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石发huáng,但锅里的盐却是雪白的,像细沙一样,比家里用的盐还要好。 卢氏面露诧异,“真的是盐,可真细。” 顾妙:“娘,晚上就用这盐烧只兔子,再炖只jī,铁定好吃!” 卢氏笑了笑,“行,都听你的,娘去切菜,幼薇,你帮你嫂子烧火。” 顾妙把盐盛出来,足足有几十斤,够吃好久了,还能腌咸鸭蛋。 顾妙担心另一层。 私自贩卖盐犯法,私盐不比官盐价高,卖盐风险极大收成不高,况且他们还在流放呢。 可不卖他们又吃不了这么多的盐。 顾妙想试试能不能做成吃的卖出去。 就比如咸鸭蛋,一枚鸭蛋四文钱,咸鸭蛋可以贵上两文三文,咸蛋huáng又能做点心,普通人舍不得用盐来腌鸭蛋,咸鸭蛋可以卖给有钱人。 就算不做腌鸭蛋还可以做别的,咸菜腌鱼腌肉,都行。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盐卖给突厥。 突厥常驻塞北,是游牧民族,补充盐分全靠动物血液,把盐卖给他们,他们肯定会买。 只是突厥常年扰乱边境,有了盐岂不是更猖狂。 不卖就留着自家用。 有了盐,顾妙连糖都不心疼了,盐能卖钱,钱能买糖,更何况明天她可以把蜂窝摘了。 糖熬成焦色的糖浆,将焯好的兔子块上色,放上野葱野蒜,还有细盐,再放上土豆青菜,小火慢炖,守在灶台边就能闻到香味。 山jī还是炖汤,山泉水细盐,小火慢炖,炖足时辰,jī汤变成奶白色,jī肉炖的软烂,吃起来香极了。 买了米,就吃大米饭,轻嗅,是饱足的米香,米粒莹白晶润,泡上汤汁,再吃一口肉,能驱散一身的疲惫。 自己吃饱,顾妙把徐燕舟的饭端进去。 “徐燕舟,你尝尝,这是用新盐做的。” 徐燕舟先喝了一口汤,喝完,他对顾妙道:“很好喝。” 顾妙道:“那你多吃一点。” 徐燕舟胃口并不好,他刚醒来,吃不下东西,有顾妙看着,他就能多吃一点。 徐燕舟尽量多吃,这样他能好的快一点。 他恨不得现在立刻痊愈。 徐燕舟道:“阿妙,我明天想出去转一转。” 徐燕舟虽然没什么力气,但功夫还在,他在军营she箭百步穿杨,他也能打到山jī兔子。 顾妙:“不行。” 那群人四处找人,他们得深居简出,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摸到山上来了。 徐燕舟太不安全了。 顾妙道:“你若觉得无聊可以教燕南读书识字呀,他很想你的。” 徐父早逝,长兄如父,徐燕南对徐燕舟满是孺慕之情。 徐燕南才五岁,一路到西北,没喊过一句苦,等到走不动了才说饿。 已经够懂事了。 这个年纪该读书识字了,只是现在吃饱穿暖都困难,更别提买书买纸。 徐燕舟可以教他呀,在地上写字。 徐燕舟是想帮顾妙,教徐燕南读书有徐幼薇,“幼薇学问比我好。” 顾妙:“那也不行,说了听我的,就得听我的。” 有徐燕舟在家里,顾妙也放心,再说了,又不是非要徐燕舟做什么,砍柴挑水有赵广明钱坤,徐燕舟当务之急是养好身子。 顾妙明天还要采蜂蜜摘果子呢。 家里没多少糖,要是有蜂蜜能顶好一阵子,还有果子,吃不了的话也可以用蜂蜜腌起来。 蜂蜜做的罐头,那得多甜呀。 徐燕舟身体还没好,就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她小心一点,什么事都不会有,先拿着火把把蜜蜂熏走,再割下蜂窝快点跑,就不会被蛰到了,就算不小心被蛰了,还有灵泉消肿。 顾妙希望快点到明天。 吃完饭,卢氏把苹果洗了,一人分了一个。 赵广明看着小果子,道:“我们不吃这个。” 顾妙道:“都有的,快吃吧。” 一家人捧着苹果吃的仔细,徐燕南把苹果啃得gāngān净净,“娘,真好吃,我从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苹果。” 卢氏鼻子有点酸。 在将军府天南地北的新鲜时令水果都吃过,那时候的苹果又大又红,以前徐燕南嘴挑的很,都不吃苹果。 现在觉得好吃只不过是太久没吃了。 卢氏摸摸徐燕南的头,“那你再吃一个。” 徐燕南摇摇头,“娘吃,我已经吃饱了,一个就够了。” 卢氏低头把眼泪擦掉,“那娘吃,阿妙摘的果子甜,好吃的很。” 顾妙更加坚定了要把苹果背回来的决心。 晚上躺在chuáng上,顾妙已经不像昨天那样不自在了,她想喂徐燕舟一滴灵泉,他现在醒着,顾妙要等徐燕舟先睡着。 等了一会儿,顾妙有点泛困,“徐燕舟,你睡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