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安看着这繁重的工作量。冷不丁的问了一句:“两位大人,这永乐大典,都是由您二人来修撰吗?”解缙和姚广孝摇了摇头。“听说我二人去的地方比较多,但是那些学士还是帮得上忙的。”崔安恍然大悟,随后三人又在里面继续的探索了一会儿。这里每一个书架都放了区域,有的是讲人文,有的也讲过地理。永乐大典之中,有许许多多的奇刊异闻。乃至于一些风水八卦,都有涉猎。看来不是从未来才有地理这个说法的,古人的智慧也是无穷无尽的。就在他感慨连连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道低声宣报:“崔大人,第一版报纸按照您的要求已经编辑好了,请您过去一看。”虽然看上了解缙和姚广孝,拱拱手说道:“两位大人下关,这里还有诸多事务就先不过多打扰了。”他本来转过身就准备离开,但是却没想到解缙和姚广孝对视一眼,居然不约而同的说道:“既然我二人也闲来无事,不如跟你一起去看看报纸吧!”崔安不由得感觉到有一些疑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太过自信,他总觉得这两个人就是专门过来找自己的。因为先前姚广孝和解缙可是说了。他们两个人是专门过来编撰永乐大典的。但是现在居然要跟着自己去看报纸,简直是怪异。不过,面对这两个人的请求,崔安自然是无法拒绝。一来。跟历史上的名人面对面,崔安的心中只有满满的敬佩。这样的感觉跟在皇帝面前讨小命,自然是大不相同的。“多谢二位大人长眼,那我们这就一同过去吧。”崔安的心中其实还有一些高兴的。他对于这些未来才能发明出来的东西充满了信心。毕竟完成的很好的话,自然是可以让姚广孝和解缙另眼相看。要知道这两个人的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非常有名的。随后,姚广孝和解缙就大步的走到了崔安的前面。他们朝着正厅之外的方向走去。那气势。仿佛报纸是他们两个发明的,跟崔安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崔安摇了摇头,压下心中这怪异的感觉。很快,三人便来到了正厅门口。这里有很多长的案牍拼接而成的一道道长桌。而在长桌上有许多宣纸,充满了密密麻麻的墨渍。上面书写的自然就是报纸的内容了。因为崔安区分了板块。翰林院学士在上面完成内容便可以看这个报纸得究竟如何。他走上前,立在了一个翰林院学士的面前,居高临下的看着他手上的报纸。这上面的墨水还没有干掉,并且宣纸有些太薄了。这是崔安的第一感觉。于是,崔安便直接开口说道:“这报纸既然是要发行,那就要流落到老百姓的手中,他们的手劲大,如果说你不做结实一点,说不定一下子就毁掉了。”并且。这可是第一次皇家刊物。自然是要做好一些的。否则,岂不是让人看了皇帝的笑话?这个问题是非常好解决的。但是这墨水的问题很难解决,虽然想了一下这些东西,如果说不改进的话。那这些墨水可能会导致印出来的报纸粘满了墨汁。不是崔安就赶紧去抢,在未来的活字印刷术究竟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当然了。那都是用打印机打印出来跟盒子印刷,没有一毛钱的关系。然而,报纸的真正风靡全国的记载。是德国人制造了一个叫做铅活字的东西。虽然一下子想到了这一点,所以立马出门对着一众翰林院学士说道:“大家都先别印刷。”“先把内容给排完。”“到时候我再给大家找办法。”其实铅活字和活字印刷术乃是出自于同理同宗。不过目前的铅活字比之没有改进过的活字印刷术还是要厉害一些的。其实铅活字的原理非常的简单。只需要用铅金属,然后灌注到那些已经排版好的模具上。所以如果说崔安想用铅活字的话,还必须要得到朱棣的支持。到时候必须要让朱棣去公布夏令,寻找到铅金属。再统一制作模具。就在一旁的姚广孝笑盈盈的看着崔安。他的玲珑心思必然能猜到,在短短时间之内,崔安就已经又想好了未来的一个科技技术。然而,不知情的解缙却是看的一愣一愣的。“这……”“姚大人,您可知道这车安为何不让大家先将其印刷?不然的话,如果能看到之后的版型。”“你敢不敢跟我打赌?”“赌什么?”“就煮着崔安用区区一个报纸,能否让你大开眼界。”解缙立马摇头如拨浪鼓一般。这姚广孝大人,什么时候吃过亏呀?……皇宫。谨身殿。朱棣眯着眼睛,倚在龙椅上喝茶。台下,是一脸真诚的太子爷。“爹,既然这崔先生,乃是有大才之人,就应该让他教导一下瞻基!”“身为父亲没有给儿子请到最厉害的先生,儿子真的活的非常失败。”朱高炽其实最擅长的就是说苦情话了。语言也是一门技术。只要能讨得皇帝的欢心,又有何不可降下他的威仪呢?果不其然,朱棣听到了这话,顿时皱起眉头。是啊。瞻圻那样呆愣的孩子。经过崔安的一番教导之后。都能变得如此聪慧。懂行政,明事理。那么作为,未来要即位的好圣孙朱瞻基。自然更应该去学习才对。“但是,老大啊,最近这崔安被咱派了许多任务。”“这教导孩子们的事情,恐怕有些有心无力啊。”“而且……你知道,老二一直有意见。”“若是你将瞻圻的老师,调到瞻基这里,恐怕有失偏颇啊!”然而。面对这句话,朱高炽就像是没有听到一般。他直接选择回答了朱棣的第二个问题。“既然父亲觉得,崔安只教导瞻基一人,有失偏颇的话,那就不如让他大设课堂,让所有的孩子们都去他那里上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