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1627

天启七年,木匠皇帝朱由校驾崩。 大江南北,民不聊生;朝廷内外,危机四伏。 阉党横行,鞑虏猖獗,起义造反,天灾不断,种种迹象都显现出大明王朝气数已近。 年仅十六岁的崇祯帝朱由检继承了这座千疮百孔的大明江山。 一个现代的灵魂意外穿越到了朱由检的身上,他能否改变命运,带领这个支离破碎的大明王朝走向辉煌......

第八十三章 失民心者,万劫不复
陕西,延安府。
延安府城墙下,已然尸横遍野,浓重的血腥味充斥在空气之中,让人闻之作呕。
此刻的延安府,俨然成了一座炼狱。
自陕西大乱后,城内不少地主财主随之叛乱,妄图在这乱世中图谋一席之地。
一时之间,整个延安府城内陷入了混乱之中,人人惶恐不安,四处躲避,唯恐招惹祸事。
不久后在城内部分兵卒,百姓们的内应下,叛军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延安府。
延安府知府见大势已去,便乔装成了一个乞丐,一路要饭逃到了西安府求援。
奈何没有等到袁崇焕,却刚好被福王撞见。
福王听道延安府陷落后勃然大怒。
这天下都是他朱家的,又恰好他福王被陛下亲命来陕西督军。
如今延安府被这帮鼠辈贼人抢夺去,实在是可恨!
福王本想以临阵脱逃罪斩了这延安府知府,但念其一路要饭而来,并未投敌,加之其对延安府情况极为熟悉。
还是留了他一条性命。
福王便点了五百精兵带着国舅爷许远辰与延安府知府一路去甘泉县寻袁崇焕。
恰逢袁崇焕将甘泉县收复,大军即将开拔至榆林与陕西巡抚陈奇瑜汇合。
却忽然得知延安府已然被叛军从内部瓦解。
袁崇焕便分兵两路。
一路八千精兵直奔榆林与陈奇瑜合军一处。
他则亲自率领五千精兵直奔延安府。
直至此时,已然将延安府围困将近月余。
城内叛军的粮草已然消耗殆尽,再加之四周兵马严防死守,叛军根本没机会突围。
“为何围而不打?这都多少天了!”
中军大账内,福王气冲冲的坐在椅子上咆哮道。
“福王殿下息怒,您且忘了来陕西时陛下对您说的战局之事皆听袁总兵安排吗?”
国舅爷许远说道。
“可是这也太他娘的憋屈!”
福王愤愤然的骂道,"咱们大明朝养这么多兵马做什么?不就是打仗的么!"
许远苦笑一声道,“福王殿下息怒,袁总兵带兵多年,他这么做总是有他的考虑和理由。”
“呵呵,福王殿下火气有点大。”
袁崇焕一身黑袍,头戴纶巾,身披银白色披风,腰挎青铜宝剑。
一副江湖游侠儿的打扮,不过,他虽然穿着这样的衣服,但那浑身上下所散发出来的霸气和威压却不容忽视。
"袁总兵!"
福王咬牙切齿的看着袁崇焕,“你围而不打是何意?那延安知府我都给你带过来了,他那么熟悉城内情况,我们若是攻城,怕是花不了半天功夫就能将其拿下!”
"呵呵,殿下还是那样性急。"
袁崇焕微微一笑道,"延安府乃是陕西之大府,不比其他小城,城内还有许多无辜百姓,我们若是拉红夷大炮攻城,是很快便能将城池轰开,这些无辜百姓又该怎么办?我们若是直接攻城,叛军此时士气正盛,我们的伤亡也将会很大。"
福王闻言脸色微变,可还是沉声道,“死一些人又算得了什么?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平叛!”
许远辰看着面前的福王,摇头叹息道,"殿下,财主地主们会造反,是想要争夺更大的权利和利益。可寻常百姓为何会反?无非是饿,无非是真的走投无路活不下去,无非是我大明失了民心啊。”
“民心者,乃是大势所趋,这世道长河一直都在朝着大势流动。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啊!失民心者,则万劫不复!”
福王一怔,不禁喃喃道,"失民心者,万劫不复......"
“福王殿下,我们已然围困这延安府一月有余,此时城内只怕是已然连一点粮食都没有了,您说,若是我们此时攻城,那叛军还有多少战斗力呢?若是我们攻下城池,给百姓粮食,那您说,这民心又该偏向谁呢?”
袁崇焕一双锐利的眸子紧盯着面前的福王。
福王沉吟片刻,"你的意思,本王懂了,只是你决定于何时攻城?“
“今夜子时!”
袁崇焕沉声道,“我们不但要夺回城池,还要让城内的百姓们看到曙光,视官军为救星,让他们知道只有跟着官军才有活路,否则,等大军一走,这延安府还是会反,那我们夺回这城池又有何意义呢?”
"好,就听袁总兵的吩咐。"
福王眼前一亮,沉吟片刻,点头同意了。
"殿下,末将告退,今夜子时,便有分晓!"
袁崇焕拱手一揖。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