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底气十足! 第六十五章 后宫之中就简单多了, 太后, 端仪长公主, 端慧长公主, 风月, 还有英王妃都在永寿宫,太后原本是无聊, 宣两名女儿进宫陪伴说笑的, 结果听了回禀,知道英王夫妇回来了, 她当初听了郝李氏的事儿, 也陪着哭了一场, 这会儿自然关心事情的进展,所以当即就宣英王妃觐见。wkhydac.com 风月没啥事儿,也跑来凑热闹。 听完事情经过,太后母女三人都眼眶含泪, 心中可惜郝家一家人。 风月则问英王妃:“嫂子, 你怎么想到那孩子是郝李氏儿媳生的?”风月真是佩服英王妃, 她完全想不到这个。 “娘娘,那孩子出生的时间太过巧合, 所以臣妇这才想着赌一赌的。” “出生的时间巧合?”风月还是不懂。 “正是,那孩子是八月份生的,是男孩儿, 虽说都是十月怀胎,但是实际上是九个月多一些, 差不多是九个半月。并且书中有记载,男孩儿提前发动的多,女孩儿延迟发动的多。”英王妃想了想,捋了捋思路:“那孩子八月份生的,论理应该是去年怀的的。” 风月愣愣的点点头。 英王妃想了想又说:“从乞丐的口中得知,据说那郝李氏的儿媳在县令的府上是住了一段儿时间。” 风月依旧不明白,这乱七八糟的事儿,到底是怎么串联在一起的? “那郝大郎为了妻子去同县官吵闹,可见对妻子情深义重,从郝李氏言辞之中,也可以听出她儿媳对郝大郎也是感情深厚。”英王妃看着风月:“若是臣妇到了她那种境地,知道自己逃不出去,宁可以死保清白,绝对不会让贼人玷污了自己。” “嫂子说的很是。”端慧长公主直接说:“若是那种境况,断断不能便宜了贼人。” “所以说,明明应该选择死亡的人,为何活了下来?为何又被灭口?”英王妃继续分析:“为何活了下来?想必那郝宁氏定然有个绝不能死的理由,这个理由甚至大过被贼人玷污。” 端仪长公主啊了一声,随即说:“她必然是怀了夫君的骨血,因此宁可被贼人玷污,也要活下去。”说完,长公主红了眼眶。 “妹妹说的正是,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她又不是真心实意的攀附富贵,想必平时也带了出来,因此我与夫君到宁县的时候,才会不见那郝宁氏的身影,只因为她被灭了口。”英王妃说完,赶紧用帕子点了点眼睛。 “那这孩子……”风雨还是有点儿迷茫。 “郝宁氏能在正月十五去逛花灯,想必是未曾显怀,甚至是不太知道的,必定月份尚浅,所以臣妇才说,那孩子出生的月份太巧了。”英王妃顿了一下,又说:“娘娘不妨算算,八月生的,十月怀胎,乃是应该年前两个月怀的,可是男婴总是不足月便是生产,九个月生产的大有人在,若是如此,那么正是年前一个月怀上的。” “她连翻惊吓,更早产一些,谁能看出来?在县令府想是也不顺心,早产生下孩子,定然无人怀疑。所以她应该是足月生而说早产。”太后生了四个孩子,这里面的门道绝对的门儿清。 “太后说的是,正是此理。”英王妃点点头。 风月眨眨眼,果然不能小瞧任何一个人,这么复杂的想法,这么乱七八糟的逻辑,竟然还能把案子破了,真是绝了! “想必那郝宁氏被抢之后,原本是盼着能出去的,后来发现出不去,也曾想过寻死,却发现怀了夫君的骨肉,这才不得不忍辱偷生。”端仪长公主瞬间脑补出当时的情景,这确实是最能说得通的状况,而实际也确实如此,所以说,不要小瞧脑洞大的人,你永远不知道她的想法能开到哪里去。 “倒是个难得的女子。”太后赞了一句,又问:“那郝李氏如何了?” “回太后,那个地界他们不好继续呆下去,臣妇已经带了郝李氏和那婴儿来到京城,也算老天怜悯,当日郝李氏的三子因为贪玩儿,晚上吃完饭睡觉的时候溜了出去,躲过了一劫,只是当时看家中起火,他着急,从山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腿,这才同郝李氏走散,如今也一并带入京城。”