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关兴,开局夷陵全歼吴军

关羽襄樊战败被杀,刘备夷陵全军覆没,接连的打击致使蜀汉一蹶不振,却让江东碧眼儿坐稳荆襄九郡。后世青年穿越夷陵战场,成了关羽的次子关兴,面对即将进攻的吴军,是跟着刘备一起跑路,还是奋起反击收复荆州?关兴选择了后者!

第22章 悲催的前半生
    关兴醉了,躺在地上不省人事。

    刘备却被震惊的无以复加,单手摁住桌面身体前倾,望着倒地不起的关兴眼中尽是不可置信,这一刻他想到了太多。

    中平元年他响应朝廷号召投军镇压黄巾,又参与镇压张纯叛乱,因功被封为安喜县尉,结果屁股还没坐热朝廷便将因军功成为官吏的人全部裁撤,典型的卸磨杀驴。

    他不愿被裁无奈去求负责此事的督邮,结果事没办成还惨遭羞辱,一气之下将督邮捆绑起来鞭打一顿,带着关张两兄弟扬长而去,开始了数年的流亡生涯。

    这只是人生中的小插曲,当时虽然不忿,时间长了也就释怀了,但接下来的事却让他恨欲发狂又无能为力。

    中平六年灵帝驾崩董卓入京,残害天子祸乱朝纲,桩桩件件无不令人发指,他虽是一介草民却也怀有报国之心,积极响应号召参加讨董联盟,到了虎牢关才发现,所谓的讨董联盟名为讨董,实则全都心怀鬼胎,趁机抢地盘争利益。

    这样的联盟自然无法持久,随着董卓逃往长安,联盟自行解散,昔日同桌喝酒的战友为了地盘互相攻伐,所过之处白骨露野饿殍遍地。

    他虽有心改变这种现状,还百姓以安宁,奈何势单力薄人微言轻,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后来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杀忠良害贵妃,所作所为比董卓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一次次反抗,却换来一次又一次的残酷镇压,直到四十七岁还身无立锥之地。

    别人四十七岁都抱孙子了,自己四十七岁却还在寄人篱下,想想都令人绝望。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短短一句道尽了他前半生的心酸和无奈,骤然听闻,怎能不让他心神摇曳。

    赤壁战后他的人生迎来转机,收荆州平巴蜀,终于为即将灭亡的炎汉夺得立足之地,也终于抒发了他积压多年的郁气,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可当他在汉中打败曹操,准备再接再励匡扶汉室的时候,命运又给了他一记无情的巴掌。

    襄樊之战败了,关羽被杀荆州沦陷,就连他器重的小舅子糜芳都无情背叛,接到消息的那一刻,他整个人都是懵的。

    好在他像顽强的野草一样又挺过来了,打败陆逊全歼吴军,重新夺回江陵,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句虽是以臣子的身份写的,不符合他帝王的身份,却符合他此刻的心境,他刘玄德有能力也有决心收拾这旧山河,剿灭叛贼一统天下,重现大汉荣光。

    这诗写的太好了,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刘备如此,帐中其他人同样如此,马良程畿冯习三人拳头篡紧双目通红,恨不得现在就提刀出去与曹魏杀个来回,一路杀到贺兰山去。

    黄彬吴游等人脸色同样怪异,他们虽是士族却也是大汉子民,骨子里流淌着汉人的热血,有着为大汉建功立业的雄心。

    虽然这份热血出了大厅就会熄灭,但现在,他们的心情跟马良冯习是一样的。

    反观作者关兴,躺在地上发出鼾声,好像一切都与他无关。

    吴游抢先开口道:“此诗之磅礴不下曹贼的《龟虽寿》,关安国之才不下曹子建啊。”

    说着吴游起身,面朝刘备行礼拜道:“臣愿为朝廷献粮十万石,用以讨伐曹贼,收复河山。”

    黄彬观风等人忍不住齐翻白眼,这是献的吗,这分明是你输的,你特么还真鸡贼啊,知道关安国的帐不好欠,索性做个顺水人情。

    只是如此一来你舒服了让我们怎么办?

    黄彬纠结许久起身拜道:“陛下,臣愿献五万石。”

    观风同样拜道:“臣愿献……”

    士族对抗皇权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团结,内部都分裂了还玩个屁啊。

    刘备拍着桌案兴奋笑道:“好,我大汉有此忠贞之士,何愁不能匡复。”

    关兴都躺那了酒自然是喝不下去了,刘备上前蹲身,想亲自将这个给了自己好几次惊喜的大侄子抱回房间休息,试了几次悲催的发现抱不动。

    关兴继承了他爹的优良基因,身高超过一米八,体重在一百四左右,身上还穿着几十斤的重甲。

    刘备已年过花甲,体力大不如前能抱动才怪,无奈只好看向冯习道:“休元(冯习的字),帮个忙。”

    冯习上前架起关兴就走,送到刺史府后院随便找了个房间让其休息。

    睡了不知多久,关兴被饿醒,拍着沉重眩晕的脑袋出门,见太阳还没落山打听一番自己赶往厨房。

    厨房管事虽不认识他,却也知道来的是汉军将领不能得罪,连忙行礼道:“将军有何吩咐?”

    关兴说道:“我是关安国,有吃的没?”

    管事惊呼道:“原来是少将军,我说咋这么面熟,里边请。”

    这以前可是关羽的府邸,管事也是伺候过关羽的老人,面对关兴自然格外热情。

    关兴老早就跟着刘备去了巴蜀,这些年一直在成都,又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天一个样,管事没认出来也正常。

    至于管事为什么没被东吴换掉,更简单了,东吴的荆州刺史是陆逊,但陆逊一直都在军中忙碌,从未来府中住过。

    将关兴请进厨房,管事热情介绍道:“中午给陛下做饭,锅还热着,少将军想吃什么尽管吩咐。”

    关兴背着双手打量一番惊讶的问道:“还有铁锅?”

    汉朝已经有铁锅了,但数量很少,只在王公贵族家中流传,直到宋朝才普及到百姓家。

    这里是刺史府,铁锅自然不缺。

    管事讪笑,不知该如何回答。

    关兴又问道:“有植物油吗?”

    管事诧异道:“有是有,要那玩意干嘛?”

    汉朝是有植物油的,但一般都是纵火用,属于军用物资,尚未引用到餐饮行业。

    关兴懒的解释,直接吩咐道:“找出来给我,然后这里就不用管了,回去休息吧。”

    大汉的伙食太难吃,军中更难吃,说实在的,吃饭真的只是为了不饿死。

    遭了这么多天罪,今天说什么也得做顿美食犒劳一下自己的肠胃。

    至于为什么赶走这些人,而不是让他们帮忙打下手,理由很简单,炒菜跟炖菜不同,管事们帮忙的话肯定少不了问东问西,自己酒还没醒,头昏脑胀的哪有心情给他们做科普,还是赶走清净。

    赶走厨房众人,关兴准备食材生火烧水,开始了在大汉的第一次掌勺。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