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书!礼部侍郎!城守尉!还有户部侍郎、巡检和燕川三十多名官员联名上奏,说苏万三造反!天泽殿上文武百官倒吸一口凉气。这还有假?“陛下!!!”徐守理眼中已布满血丝,高喝道:“难道燕川的官员都陪我儿胡闹不成?苏万三他反了!真反了!!”袁修当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道:“侯爷莫忧心,胆敢觊觎国之神器的乱臣贼子,朕决不轻饶!”徐守理从都吁和手中夺过急报,道:“急报上说,苏万三聚集三千杀手在燕川!”“三千!”“连右相的府兵都只有三百人,他苏万三却有三千?!”“他是蓄谋已久啊!!”徐守理看向都吁和,质问道:“中散大夫,你还要帮苏万三说话吗?”都吁和吓得赶紧跪下,对袁修磕头道:“陛下明鉴!臣不是帮苏万三说话,只是刚才那情况,臣陈述心中担忧哇!”“滚起来!”袁修一脚踹翻都吁和,怒道:“朕是暴君吗?起来想办法!”说着,袁修看向一直未说话的文泰。“左相,你觉得该当如何?”从徐鞍的血书到达天泽殿的时候,文泰就在心中思索着。首先他是绝对不相信苏万三会反的。苏万三是他的人,还是他的钱袋子。他能让苏万三挣更多的钱,苏万三能给他提供持续的经济支持,两人是一种很好的合作状态。他很清楚,苏万三的志向是成为靖国首富,再想办法捞个爵位,从此把苏家发展为世代蒙荫的大门阀。造反?不存在的。所以当以邓富贵为首的燕川官员联名上奏时,他也不信苏万三真的造反,而只是陷入了某种圈套之中。他脑子飞速转动着,组织着语言。别人也就算了,苏万三必须保!没了他,左相府的收入将会滑坡式的下跌!“陛下,臣认为……”文泰一句话还没说出来,突然又有一封急报送来。“急报!燕川急报——”袁修也不让文泰继续说下去了,直接上手接过急报,刹那间脸都气红了。“可恶!可恨!!”“苏万三,朕要诛你九族!!!”文泰的话卡在了喉咙里,连忙问道:“陛下,是何事?”袁修又把急报甩在了地上,怒道:“这封急报是燕川将军府发来的,苏万三这厮,居然杀了将军府的人!”文泰捡起急报看去,落款是王玉峦。急报中王玉峦用词诚恳急切,道出了苏万三造反的事实,还说若不是自己身为将门之后,对下人们指挥得当顽强抵抗,将军府就要被苏万三给占领了!还说他偷听到苏万三他们的谈话,说要攻占将军府,把将军府作为临时中军大营。也好在王刃从小教导有方,教他一要忠君报国,二要强身健体,三要苦学兵法战术,经过他一番生猛的极限操作,这才保住了将军府一家老小!末尾,王玉峦还对皇帝保证,他一定会和将军府共存亡,誓死捍卫靖国之尊严。父亲在夜丹杀外贼,儿子便要在燕川诛国贼!!“这王玉峦,比他哥哥要强!虎父无犬子!”夸奖了王玉峦一句,袁修立马怒道:“王将军为国尽忠,远赴北方塞外杀贼,苏万三却拖他后腿,让他后院起火!”“此贼无君无国!!”“该千刀万剐!!!”见袁修暴怒,文武百官齐齐跪下,高呼道:“陛下息怒!!!”若是赵澄在此,一定会惊叹王玉峦之见缝插针、夸大其词的本事。但同时也会因为王玉峦的这种行为对他竖起大拇指!王玉峦说的越惨,描述的越壮烈,苏万三在袁修心中就越该死!神助攻啊!“左相!”袁修再次看向文泰,只是语气差了许多,厉声道:“该如何?”文泰心中惋惜,知道苏万三是保不住了。也不敢保了。他一脸正气,大义凛然的说道:“此贼当诛!”“好!”袁修扬了扬袖子,将双手伸出来,高声道:“朕已有许久没去燕川了,这一回,朕要御驾亲征!”闻言,文武百官大惊失色。“陛下万万不可啊!北伐战事吃紧,朝廷还需要陛下坐镇,切不可出宫啊!”“陛下请三思!”袁修怒道:“燕川乃陪都,乃是朕之先祖发家之地,岂能容贼人侵犯?!!”百官还在劝阻,这时慕山岳上前一步,凑到袁修面前道:“陛下,无论是徐鞍一封血书也好,还是邓尚书他们联名上奏也罢,都是燕川单方面的言论。尽管很可信,但如果只凭一地之言就要大开杀戒,会让天下人质疑朝廷之公允。”“老臣建议,官与兵同去燕川,就算要动手,也要眼见为实。”袁修沉思一会,点点头,问道:“青东侯,你觉得呢?”徐守理对慕山岳微微一拜,道:“慕老言之有理!”“但……”“有话直说。”“但请快些!!”徐守理是真急了。袁修也不含糊,向前一步,朝文武百官扫了一眼,最后喊道:“何音!”刑部侍郎何音出列,道:“臣在!”“你去一趟燕川,严查此案!若苏万三造反之事属实,胆敢拒捕的话,可就地正法,夷他九族!”“是!”“速去吧!”何音刚要走,袁修突然想到了什么,道:“等等!”说着,看向百官中的一个胖子,道:“陈常侍,你过来一下。”陈昌云赶紧小跑到袁修跟前。袁修朝身后大臣们瞥了一眼,压低声音道:“你跟着何音去。”陈昌云问道:“是明着还是暗着?”“就明着去。”袁修眼珠转转,道:“朕刚跟何音说了,只要苏万三拒捕,可以格杀勿论。拒捕的范围很广,不好界定,你……明白吧?”陈昌云反应极快,连忙道:“他只要敢在我面前抬起一根手指头,就是拒捕!”“真是朕的好爱卿啊!”“就是……何大人这人很固执,万一他……”“无妨。”袁修眼中杀意毕现,道:“何音要是阻拦你,你就和他说……”“帝国北伐,西山大坝,成凉赈灾,朕都需要银子。”“苏家在靖国捞了这么多钱,是时候回报国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