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王秀玉一边说着,一边抓着王秋来的胳膊就是一阵摇。“好了,好了,你要来,就从龙套开始,这点没得谈,你本来就是我妹妹,要是再不从龙套开始,别人到时候怎么看你?你以为娱乐圈为什么那么多星二代,却没有几个人能够成功出圈的是为什么?你啊,别太好高骛远!” “妈——我二哥说我好高骛远!”王秀玉告状。 “少麻烦你二哥,你二哥这样做,一定是你做得不对!”林桂枝在外面翻了翻白眼,没好气地吐槽道。 “妈——你怎么这样……”王秀玉不高兴地跺了跺脚。 “这样吧。”王秋来笑呵呵地说道:“你过年的时候先跟我去公司,你就先从我的生活助理干起来吧,你要是能吃得了苦,并且能够把人际关系搞好了,我就让你去拍戏。” “好!一言为定!”王秀玉喜滋滋地说道。 “咱妈和咱大哥在,我当然说话算话。”王秋来笑呵呵地说道。 “秋来,秀玉这丫头……”林桂枝有些不好意思。 如果王秋来是她的亲儿子,那麻烦也就麻烦了。 可王秋来只是养子,一家人的关系也刚刚缓和一些,这样麻烦王秋来,还是有些小小的尴尬。 王秋来自然连忙解释不麻烦。 王秀玉有了新工作,王庆来也即将相亲,这生活一下子有了盼头。 “现在只希望庆志能考上好大学了。”林桂枝说着,还双手合十拜了拜。 王秋来和王秀玉对视一眼,纷纷耸了耸肩。 到了下午,王庆志终于回来了。 看到王秋来也在,愣了一下,随后略显尴尬的问候一声,然后就躲进房间不出来了。 一家人也早就习惯了王庆志,所以也就各忙各的。 因为今年王秋来成了大导演,这家里的大门就没关过。 “啧啧,二哥,这还没到大年初一呢。”王秀玉一边磕着瓜子,一边偷笑地如同一只偷到鱼的小猫。 “少废话,一会记得问好。”王秋来也有些无奈。 没办法,谁让他有钱了呢? 村里最有钱的应该就是万书记的儿子万传家的万氏集团了。 可就算是这样,也只是产值两亿多。 别看这种公司产值大,但实际上能够拿出来的流动资金,也仅仅只有几千万而已。 当然,万氏集团是实体业,也不是王秋来的腾达能够比拟的。 一直忙到晚上,兄妹几人的父亲王友德这才溜达溜达的回来。 见到王秋来,上下打量了一下,笑着询问了几句,这才溜达溜达的去看电视了。 一家人过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年夜饭之后,王秋来回屋打电话。 作为公司领导,王秋来自然是先接到了公司员工的拜年电话。 他也一一回复,并且还每人包了个888的红包。 虽然不大,但好歹也是一份心意。 然后自然是和合作过的艺人、朋友进行道喜。 最后,这才和一些有业务往来的生意伙伴或者其他人拜年。 等王秋来从房间里出来,客厅里只剩下还在看电视的小妹。 “二哥——”王秀玉唤了一声,声音满是困倦。 “爸妈睡了?” “恩。” “恩,那你也早睡吧,明天一早,还要去走亲戚呢。”王秋来笑着说道。 “好,二哥再见。”王秀玉起身回房间了。 王秋来调了几个台,见到没意思,就直接关了电视,看了看时间,拿出手机看了起来。 此时,已经凌晨两点了。 伴随着时间的结束,贺岁档电影的最新影评纷纷新鲜出炉。 虽然评分还没有解禁,但翻了翻评论区,王秋来的心里就有数了。 只能说,不愧是星爷。 就在所有人还认为星爷江郎才尽的时候,结果星爷甩手就丢出了王炸。 《西游降魔篇》。 一部没有星爷的“西游”电影。 但这部电影,却又十分“星爷”。 看了看时间,王秋来转身去睡觉了。 虽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过真的见到了之后,王秋来还是不得不感慨,能够在那个年代厮杀到如今的导演,就没有一位是鱼腩。 星爷,果然还是那个星爷。 感慨之余,却又心中沉重。 此时此刻,国产电影的票房终于已经迈入10亿大关。 不仅仅只是因为大家有钱了,更多的,是因为国产电影终于站了起来,那群早就被香蕉人们营销的虚假影片繁荣而蒙蔽双眼的观众终于站了起来。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 也是国产电影发展的黄金时代。 这样的时代,如果不能知道观众想要看什么,需求什么。 那么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泯然众人而已。 冯大炮就是典型的例子。 一个俗了一辈子的喜剧片商业导演,偏偏转过头想要弄些文艺片,那就要做好自己的影片扑街的准备。 想要拍文艺片,那就别奔着票房去。 为了票房去,那就别拍文艺片。 总是有那种脑回路十分清奇的导演。 一边想着拍文艺片,弄一些观众看不懂的,另一方面却又要拍商业片。 好彰显自己的“江湖地位”。 拜托,这都什么年代了? 很多人都说怀念香江那个当年佳片层出不穷的年代。 但是对于王秋来来说,那个时代固然好,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就要停留在那个年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一代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 有些那个年代经典的影视剧,到了现在,却未必是佳片。 时代不同,审美不同,三观不同,自然收视结果也不同。 如果强行去拍那种二十年前的港片,那么大概率也会成为烂片。 原因也是因为如此。 所以星爷在这部戏的时候,就去找了华裔。 虽说自从华裔被人刨根了之后,知名度早就一落千丈。 但是在内地,华裔还是有着十分不错的发行能力的。 说起来,如果《摄像机》交给华裔或者刚刚崛起不久的光鲜的话,那么票房最少也要五个亿起步。 不过王秋来也不是特别在意。 《摄像机》的确只是他的试水之作。 能够成功固然惊喜,不大卖也没关系。 实际上,此时此刻的成名的确有些过快了。 王秋来原本的打算,是第一部小赔,第二部不赔不赚,第三部小赚。 然后才是开启票房收割的时代。 可现在…… 《摄像机》意外爆火,他身上的压力反而越发巨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