\ “天还是保佑无辜百姓的。”太后很是高兴。 “正是,臣妇命人教那孩子认字,学习手艺,将来也好奉养老母,照顾侄子,甚至将来娶妻生子也能支撑起这个家。”英王妃秉持着好人做到底的原则,对郝家那是真帮忙。 “还是你心细。”太后忍不住赞叹。 英王妃回王府的时候,得了两宫好些赏赐。至于英王妃的敏睿,也被不少深宅女子津津乐道,这件事不能说英王妃强出头,出头的是英王,说明人家两口子好,英王妃猜测的郝宁氏,也说明英王妃也是那等烈女子,所以这个对英王妃的名声只有好的,没有坏的。 闵太师私下同蔡侍郎说:“这绝对是歪打正着。” 可不是么?可是人家就把案子给破了,他也不是不能破案,其实就是想故意拖些日子给那县令安排后手,毕竟那县令父亲的友人是自己的同窗,结果……不提也罢! 风月则更开心:“如此,你趁此机会同诸位大臣商量商量派巡按访查民间冤情这件事。” “我觉得英王兄就不错。” “不成。”风月直接否了。 “为何?” “先不说这些文官会不会答应,其次就是人贸然被重用,很容易走偏,现在他觉得这些小人可恶,若是他做巡按,多做了一些事情,你给他撑腰,他放开手脚去做,到时候不在京城,不知局势,自以为自己有能力,与你离心可就糟了,倒不如这件事压一压他,让他知道那些官员到底怎么样,免得以后妄自尊大。”别考验人性,这是风月在星际的时候不知在哪本书上看到的。深以为然! 骆文滨点点头,这会儿他已经不像刚开始那般听到类似的事情就沉不住气了,经过风月四年多的时间调教下来,纵然依旧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可是现在终究不再是政治小白兔。 有了风月的提点,骆文滨第二日同诸位大臣议事的时候就提出了巡按这个词汇。 闵太师现在一点儿也不敢大意,现在的皇帝不好糊弄,他必须拿出有理有据的理由来才能说服皇帝,对这个巡按不了解,他直接问:“陛下?巡按都做什么?主要的职责是什么?” “这一次宁县的案子给朕很大的触动,这一次是英王妃想出来的主意,朕的触动就更大。”骆文滨顿了一下,又说:“巡按主职查案,有仿若郝家那样上告无门的,可以去巡按那里告状。” “如此,倒也是好事,否则那些偏远县令当真是无法无天。”闵太师表示支持,,只是他还是要问:“陛下,这巡按暂时拟定几品?” “这个朕没想过,太师以为呢?诸位呢?”其实风月已经告诉他了,巡按的品级不能超过正二品,不能低于正三品。 “臣以为,既然只是审案,那么审案的基本都是当地父母官,父母官的品级是七品,因此臣建议巡按品级为正四品。”这是刑部尚书的说辞。 “臣以为,虽然父母官只是正七品,但是敢如此胆大包天者必然有所依仗,便如那宁县原县令,就是依仗知府方才如此草菅人命。因此臣奏请陛下,巡按最少要正三品。”这是傅太傅,老头儿不懂民生,官场上的事儿玩儿的很溜。 “臣附议太傅所言,只是正三品无法显示陛下给予的权利,因此臣以为当正二品。”许相公也很聪明。 “臣附议。”闵太师也跟着表态。 骆文滨点点头,很好,看来大家都很上道,因此点头:“众卿之言之有理。就定下正二品。” “陛下圣明!” “另外,也不一定是冤案,那些陈年旧案,没有破获的,也可以尝试去审理。”骆文滨继续说:“刚刚朕也说了,英王妃给朕的触动很大,可见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也许他破不了的案子另外一个人就能想的通透呢。” “陛下所言极是,王妃从内宅入手,臣当时在宁县真是万万想不到的,如今有了王妃的启发,回去询问妻子,竟也发现,内宅之中也很是有学问。”蔡侍郎第一个表示,而且再次检讨自己不足,夸了英王妃。 “嗯,好!”骆文滨点点头,对蔡侍郎这种学习的精神给予肯定。 “陛下今年就派巡按出去?”闵太师再次问。 “嗯,想到那些苦主,朕真是片刻也等不得。”