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倒爷,从成为朱元璋女婿开始

【倒爷+大明+穿越+致富+上门女婿】 父母车祸离世,家产被养父掠夺,无奈只能初中毕业就进黑厂打工。 楚浩以为,他的这辈子就这样完了。 可是天无绝人之路,楚浩竟然获得了双穿门系统,可以在明朝和现代来回穿梭。 自此,楚浩走上了人生巅峰。 洪武十五年,玻璃杯,蜂窝煤,蒸馏酒,成为了应天城中的热销产品。 靠着各种黑科技,楚浩赚的盆满钵满。 不仅如此,楚浩还意外在古代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公主当媳妇。 在老丈人朱元璋的淫威下,楚浩痛并快乐着。 在现代,楚浩更是凭借着各种从明代淘来的文物,一路逆袭。 极品养父算什么?看我先卖掉朱元璋的饭碗,然后收购了你们的公司!

作家 月河倒影 分類 历史 | 14萬字 | 65章
第43章 通货膨胀,大惊失色!
宝钞发的太多?
这下,朱元璋更加想不通了。
冲着楚浩,朱元璋喃喃道:“这宝钞的发行数量怎么可能会多呢?”
“去年一整年,朝廷一共才发行了五百万贯宝钞。”
“可咱们大明,可是有近六千多万人口呢啊!”
“平均到每个人的头上,不过也就一年花八十多文铜钱,这数量也多不到哪里去啊?”
看着朱元璋迷茫的样子,楚浩也是笑了:“老爷子,你可不能这么算啊。”
“你在发行宝钞时,必须等比例的在民间回收金银。”
“不然哪怕你一年只发一贯宝钞,都嫌多!”
一听这话,不仅是朱元璋,所有人都迷茫了。
在民间回收金银?
还能这么搞?
看着众人一脸茫然的样子,楚浩也是微微一笑道:“老爷子,咱们不如来举个例子看看如何?”
“在短时间内,土地的产出是否是恒定不变的?”
“这是自然的。”朱元璋闻言,也是严肃的点了点头。
在古代,要想增加土地产出,要么去组织人手开荒,要么就种上新的高产作物。
而在短时间内,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故而每年田地的产出,基本上都是恒定不变的。
朱元璋在位这么多年,田赋的收入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所以,朱元璋很肯定这一假设。
眼看朱元璋点头了,楚浩也是笑了笑,继续假设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假设一个小市场,这个市场上每年都会有十石大米售卖。”
“而在这个市场里,百姓手中一共有十两银子。”
“所以在这个市场上,一石大米的价格就是一两银子。”
“这点,老爷子你同意不?”
朱元璋闻言,也是应了声。
这道算术题,简直是再浅显不过了。
只要稍微有点数学常识,都会算。
眼看朱元璋点头赞同,楚浩也是笑了笑,继续道:“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来假设官府新发行了一种名为大明宝钞的货币。”
“这一年,官府一共发行了价值为十两银子的宝钞。”
“那么这样一来,每一石粮食的价格是多少?”
朱元璋转念一想,顿时呼吸急促。
原本市场上就有十两银子,现在官府又新发行了十两银子的宝钞,这加起来不就二十两银子了吗?
可市场上大米的数量,始终是十石啊!
也就是说,现在一两银子只能换半石粮食了!
眼看朱元璋一脸骇然,楚浩也是笑了。
看来朱元璋这下,是明白其中的奥妙了。
冲着朱元璋,楚浩淡然道:“老爷子,真实情况甚至远比想象中还要糟糕。”
“人都是有惯性的。”
“眼下银子已经在民间流传了上千年,而大明宝钞统共才推出了不到十年的功夫。”
“所以出于惯性,大部分人在交易时还是会首选银子作为计价货币。”
“差不多的年成,去年粮食是一两银子一石,今年怎么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跌到二两银子一石。”
“而宝钞可就不一样了。”
“作为一种新货币,人们本来就不习惯用宝钞作为计价单位,也摸不透宝钞的计价水平。”
“去年一贯宝钞换一石粮食,今年粮食少了,两贯宝钞换一石粮食也是正常的。”
“也就是说,在相同情况下,宝钞会比银子贬值更快!”
“这样一种贬值飞快的货币,又怎么会有人心甘情愿的使用呢?”
一听这话,朱元璋顿时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错了,全错了!
他本以为推行宝钞能让百姓的生活更加方便,没想到这一下子全乱套了!
要是宝钞真的成了废纸,那那些官员们实际到手的俸禄可不得折半?
对于自己亲自定下的官员俸禄,朱元璋心里可是门清。
这么些俸禄,也只够那些官员们勉强吃饱。
就连多养几个下人,多娶几个小妾,也是不能够的。
要是这么少的俸禄再折半?那些官员可不得统统去喝西北风啊!
也难怪这些官员们不得不铤而走险,去干那掉脑袋的事情了。
朱元璋万万没想到,自己亲手定下的政策,竟然成了戕害百姓的帮凶!
垂着头,朱元璋的心里简直在滴血!
看着朱元璋如此垂头丧气的样子,楚浩也是于心不忍的劝慰道:“老爷子,你别灰心,起码你的出发点还是好的啊。”
“无论如何,纸质货币都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好好的金属,就应该被造成箭矢和农具,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成为没啥实际用途的货币。”
“再说了,这纸币用起来,可不得比那些笨重的金银铜铁方便多了。”
一听这话,朱元璋顿时舒心了许多。
哎,看来这女婿也挺不错的嘛,起码还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也不枉他当初和百官呕心沥血了。
朱元璋勉强收拾了一下心情,清了清嗓子道:“你的话我懂了。”
“也就是说,要想保持物价不变,就必须发行多少货币,就从民间收上来多少金银是吗?”
楚浩闻言,也是微微一笑道:“的确是这样没错。”
“不过老爷子你可曾想过,我刚刚提到的这种货币贬值,也可以为我们所用。”
一听这话,朱元璋瞬间茫然了。
货币贬值那么可怕的事情,不是应该积极避免么。
怎么这么可怕的东西,还能有积极的作用?
反正一时半会儿,朱元璋是完全想不出来。
眼看朱元璋一脸迷茫的样子,楚浩也是微微一笑道:“老爷子,我们可以大致上把人分为两种。”
“一种是家财万贯,不事生产的地主阶级。”
“而另外一种,则是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小老百姓。”
“你说,朝廷应该扶持哪种人?”
“自然是努力工作的老百姓!”没有丝毫犹豫,朱元璋毫不犹豫的道。
努力工作的老百姓,才是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前进的人。
而那些地主阶级,只是趴在百姓身上的无耻吸血虫。
作为一个从底层一路走上来的帝皇,朱元璋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