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票,求月票。……在伪军已经注定了战败投降的结局时,日军还在顽强抵抗。“妈的,还真是个硬茬子。”张大彪按着机枪扫倒两个小鬼子,恨恨的说道。这伙日军战斗意志的确顽强。同样糟糕的境遇,甚至是遭到了火力更猛的打击,他们也没有丧失抵抗的意志,任人宰割。反击力度很强。在遭到袭击的那一刻,石原大队长慌忙的从马上下来,先是有了一种被戏弄的狂怒。他信誓旦旦的保证这里没有八路,却被八路在这里打了一个伏击。啪啪打脸,是在否定他多年的从军经验,是对他人格的羞辱。但作为一名作战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他很快便从愤怒中走了出来,重新变得冷静。路南侧山梁一眼就能望到底,敌军无法在那里埋伏。占据那里,将是他们对抗北侧八路的唯一机会。石原大队长当机立断,命令手下的一个中队长,集中兵力,占据路南侧山梁。整个大队三门迫击炮,攻击路北侧的八路军,进行火力掩护。鬼子的反击力量很强,尤其是老兵手中的掷弹筒,给机枪火力点造成了很大的压制。路北侧的封锁效果不尽人意,要不是张大彪带人及时的冲了上去,打了一波反冲击。差点儿就让鬼子占了南侧山梁,使得整个伏击功亏一篑。鬼子的反击远没有就此结束。石原大队长急红了眼,组织手下,准备对路北侧的八路军,进行玉碎冲锋。无论如何,必须得夺得高地,为己方提供火力掩护。否则这条公路将是他们的葬身之地。然而,一个庞然大物渐渐映入了眼帘。“什么?竟然是坦克!”躲在路边一块石头后面的中年人发出了惊呼,他的胸前挂着德国Zeh公司生产的折叠相机。此人名叫高桥盛虹,是《东亚日报》的随军记者,此次受邀前来,准备拍摄一些大日本皇军圣战胜利的照片。石原大队长信誓旦旦的向他保证,他们要直插八路军的根据地,给八路军一个出其不意。高桥盛虹深以为然。大日本皇军圣战胜利的新闻,在整个东南亚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胜利新闻被报道。相信这一次,一定也是一次胜利的进军。针对八路军的行动,想必还是很有趣,很有看头的。高桥盛虹都已经想象得到,主编对他的嘉奖了。然而,突如其来的枪炮声,使得整个大日本皇军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高桥盛虹听着子弹嗖嗖的,从身边擦身而过。吓得连滚带爬的躲了起来。虽然作为随军记者,他已经亲身经历战场不知多少次。但那些时候都是大日本皇军在胜利,他在指挥部听指挥官吹牛。等战斗结束后,去摆拍一些皇军英勇作战的场面,以及各种战利品。还没有一次像这般凶险过,他从未觉得自己的生命如此脆弱,离死亡如此之近。砰的一声巨响,直接到坦克炮口闪过一瞬火光,高桥盛虹下意识的按动了快门。这可能是他随军多年,拍到的最精彩的一个画面。坦克在开炮。下一个瞬间,炮弹落在一处机枪阵地上,机枪瞬间扭曲还原成零件状态。几名士兵被炮浪掀起,变成一些零碎散落在周边。高桥盛虹感到脸上湿哒哒的,是下雨了吗?他抬头一看,血雨滴了他满脸。高桥立刻明白了,是皇军战士的血。“为何如此呢?”他失神喃喃道。没有人会回答他的问题,战场上激烈的交锋仍在继续。坦克的上场使得八路军声势大震,已经被重创的日军更加惶恐。枪弹在坦克面前毫无用处,日军并没有预料到八路军竟然有坦克,所以也没有携带战防炮。石原大队携带的都是迫击炮,曲射火力对于行进中的坦克来说,威胁实在太小了。与伪军接壤的日军防御阵地,迅速被碾碎。坦克以无敌之姿向前开进,机枪和坦克炮轮番使用,冲击日军阵地。但日军中,其并不乏勇敢无畏之士。日本人不怕死的精神还是有的。高桥盛虹就看到,在坦克经过的一瞬间,公路右侧的尸体堆里,突然爬起一名无畏的皇军。拉开手里的集束手榴弹,口中喊着:“板载!”向着支那人的坦克发起了冲锋。在这一刻,高桥在为他叫好,心里面都做好了一篇文章。无数皇军战士,激动兴奋的望着此人,那是他们的英雄。炸碎支那人的坦克,为他们争取突围的希望……然而,下一个瞬间,那名士兵便被击倒。十几发子弹把他的身体,像个破布袋子一样蹂/躏。在坦克后面随着前进的八路,用冲锋枪扫到此人后,便高呼“卧倒”。轰隆一声巨响,手榴弹掀起的气浪刮的人脸疼。勇敢无畏者已经成了碎片。在鬼子失望的眼神里,停顿了几秒钟的坦克又启动了。机枪喷吐子弹的速度快了一倍,不但正面阵地上的日军遭到了猛烈的压制,就连公路两旁的尸体,都惨遭鞭尸。坦克车里听到有人大喊:“别小家子气,打光子弹我给你补。听我命令,把子弹通通打出去!”壕无人性的命令,自然是某个运输大队长喊出来。鬼子的集束手榴弹着实把他吓了一跳,虽然不见得能破坏装甲,伤到坦克里的他。但还是引起了他的愤怒。娘的,老子就是富的流油,拿弹药堆,也得把这些小鬼子都堆死。于是乎,才出现了连尸体也不放过的景象。注意到,好几个从尸体堆里爬起来的鬼子,往掩体后面躲的景象。袁朗就知道,跟那个自杀冲锋家伙,抱着一样想法的不在少数。“开炮!”每当一声怒吼,就又有鬼子倒霉。袁朗完全是狗大户美国人打法,根本不珍惜弹药,玩命的攻击视线中的每一个日军。在他看来,一发炮弹干掉一个鬼子都值。只要取得胜利能够减少己方的伤亡,把坦克上的弹药打光也无所谓。“他娘的,兔崽子比我还败家。”李云龙目睹了坦克,对付两名躲在石头后面的步兵,也要一发炮弹的景象,气的直骂娘。再打下去,就没有鬼子给他打了。“全体上刺刀,吹冲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