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松井命下达了对抗联进行大讨伐的命令,林义森只好组建了讨伐队。 只是别的讨伐队随身携带的都以武器弹药为主,而林义森麾下的几支讨伐队携带的却以罐头、狗皮帽子、皮手套等日常用品为主。 而且林义森的讨伐队每到一处,都要与当地村民进行交易。 用手中的罐头、狗皮帽子和皮手套、棉鞋等物资与村民交换鸡、鸭鹅、猪、羊。 讨伐队走走停停,每到一处必休息,与村民进行交易。 而这些大阪兵很有商业操守,军纪也不错,每到一地,从不强买强卖,而是在大街上将摊位摆开,与来往的村民做生意,童叟无欺。 听说大阪兵讨伐之前,很多人都在城里进了货,准备大捞一笔。 听说大阪兵手里有一些稀罕玩意,还有一些紧缺的日用品,但凡经过的村屯,四周村屯的老百姓必然蜂拥而至,抢着与大阪兵们做生意。 大阪兵居住之处,一时之间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林义森并没有阻止部下这么做。 毕竟靠士兵每个月那几块钱的薪俸,日子想过得好一点实在是太难了。 现在倒卖一下物资,做些小生意,就能赚到不少钱,远超自己的月薪,这些士兵当然乐在其中。 更重要的是,林义森并不反对他的部队经商,在他看来,能带着士兵发财,反而是自己的成就。 就这样,林义森麾下的讨伐队在桦川、富锦、同江一带兜兜转转了几圈,抗联一个人没见着,士兵们却都发了笔小财。 这些士兵为此对讨伐极为积极。 每次一回驻地,立即把货备得足足的,只等着讨伐队出征,把这些货出手大赚一笔。 当然,如果一直这样,林义森对上级也无法交待下去。 所以,林义森每当士兵们把手中的货物处理得差不多的时候,就会加快行军,到抗联的驻地,不管见没见到人,都要在附近打上几枪。 这不像是在剿匪的,反而更像是通知抗联,我们已经来了,你们该离开了。 而抗联的队伍由于谢老九从中通风报信,很快都与林义森达成了共识。 只要林义森的讨伐队进攻,抗联就撤退,顺便扔下一些不值钱的坛坛罐罐,甚至还会有几把破损的猎枪。 而这些,都成为了林义森讨伐的“战绩”。 林义森将桦川境内的抗联赶到了富锦,又从富锦赶到了同江,最后,这些抗联全都进入抚远。 此时天寒地冻,抚远的江面上冰层结了很厚,不要说走人,就算是走车也很轻松。 于是几千人的抗联战士就踩着冰过了江,到了苏联境内。 至此,林义森的讨伐正式宣告结束。 为了彰显自己的战绩,林义森找了一些老百姓,拿着枪倒在地上,他则用照机拍了照,这些照片就成为了林义森战绩最好的证明。 更重要的是,通过林义森这么一折腾,佳木斯以东的三江平原上再也看不到一个抗联的影子。 与此同时,其它各联队的讨伐队则大多经历了血战,各部虽然有一些战果,但自身也出现了很大的损失。 更重要的是,抗联由于有老百姓的帮助,其它各联队的收效甚微,抗联各部队虽然损失惨重,但余部依旧在三江平原上活跃。 别的联队并没有完成任务,反而受到了损失,而林义森却将三江平原以东的抗联扫清,这样一来,就凸显出林义森的能力来。 为期三个月的大讨伐在春天到来之时终于结束了。 战后,论功行赏,所有人都发现,林义森付出的代价最小,但取得的战果最大。 为此,松井命很是满意,将林义森的功劳报给了关东军总部。 关东军总部的那些官僚一看林义森竟然真的肃清了辖地内的抗联,对林义森都非常满意。 经众人一致决定,去掉林义森头顶上代理两个字,林义森成为第八联队正式的联队长,军衔也会为这次的战功晋升为大佐。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林义森的心情不错。 自己终于成为了大佐,还去掉了头上代理两个字。 由于这一次的战功很大,松井命对自己很是满意,认可了自己的能力。 所以,松井命并不反对自己与酒井丽香之间的交往,相反,松井命反而不断撮合二人。 但因为这一段事情太多,林义森与酒井丽香之间见面的机会不多。 但这并不影响二人之间的感情,一有去佳木斯的机会,林义森就会与酒井丽香黏在一起,二人之间的感情也要不断加厚。 不过现在有一个问题摆在林义森的面前。 春天到了,按照约定,抗联的人很快就要重返三江平原东部,这里是自己的辖区,这样一来,势必对自己有影响。 自己又不能真的剿灭这些抗联,到时怎么向上级交待呢? 就在这时,一个消息传来,小日子国和苏联老毛子在诺门罕打起来了。 林义森心头一跳,这可是一个甩锅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自己如果带兵参战,离开三江平原,那么,抗联返回三江平原就与自己无关了。 所以,林义森当即向第四师团松井命连写了几封请战书,要求带领部队前往诺门罕战场杀敌。 林义森的信写的那叫一个慷慨激昂,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顽固的军国主义份子。 对林义森的表现,松井命感到很满意,他觉得,从林义森的身上,看到了小日子国家的未来。 他感慨的对身边的人说:“如果帝国军人都如林义森这样忠勇,那何愁不能早日夺取整个支那,早日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呢?” 林义森的做法,为他赢得了声望。 一时之间,很多人都知道,大阪师团的林义森是个有着强烈爱国热情的军人,也是一个极有能力的军人。 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诺门罕的仗打得越来越大。 由于小日子国在前线的兵力不足,于是鬼子高层决定,派第二师团和第四师团出征,增援诺门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