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大典结束,但其风波,却是刚刚开始。 消息如电,迅速向着八方传去。 大乾九州,瞬间震动。 “太子殿下真的登基称王了,旧的时代结束,新的时代来临,就是不知道新时代是好还是坏!” “听说在登基大典上,大元太子和大萧太子发难,与大王赌战,却被大王尽数击败,而且还赢得了大元王朝的汉州。” “大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前我们总以为大王孱弱无能,没想到却是卧薪尝胆,不仅在太子之争上击败了二王子,还在这次登基大典上击败了大元太子和大萧太子。” “这算什么,我听说大王登基的时候,还引来了天地异象,更有雷劫降临,大王更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步天人,堪比天神下凡!” 九州各地,议论纷纷。 关于登基大典的消息,迅速传播,被无数人知晓。 大萧皇朝。 萧皇通过传讯道符,第一时间得知了登基大典的消息。 顿时脸色阴沉无比。 “这个苏阳到底是什么来头,武道天赋如此妖孽,连我大萧太子都不是对手?” “此子,绝不能留,否则必成心腹大患!” 萧皇眼中寒芒一闪,杀意森森。 苏阳的存在,已经对他产生了威胁。 萧淑妃之死。 八王爷重伤。 大萧太子惨败。 再加上苏阳妖孽般的天赋。 这一切让萧皇心中的杀意暴涨,恨不得立刻将苏阳碎尸万段。 “皇上,苏阳的背后有天师正道和龙王殿,我们想要动他,非同小可。” “不过臣有三计,可献于皇上!” 大萧国师足智多谋,是萧皇最信赖的左膀右臂。 “第一计,名为后院起火,皇上只需派人潜入大乾王朝,煽风点火,制造混乱,让大乾王朝民不聊生。” “此计不仅可以打击苏阳的威望,也能拖住苏阳,让他自顾不暇。” 萧皇眼前一亮。 “第二计,名为借刀杀人,皇上可以给各大王朝发布密令,让他们共同对付大乾王朝,尤其是大元王朝和大夏王朝,他们一个刚结仇,一个是世仇,必然会全力出手。” “此计不仅可以避免与天师正道和龙王殿正面冲突,也能借此机会,覆灭大乾王朝,同时削弱七大王朝的实力,一举三得。” 萧皇眼中精芒大盛。 “第三计,名为擒贼先擒王,大乾王朝不足为虑,真正的心腹大患只有苏阳一人。” “皇上可派遣精锐刺客,潜入大乾王都,伺机刺杀,只要成功,大乾群龙无首,不堪一击。” 萧皇闭上眼睛,仔细揣摩。 很快,他便再次睁眼,精芒暴射。 “好,国师三计,正合朕意。” “三计齐出,这一次定要让那苏阳死无葬身之地!” …… 金銮殿。 这不是苏阳第一次进入金銮殿,但却是第一次以乾王的身份进入。 五爪金龙袍熠熠生辉,盘龙王冠贵不可言。 在文武百官的跪迎下,苏阳一步步的走向龙椅。 曾经,苏阳虽然呵斥百官,怒怼父王,但终究是站在下方。 此时,苏阳登高而上,落座龙椅。 他抬头望去,文武跪迎,大殿辉煌,权力之巅。 这种感觉,妙不可言。 “拜见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赵玉真的带领下,文武百官大礼参拜。 “平身!” 苏阳开口,声音不大,但却在大殿内回荡,宛若龙吟,啸动九天。 “父王龙体欠安,将大位传于朕,朕虽年幼,亦有雄心壮志,希望诸位爱卿能够与朕共商国事,共建王朝!” 苏阳再次开口,名正言顺,无人敢说半个不字。 “愿为大王分忧解难!” 众人再次跪拜,声若雷鸣。 第一次上朝,主要目的是为了见一见群臣,并且给他们吃一颗定心丸。 如今目的已经达到,苏阳自然不会拖延时间。 很快,苏阳便宣布退朝。 文武百官一一退场。 但有几道身影,却是并未离开王宫,而是转身向着御书房而去。 金銮殿上朝只是表面,接下来才是真正商议大事的时间。 御书房不大,此时却是人影绰绰。 兵马大元帅霍元雄。 御林军统领霍云龙。 运部尚书天机道人。 户部尚书赵玉真。 军师徐道长。 白衣卫统领荆无命。 幽灵卫统领黑影。 还有贴身侍女柳如画。 这些人,全都是苏阳的心腹,也是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班底。 “诸位都是朕的肱骨之臣,今日召见你们,是想和你们说一下我们下一步的目标任务。” 苏阳没有废话,直奔主题。 众人没有惊讶,他们都是苏阳的心腹,见证了苏阳的崛起和登基,自然知道苏阳不是一个贪图享乐的人。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朕新王登基,不仅要三把火,还要三场战!” “大乾偏居一隅,小国寡民,而且一直都是内忧外患,如今朕虽然肃清朝堂,但依旧杯水车薪。” “百姓无法安居乐业,王朝无法安定发展,那么朕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 “但安居乐业非一日之功,王朝发展也会受到各方制约。” “如今大乾积重难返,既然如此,那便转移矛盾,将内部矛盾转移到外部战争上。” “俗话说杀人放火金腰带,唯有发起战争,吞并他国,才能让我大乾真正发展起来。” 苏阳一番话,如同晴天霹雳。 虽然众人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震撼不已。 谁也没想到,苏阳登基后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发动战争。 要知道大乾王朝最为孱弱,一旦发起战争,便没有了任何退路。 若是战胜也就罢了。 一旦战败,必将亡国灭种。 这绝对是最激进的选择! “大王,敢问您的目标是谁?” 霍元雄沉声开口,主动询问。 苏阳伸手,取过一张地图,伸手指向南方。 “大夏王朝!” 大夏王朝位于大乾王朝的南方,在八大王朝中,倒数第二,仅强于大乾王朝。 这些年来,大夏王朝时常发动战争,想要吞并大乾,扭转弱小的局面。 大乾与大夏,双方争斗数十年,恩怨已久。 除大乾之外的七大王朝中,大夏王朝实力最弱,的确是最好的战争目标。 但大乾王朝比大夏王朝更弱,这些年霍家军只能被动防御,无法主动出击。 想要吞并大夏王朝,难如登天。 “大王,大夏虽弱,但也比我们强大。” “而且一旦我们发起战争,其他王朝必然不会袖手旁观,甚至大萧皇朝都会横插一手。” “再加上您在登基大典上展露出强大的天赋,必会被各方视作威胁。” “一旦我们无法吞并大夏王朝,就会面临四面楚歌的境遇,到时候大乾王朝的崩溃就在一夕之间。” 霍元雄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分析利弊。 毕竟这场战争非同小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外公,您觉得朕会打没有把握的仗吗?” 苏阳笑了。 他伸手一抓,取出了一张和平盟约。 “这一次登基大典上,朕让各国使团带回和平盟约,此盟约无论他们签不签,朕要的,只是拖延时间。” 苏阳再次伸手,取出了和大元太子的赌战契书。 “大元太子落败,将汉州输给了朕,但朕也不奢望大元王朝会拱手相让,毕竟那可是一州之地。” “不过有了这张契书,我们便占据了大义。” 说着,苏阳将契书交给霍云龙。 “大舅,朕需要你前往北方,拿着这张契书,向大元王朝讨要汉州,无论你用什么办法,只要能将大元王朝拖在汉州即可。” 苏阳早在登基大典之前,便已经想好了一切。 “至于大萧皇朝,有天师正道的金字招牌,他们不敢明面出手,至于暗地里的小动作,不足为虑。” 和平盟约拖延各大王朝。 赌战契书拖住大元王朝。 天师正道威慑大萧皇朝。 苏阳步步为营,早已将一切后患考虑进去。 这让众人眼前一亮,满脸钦佩。 “大王深谋远虑,我等远远不及!” 众人拱手一拜,对苏阳的计划佩服得五体投地。 但霍元雄却依旧眉头紧锁。 “大王,就算各方威胁可以忽略,但大夏王朝比我们强大,想要吞并,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即便举全国之兵,想要吞并大夏也不可能啊!” 霍元雄与大夏王朝交战数十年,自然知晓大夏王朝的强大。 但苏阳算无遗漏,又怎么会忽视这个问题呢。 “如果大夏太子是朕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