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文治武功,盛唐第一侯

一场夜路过后,他发现自己来到了唐朝。得亏他是个学历史的,也懂些唐史,借助已知情报来行事,能便宜行事。这个时期的大唐,绝对是世界的中心,而逐渐靠近漩涡中心的他表示蛮夷入侵?当然是以拳头服人,来多少灭多少!朝堂之上有人专门搞事?那就以理服人,阳谋攻心!...

第45章
    好好的李大郎变成了二郎,李诚却一点都没有不快。反而内心一阵感动,从此也是有兄弟的人了,不再是孤单的旅行者。尽管没有任何仪式,两人却握紧双手,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行军路上,啪啪啪的鞭响,满载的大车缓缓而行。李诚在行军的队伍中,马背上轻轻摇摆身躯,看着很是惬意,实则两股老茧厚厚一层。为了练习马术,不知磨破多少层皮。

    中军有传令兵来:“李司马,大总管让赋诗一首,以壮行色。”

    李诚一愣,我抄袭这个事情,好像只有崔成和李玄运知道啊。心念一转,这是崔成的手笔,是要给自己扬名呢。

    当即心中微微一暖,放声吟道:“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是抄给李靖的马屁诗,应景不应景就不管了。意思肯定是对的,眼下是草原春天这种细节,就不要在意了。重点是后面两句,还有诗名。李诚很无耻的取名为:奉卫公之命壮行诗。

    嗯,这首诗李世民听了一定龙颜大悦,李诚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这诗确实给力,很快在军中传遍,李诚还在得意时,传令兵又来了:“总管有令,诗不应景,再作。”李诚身子猛烈摇晃,差点从马背上掉下来。提携玉龙为君死都写出来,不对,是抄出来,你还不满意?打击报复,一定是打击报复。这是在跟自己算账呢,谁让自己刚才跟他讨价还价来着?

    没想到啊,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李靖。

    怀着深深怨念,李诚耷拉着脸:“这不是为难人么?这是作诗,不是做饭。”存货再多,也经不起这么压榨啊。李诚决定要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该有反抗。

    传令兵似乎早料到他的反应,笑道:“总管有言在先,此乃军令。”

    一口老血……我忍!我忍还不行么?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套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首诗名叫做,为唐军战吐谷浑预贺。还有,告知总管,再也作不出来了,杀头也不作了。”李诚提前打预防针,传令兵回去,果然李靖、李道宗、侯君集三人并肩而骑,听到回报的传令兵说作诗不是做饭李靖忍不住哈哈哈大笑:“小子,老夫就是要为难你,有待如何?他还说啥了?”

    传令兵接着道:“李诚又作诗一首……。”一首诗念完,现场一片安静,好半天,李道宗才忍不住冒出一句话:“不想此子竟有此急才。”之前那首诗呢,有秋色,有易水,一听就知道是以前作的来应付人。现在这首则毫无疑问,现场作诗。

    李靖摸着胡子,微微颔首:“李小子大才!为陛下贺,朝中又多一干臣。不是老夫起了好奇心,走上一遭,倒是要错过了此子。”

    侯君集点点头:“才不才的不说,那套救护办法,卫生条例,加一块能降低一半的伤员死亡率,就值得记大功一次。暂且等一等,看看结果再说。”

    李靖道:“后军将至,野火燃尽,我军兵分两路,兵贵神速。伏允轻骑入碛(沙漠),此行凶险,当准备周全,不知何人愿领此令?”李道宗没着急回答,而是先笑道:“把李自成叫来问一问,看看他有何高见。这小子,每次都能带来一些惊喜。”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