些小厨娘都和陈方混的熟了,此时一个大胆的厨娘拦了陈方!“大人拿竹子和小刀做什么?”“做一件有意思的东西。”陈方捏了捏小厨娘鼻尖,笑着离开。“大人要做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你看我,我也不知道啊!”小刀破开竹子,划成细细的竹篾,陈方小心切去竹节的凸起,旁边的纸张早已备好,陈方将纸用墨染成黑色,在那里晾干。忙到深夜,一个风筝已经在陈方手中成型。风筝不算什么新鲜事物,即使是这个时代。以前墨子就做过类似东西,不过不是用竹篾纸张,而是用木头雕刻,名为木鸢。墨子的徒弟公输班在木鸢基础上又改良许多,做成喜鹊模样,名为木鹊,木鹊也不是木头雕刻,而是用竹子制作。到了汉代,蔡伦造纸,风筝的雏形渐渐显现在历史之中,尤其一些战场出现过风筝的踪迹,多用于侦查。到了隋唐,造纸业愈发发达,民间的纸张多了起来,随之在民间出现用纸张裱糊的风筝。而风筝真正的盛时,其实是宋代,已经渐渐形成春日放风筝游春的习俗。此时是初唐,风筝远远未曾流行起来,至少这皇宫之中,不曾出现过。陈方其实也有些纳闷,大唐初年风筝未曾流行,可是西秦北汉为何也没有放风筝的习俗,没有流传过来。按理无论是扶苏还是刘秀,都不至于做不出风筝才对。罢了,大概是别人总没有自己这么闲吧!自己是闲的发慌。陈方做好,挂在墙上,此时夜色深沉,外面没有宫人,偶尔有两三个宫女执着灯笼,朦胧的烛光透过灯笼纸将她们的背影在身后拉的好长。渐渐有了睡意,陈方沉沉睡去。梦里太平问他,我可以飞起来吗?第二日天气晴好,几位皇二代在太平带领下早早跑到陈方这里,太平一眼看到墙上挂的风筝。“陈方,这是什么?”“回殿下的话,这是风筝!”“咦,陈爱卿,这个风筝可以飞起来吧!我在书中看过,记得有一种东西叫木鹊,可以在天上飞三日而不落。”那里,安定公主已经仔细打量墙上挂的风筝。“殿下真是博学,这风筝和木鹊基本差不多,其实这东西民间早已出现,只是未传进宫中。”“陈方,它可以飞起来?”“对,可以飞起来!”“哼,那你昨日还骗我说你没办法让我飞起来!”陈方看着太平,有些郁闷,风筝可以飞起来和让殿下飞起来有什么关系,我又何曾骗过殿下,陈方郁闷。不过太平还小,陈方不至于和小殿下争执这个。“那我们赶紧让它飞起来!”“众位殿下,陈方去尚衣局取些丝线,马上回来。”陈方走后,安定从墙上将风筝取下来,仔细看着。“这不是风筝,是只燕子!”“对,黑不溜秋的燕子!”安定在李显李旦脑袋上用手指敲了两下!“你们两个再胡说!”“皇姐欺负人!”安定一下子拧住李显耳朵。“我欺负你了吗?”“没有,没有!”“真乖!”若被陈方看到这幕,陈方肯定感叹,安定公主真像她妈。陈方取了丝线回来,将丝线在风筝竹篾上固定好,此时拿到屋外,尚食局外面就是开阔的小广场,试了试风向,此时正好。“麻烦安定殿下帮我将风筝举起来,一会我让殿下放开,殿下就松手!”“好!”陈方放了一些线,看距离差不多了,就让安定公主松手,风筝果然飞了起来,看的太平欣喜不已。而安定此时则看着陈方,看的仔细。陈方放线,抻线,风筝越飞越高,已经越过前方的尚食局,越过周围的宫殿群,飞到太极宫上方。“陈方,陈方,快给我!”陈方将手中线交给太平,细细给太平说了一些注意的东西,太平拉着线,脸上的纯真笑容晕染开来。“你们快看,那是什么?”不远的宫殿中,几个年轻宫女此时跑了出来。“是一只燕子!”“你有见过这样的燕子?”“好像没见过!”“那个方向应该是尚食局方向,是不是那位小陈大人又做出什么新鲜东西了!”“那我们过去看看!”“不要去,几位小殿下说不定就在那里!”殿中监的班房之中,老王太监正惬意的品着茶,茶是江南送来的第一批新茶。忽然有一个小太监火急火燎的跑了进来,老王太监看到小太监如此样子,马上心跳都快了几分。“怎么回事,是不是陈方又在搞事情?”“王公公,陈大人不知道在做什么,可以飞起来,我只是远远看到几位小殿下玩的正兴奋着!”老王太监手中的茶杯不知觉滑落,摔在地上,直接破碎。“快,带我去看看!”老王太监照着小太监指的方向,很快看到那只高高飞在天上的风筝。“陈方你个小兔崽子,就不能让我们这些老胳膊老腿的闲下来!”老王太监跳脚骂到。甘露殿,武媚娘正在小歇,忽然听到甘露殿外有些吵闹。“桃红,外面怎么回事?”“回娘娘的话,好像是有人将什么东西放飞到天上了!”“是不是陈方?”“应该是尚食局方向!”“带我出去看看!”武媚娘走出甘露殿,外面宫女赶紧跪了一地,桃红指着尚食局方向的天空,武媚娘很快看到那高高飞着的风筝。“娘娘,这很像书中记着的木鹊!”那里王公公早小步走了过来。正在这时,天空那只风筝似乎挣扎了一下。“娘娘,那东西向我们这边飞来了!”桃红忽然说到,几个宫女此时也如临大敌,王公公看了那东西一眼,此时神色大变。“快!保护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