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000,实业救国!

经历两次失业潮的刘华兴终于明白,什么互联网、什么金融、什么房地产,全tm都是泡沫!所以重返2000年的刘华兴只想做三件事情。实业!实业!还是实业!因为他知道,只有实业才能救国,只有实业才能兴国!

第11章
    一大早,在三位技术员到来之前,刘华兴先行拨通了那张名片上的电话。

    不出所料,这家模具厂一听有新的订单,立即表示出了极大兴趣。

    即便这张订单的数量只有3500套,他也当即表示接受。

    虽然具体的价格和模具形状还得等周一去谈,但想必这次的合作一定会非常的轻松愉快。

    而就在电话中达成口头协议时,办公室的房门被轻轻敲响。

    刘华兴扭头看去,三位技术员已然踌躇满志着出现在了门口。

    “走吧,上流水线。”

    “eda图纸我昨天晚上已经连夜搞出来了,所以今天,咱们无论如何都得把万能充电器的电路板样板制作出来!”

    刘华兴迅速起身,同时斩钉截铁道。

    殊不知,此言一出,就让三位技术员再次倍感震惊。

    万万没想到,刘厂长竟然可以独立完成eda软件的操作,而且仅仅用了一个晚上,就完成了他们可能用一整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

    “至于这么惊讶吗?我大学时的专业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啊,是学模电和数电的。”

    “虽然很多年没实操过了,但这个电路板的设计又不难。”

    看着三人的惊讶表情,刘华兴无语凝噎道。

    合着曾经自己“酗酒赌博打老婆”的形象在他们心中已经深入人心,全然忘记了自己也是货真价实的大学生?!

    “没没没,不过上流水线之前,最好还是检查一下电路图数据。”

    “这东西可马虎不得。”

    小牛和小马二位大学生弱弱说道,他们二人原本是全厂唯二会设计eda工具的技术员。

    这个时候,忽然被刘厂长亲自抢了生意,这种感觉,属实有些五味杂陈!

    “行,那你俩上楼去看吧。”

    “王叔,咱们两个先上流水线做准备。”

    刘华兴轻笑着冲王叔说道,然后和他率先朝车间走去。

    小牛和小马这边很快来到电脑前,很快看到了电脑里的电路板图纸。

    然后惊讶发现,刘厂长设计的图纸不仅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还改正了昨天下午他们手工绘图时出现的一些小问题!

    “这还是我了解的刘厂长吗?竟然这么厉害?”

    “有这个技术,他都能在大城市里月入过万了,干嘛非得留在冬北这嘎达?”

    “可能是真的想要让华兴电子厂东山再起吧?”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这个万能充电器有戏了!”

    小牛小马二人惊叹着议论道,然后也没浪费时间,快步返回流水线。

    此时,刘华兴和王叔二人已经完成了流水线的整体检查,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后,直接将流水线开动了起来。

    而接下来,就是王叔大展身手的时刻了。

    虽然他不太懂软件,但在实际操作上,却是整个工厂独一档的水平。

    毕竟80年代的流水线设备并非是全自动的,绝大部分环节都需要工人搭配机器进行手动操作。

    而这个时候,工人的操作能力,就将决定一块电路板的质量到底是好是坏。

    这也是为什么昨天刘华兴发现了那么多不合格电路板的原因,就是因为工人们在操作时一点儿都不上心,所以导致了诸多残次品的出现。

    “我准备开始操作了,图纸数据没问题吧?”

    站在流水线的起点,王叔看向小牛小马二人问道。

    “没问题,你操作吧,我俩给你准备元器件。”

    二人立刻回答,倒是让王叔愣了一下,扭头看向淡定的刘厂长,眼神若有所思。

    “行,我再说一下这块电路板的元器件需求。”

    “三极管vt2、变压器t1、软塑封集成块ylt539、二极管vdz1,都准备好了。”

    并没有走神太久,王叔立刻回过神来,拿起一块裸板的同时冲二人说道。

    听到肯定答复之后,王叔深呼吸一口气,然后正式开始了电路板的生产。

    开料,钻孔,沉铜,压膜,曝光,显影,电铜,电锡,退膜,蚀刻,退锡……

    整个电路板的生产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需要工人的手艺非常精湛,才能做到高效快速。

    当然,如果是全自动化的流水线,就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毕竟机器的操作精度远高于人类,而且根本不会累。

    这其实也是刘华兴心目中“实业帝国”的最终目标。

    不过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其实是需要走很长一段路的。

    而且这个“很长”,可不是两年三年,而是二十年,甚至三十年。

    毕竟一直到2023年的时候,整个龙国的各种工厂,能够完全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占比也只是小数。

    这就意味着,在接下来至少20年的时间里,全国各大工厂仍旧需要诸多的像王叔一样的技术工种。

    可一想到接下来二十年的就业环境,刘华兴就一阵发愁。

    事实上,90年代的下岗潮其实是一种“结构性失业”。

    简单来说,就是社会的经济产业变化太快,但劳动力的转变速度没有跟上,便导致了“失业”问题的出现。

    而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90年代采取的做法,就是“大学扩招”。

    先让人们进入大学学习,至于毕业之后如何?毕业之后再说!

    但这个做法到底只是缓兵之计,当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但市场上却没有足够多适配大学生的岗位时。

    二十多年后,“结构性失业”的情况便再次出现!

    于是,就出现了让刘华兴为之心痛的一幕。

    一边,是基础工种的岗位大量空缺。

    一边,是成吨成吨的毕业生们,不想进厂打工。

    “我也许可以再做些什么。”

    看着正在忙碌的三位技术员,刘华兴有些出神,喃喃说道。

    为什么二十年以后,有那么多年轻人和自己的儿子刘盼星一样,宁可去送外卖送快递,也不愿意进厂打工?

    一方面,是因为有很多工厂确实黑心,没办法给工人们提供足够的生活保障。

    一方面,则是因为有很多人都一直认为,“进厂打工”就是低人一等!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劳动最光荣啊!

    于是,想到这里的刘华兴,瞬间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计划和目标。

    第一,宁可少赚钱,也要保证工人们的工资待遇。

    第二,多做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实业的重要性。

    以及成为一名“实业人”,并不会比成为一名“互联网人”,或者是“金融人”差,甚至更好!

    “嗯,21世纪可是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必须加强宣传。”

    “只要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成为实业人,不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那么我的实业帝国,终将打造成功!”

    想到这里,刘华兴攥了攥拳头,志在必得!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