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开国王爷,带头反对分封制

穿成大明开国烤鸡王爷,朱柏起初只有一个目标在这个牛人辈出的时代低调地苟着。结果一不小心,成了老朱身边的摄政王;一不小心,捶死了奸臣首辅;一不小心,成了大明首富。等等,他真的只想混日子啊,老朱说他比朱标更适合做皇帝是什么意思?!

第39章
    朱标闷声回答:“儿臣是喜欢吕莲儿,可是有人站在一旁看着,实在是提不起兴致。”

    就算是个身残志坚的太监看着也不行!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

    有人听墙角确实不爽,朱标又年轻脸皮薄。

    比不得他,当年在马圈里,树丛后,柜台下,都能干成。

    朱元璋想了想又把主管太监叫来,说:“那这样吧。不听墙角了,由尚寝司女史事后记录,咱和太子签名确认即可。若是仓促之下,有信物,补录也算。既然是咱钦点记录的本子,就叫《钦录簿》吧。”

    朱柏一听,诶,这可不行。吕莲儿又有机会了。

    可是自从那日他被从树上抓下来送回寝宫后,夜里根本就出不来了。

    而且总用这种法子,让朱标真的讨厌他,就得不偿失了。

    他绞尽脑汁想法子,以至于今天朝堂上吵架的声音那么大都没注意到。

    原来监天司把良辰吉日算出来了,说是明年五月十五就是良辰吉时。

    然后朱元璋大悦,说要为朱棣好好操办,让户部准备五十万两银子。

    文武百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李善长说:“五十万两太少了,怎么也是燕王殿下和徐大人千金的婚事,至少要一百万两银子。”

    上次他劝说徐达退婚,不知道徐达是不是忌恨他。反正办婚事,又不花他的银子,嘴皮子一张,办一场盛大婚礼,老朱开心,朱棣开心,徐达也开心。他何乐而不为。

    御史大夫说:“天下初定,不可如此铺张浪费。五十万即可。”

    工部尚书说:“燕王的寝宫需要修葺,五十万两肯定不够。”

    另外一个御史大夫说:“那就再加五万两。不能再多了。”

    如此你来我往,最后双方在愉快祥和的气氛中,定了总数为六十万两。

    朱元璋还是挺满意的,比他预想的数字还多了些。

    然后老朱对户部尚书茹太素说:“如此户部就去准备吧。”

    结果茹太素出列,手一摊说:“没钱。”

    然后朝堂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朱柏本来神游天外,成功被这句看似荒诞却很现实的话拉回了思绪。

    草,堂堂大明帝王,竟然连区区六十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

    你逗我玩呢?!

    他饶有兴致,回头看了户部尚书,那个又矮又胖,有点像机器猫一样的中年男人。

    又细细想了想,其实不怪户部尚书。

    老朱贫苦出身,轻徭役薄赋税,重农抑商,所以收上来的税赋都是实物。

    所以国库里粮食桑麻各种器皿成堆,就是没有多少银子。

    就现在有的这些银子都还是老朱这几年抄贪官的家抄来的,还要留着宫中日常用度,给官员们发俸禄的。

    朱元璋自己自然知道,冷哼了一声:“咱养你们,不就是为了让你们替咱分忧想法子吗?这不还有今年的赋税没收吗?再说还有几个月,户部赶紧用国库的东西去换银子!”

    茹太素摇头:“臣无能。”

    开玩笑,就算今年赋税收上来也是实物,没有现银。

    两石米才换一两银子。六十万两银子要卖掉一百二十万石米,一下子上哪儿找这样的大户去?!

    朱元璋攥拳,他没想到户部会拒绝得如此干脆。

    其实他又想杀人了,不过也是知道杀人也没有用。况且为了给朱棣办婚事杀人,对朱棣也不好。

    他望向李善长。

    李善长低下头。

    朱元璋又望向刘伯温。

    刘伯温也皱眉不语:国库缺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老朱免这里的税,免那里的税,也是为了让百姓休养生息,是于国于民都有利的好事。也不能忽然增加赋税。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