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炎跟随着教员离开后,宿舍内的一群人也是窃窃私语。 “什么情况,这咋回事啊?” “炎哥这是要去哪,这都快出发了。” “是组织上对他有新的安排吗?” “不知道啊。” 议论的时间也很短,行程刻不容缓,陆炎走出宿舍不到两分钟。 他们就被安排出发奔赴前线了。 带着疑惑带着不解带着挂念,走向了战场。 ... 教导处,站在门口的陆炎挺直了身板高声喊道:“报告,机动尖兵二班陆炎奉命报到!” “进来。” 教导处主任应了一声,声音不大,但威严感十足。 教导处主任杨子丰年过五十,个子不高,脸蛋偏圆,身材微微有些发福。 由于工作性质,平日里陆炎也很少有机会能见到他。 “知道我为什么叫你来吗?” 杨子丰的手上有一杯热腾腾的茶冒着热气,他吹了吹,轻轻抿了一口,问道。 “报告,不知道!” 陆炎朗声回答道。 杨子丰微微一笑,将手中的茶杯放下,顺手盖上茶杯,双手合十,往椅子上一靠,随后仰头用审视的目光看着陆炎。 “你的毕业分配我给你做了调动,你需要到新的部门里去报道。” “新的部门?” 陆炎此时也是有些懵逼。 “对,军事军情情报调查处,简称军情调查处。” “这就是你日后要去工作的地方。” 杨子丰淡淡的说道。 然而就是这么几句平平淡淡的话语,在陆炎的耳边飘过的时候。 却像是犹如平地惊雷一般,让他震撼不已,甚至是有些振聋发聩。 军情调查处? 如果陆炎没有记错的话,这是个军情调查处,不就是军统的前身吗? 戴老板在民国十九年(1930)组成十人队伍的调查通讯组。 民国二十一年(1932)加强特务统治,成为内务专项的部门,和c.c系的党务情报处(中统前身)各别独立。 现在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经过四年的发展,正是军事调查处蓬勃发展,快速‘膨胀’式发育的时候。 再过两年,1938年正式成立军统,所有的人论功行赏,走上了权利巅峰。 为其效力工作的人也就是后世广为流传的‘特工’! 是那些地下战线,为各自信仰战斗的英雄们。 陆炎前世就是一名红色的党员,让他去西北战线打自己人,说真的。 对他来说就是一种煎熬,危险还是其次,主要是不值得! 他来这里时代成为一个军人,拼了命的训练,努力得变强,是为了要保家卫国打鬼子的。 在这犹如洪水浪潮时代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可谁成想他们这一期的学生以前毕业全班都要分配到西北,本以为自己逃脱不了这个宿命了。 万万没想到在临行出现前,事情出现了转机。 而且还是他前世非常感兴趣的特务组织找到了他。 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他目前最好的选择了啊! “哎,陆炎,我知道,作为这一期最优秀的学生,没有让你去前线战场,而是派遣你去情报部门。” “实属是有些屈才了。” 见陆炎不说话了,杨子丰还以为陆炎是不高兴了。 毕竟在黄埔军校的学生,有哪个心气不高,个个都是天子骄子。 而且当年来考军校的学生,可都是怀着满腔抱负,想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 眼瞅着这个机会就离自己不远了,最后却是被派到了情报部门。 纯粹的军人,包括自己,对这些搞特务的多少也有些看不上。 换位思考,这就算是换做自己,心里怕是一时间也难以接受。 有点反应也很正常。 杨子丰从座位上站起身,拍了拍陆炎的肩膀以示安慰。 可杨子丰不知道的是,陆炎可不是没有丝毫的‘郁闷’,相反,他还高兴得很。 他愣神了,只是因为能进军情调查处这个消息,让他颇为的震撼而已。 他没想到,古人诚不欺他。 柳暗花明果然还能又一村呐! 军事情报调查处,后期的军统,这地方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令所有军事高管,政府官员胆寒被后世的人称作是阎王殿的地方。 只听命于蒋总,拥有着极高的特权。 关键时刻其手中的情报还能决定一场战场的胜败。 这不比去前线当个炮灰香吗? 不过这也不怪杨子丰,毕竟现在这个阶段,军事情报调查处还只是初步展露锋芒。 并且其开展的工作都是对外保密的,他还并不是很了解这个部门的‘厉害’。 等过阵子,他就会明白了。 杨子丰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陆炎没理由也没资格拒绝啊。 都安排好了这能怎么办呢? 心里虽然欢喜,但是也不能表现出来,只能装作失落得摇了摇头。 见陆炎失落,但很快便是调整了情绪接受现实,杨子丰对陆炎不禁又是高看了几分。 “这次调遣,也不单单是我个人的意思,也是咱保定一系高层的意思。” “近些年来,上面要启用新鲜的血液,中上层干部已经进行了大换血。” “保定系的人都换成了黄埔系,对此咱保定系也不得不未雨绸缪啊。” “尤其是黄埔军校中,咱保定系的军官,必须得着重保护,你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保定系军官中最出色的。” “可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让你去前线成了炮灰。” 了解历史的人应该都清楚,在果党军中,尤其是在1930年以前,可以说九成以上的军中军官都来自保定系。 保定系军官的势力盘根错节。 就是因为其势力太过庞大,这些年出现了内部‘消化’内定的情况。 所以蒋总不得不痛下‘杀手’,实行中上层的大换血,把保定系的军事主官换成年轻有才干的黄埔军官。 当然了,顶层的保定系军官是动不得的,这一点蒋总心里也很清楚。 保定系的大佬也心知肚明,做出了让步。 蒋总亲黄埔,保定系大佬亲保定系,双方明争暗斗。 这时候就出现了一批黄埔保定系的人,就像陆炎这样的,前身是陆军保定中学毕业后来才加入的黄埔军校。 这些人俗称批着黄埔军校外衣的保定系。 既算是蒋总的亲信,也算是保定系的成员,能得到双方的认同。 所以这批人也是最幸运的人,只要不出意外,绝对是官途最亨达的存在。 当然了,他们也得在双方之间做到左右逢源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而这一次杨子丰出面,他的意图也很是明显。 就是想拉拢陆炎,让陆炎往保定系核心成员的这头靠一靠。 黄埔生这个头衔是怎么都跑不掉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是保定系的核心人员。 杨子丰都把话讲到这个份上了,陆炎哪里还能听不明白。 眼前就是光明大道,现在人家问你走不走? 这用选? 当即就是把手一拱:“多谢主任栽培!” “陆炎日后定当为咱保定系效忠犬马之劳,也不枉主任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