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省南部的高速公路上,五十多辆奔驰迈巴赫中间,在警车的开道下,一路风驰电掣,朝着阳城的方向行去。 车队里,那五辆定制的加长版防弹奔驰,尤为引人注目。 不是刻意想要高调,主要是米娅给江峰家人安排的迎接队伍,太过夸张。 就说那几架体型庞大的客机,在阳城那种4c级别的小机场,根本就无法降落。 只能先降落到蓉城国际机场,然后再通过高速去阳城接人。 正当浩浩荡荡的队伍,朝着阳城赶去时。 阳城,泉溪村。 正值农历七月,经过过七下八上的雨水期后,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蜀省,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几天。 这几天,正好也是稻田里水稻成熟的时候。 这也意味着,蜀省农村小孩,一年中最恐怖的日子,正式来临。 那就是收水稻。 这几天,泉溪村,无论男女老少,全家齐上阵,顶着酷热的烈日收水稻。 老爷们儿负责在田里收,妇女负责做饭送饭,小孩和老人就在家里院坝晒水稻。 必须趁着这几天天气大,日头好,赶紧把水稻晒干,收仓入库。 此时,泉溪村东面的水田里,水稻脱粒机的轰鸣声此起披伏,好几户村民,正戴着草帽忙碌在田间地头。 其中,江峰家水田里,人最多。 不仅有江峰的父亲和爷爷,就连江静的未婚夫一家,也来了。 哪怕江静公公赵永新,在阳城市局大小也是个干部,很多年都没下过水田干活了。 今天依旧换上了旧衣服,戴着草帽在田里帮忙。 四个老爷们儿在田里忙,江静就和母亲许蓉,还有准婆婆一起,在家里晒水稻做饭。 表面上看起来,和普普通通的庄稼户并没有什么区别。 此时,田埂上,戴着草帽的江静,提着几个大水壶来到田边,给众人送水。 这么大热的天,汗水止不住的流,尤其是田里劳作,必须时刻补充水分,还得往水里兑藿香正气水防止中暑才行。 “爷爷,天儿天热了,您歇一歇吧。” 老爷子接过水壶猛灌两口,一点儿没有服老认输的意思,在农村,七八十岁老人还能下田干活的,多的是。 其实一年到头也不差那点米钱,主要是老一辈人,看不得田慌,闲不下来。 “小静,你弟弟还没有消息吗?” 听到爷爷询问弟弟江峰,江静一脸失落地摇了摇头,自从那天给弟弟发了条消息后,就再也没收到消息。 江静也没敢主动打电话去问,毕竟人家李部长都说了,现在正是关键时候。 “嗯,别担心,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等着就行。” “你可记得别让你妈知道,免得让她担心。” 叮嘱了孙女几句后,老爷子好似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扭头看着不远处忙活的赵家父子,笑道。 “永新啊,赶紧去喝口水歇一歇,别累坏了。” “都说了不用你来帮忙,你看看,这整得...” 此时的水田里,要说谁干活最卖劲,非数赵家父子不可了。 特别是赵永新,虽然几十年没干过农活,手艺生,但止不住勤快啊,从下田到现在,就没休息过。 就连儿子小赵都看不下去了。 “爸,在家里可没见你这么勤快过...” 赵永新看向儿子,小声骂道。 “你懂个屁,我告诉你啊,以后江家的脏活儿累活儿,你得抢着干,奔死了干懂不懂。” “还有小静那闺女,人家是个懂事听话的软性子,我要是知道你欺负她,老子把你腿打断信不信...” 听到这话的小赵委屈巴巴道。 “爸,我哪敢欺负小静啊,她还软性子?对我动不动就劳资数道山,我不被欺负就不错了。” 于此同时,隔壁的水田里,也忙活着一户人家。 看着在田里收水稻的江家人,不禁好奇。 “这江家,到底啥情况啊,前两天外事部长都来了。” “一副祖坟冒烟,要发达的样子。” “可这一转眼,又拖家带口的,跑田里收水稻来了?” 不仅仅是他们,整个泉溪村,现在都搞不清楚江家的状况。 前两天那阵仗,外事部长都来了,瞅着江家就发达了呀。 可没过两天,这江家人,就跟没事儿人一样,又跑到自家田里收水稻了。 具体啥情况,江家人也三缄其口。 一副...没发达成的样子。 即便是泉溪村里,那几个最擅长八卦和脑补的大妈,都被江家人这两天的一通骚操作。 给弄得大脑直冒烟。 硬是猜不出来,这江家,到底是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