骆文滨实话实说:“诸位卿家不妨举荐一下,这第一任的巡按由谁来做?” 第六十六章 闵太师心中一动, 这是打算巡按还换着来?不过他没继续问, 而是没吭声。很快就有一名四品官说:“陛下, 臣认为既然是审案, 还是刑部和大理寺更熟悉, 因此臣认为当是大理寺或者是刑部人员。” “陛下,臣认为, 大理寺和刑部虽然都是办案老手, 但是想法恐怕已经固定,不如别开生面选择不熟悉办案流程的人来办理。” 两个人的说辞各有拥护者, 很快从这种大面上的说辞, 变成了直接举荐某人, 那些说要别开生面的人基本举荐的都是英王。 但是不难发现,举荐英王的都是四品官,要么就是武将,文官几位丞相还没发话, 但是其他正二品之类的都举荐刑部和大理寺的人。 “云丞相以为如何?” “臣以为第一次办理, 还是以稳妥为主。” 骆文滨点点头。 “臣也认为此事当以稳妥为主, 以后有了经验,换人不迟。”傅太傅同意云相公, 还稍微试探了皇帝的意思。 “太傅所言极是,朕也是这么想的,第一次还是稳妥为佳, 人选就在刑部中选择,时间一年, 明年这个时候就回来交差,然后再从大理寺中选人,还是一年,两年下来有了经验,那时候户部的,礼部的,就可以出去试试。”骆文滨这才说出风月的想法。 “陛下圣明。”闵太师真是长除了一口气,看来皇帝并没有因为一件事,就打算命皇室中人干涉朝政,这就好! 商定下这件事之后,剩下的那就是人选,这个就比较好选了,刑部人不少,但是绝对不是正四品能选上的,所以直接忽略不计,基本就是刑部尚书和两位侍郎中选一个,骆文滨也没让大家议论,直接点了刑部尚书。 刑部尚书很高兴,被皇帝委以重任这是一种荣耀,何况这个巡按还有实惠呢,出去一圈儿,起码在各个地方官那里混个脸熟,威望会涨一些,其次就是钱财上,大家肯定会有表示,到时候自己可以斟酌着收一些,一件差事,三件好处,这绝对是个大馅饼砸头上了。 上上下下都满意的事情效率自然很高,刑部尚书很快就打点好一些,开始去做巡按。 结果前脚刚走,后脚就出了事故! 月朝官场黑暗,贪污严重,京城重地相对好一些,偏远一些的地方那县令什么的就是土皇帝,欺上瞒下做得贼溜。百姓们真是撞大运,撞上大运来以为好县官或者说不那么贪婪的,那么日子就过的还不错。 若是撞上宛如宁县县令那样为所欲为,不把百姓当人看的县令,那也是投诉无门。 悖县可能是同背字同音的原因,所以真的点背,县令来来回回换了二三个,没一个好的,而且因为悖县越来越穷困,导致现在县令不满意,因此压迫越重。 现在的方县令那绝对是禽兽中的衣冠禽兽,败类中的斯文败类,极品中的战斗机,人渣中的李天一,这个县令那真是要多缺德有多缺德,要多阴狠有多阴狠,偏偏长了一副温柔俊俏相,给予了他一个好伪装。 这个方县令,就是宁县的县令到他面前也得甘拜下风!方县令不但贪,他还好色,宁县令的儿子虽然抢了郝李氏的儿媳,但是那对人家还算不错的,锦衣玉食供着,也想过用什么办法哄对方欢心。 如果郝李氏的儿媳妇是单身,又是现代的话,也许还能演出一部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戏码,所以说,就算宁县令儿子很差,可是到底还能包装一下,弄个一见钟情,真爱什么的戏码,而这位方县令那就不是了。 他好色,先去骗,凭借着俊俏的模样,县令的身份,他第一步是骗;但是不管什么时候,女人有没有脑子的,也有有脑子的,更有要脸的,县令有妻子,不想做妾的大有人在,县令骗不来,就开始抢。 但是,但可是,无论是被他骗到手的还是被强抢的,一旦他腻歪了,就送到花楼,对,你没看错,是花楼,花楼是挂靠在他妻子嫁妆里面的,绝对红果果的逼良为娼。这些女人一旦有不愿意的,他照旧用对方的亲人做要挟。 至于他为何敢如此的肆无忌惮,天高皇帝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地方距离边疆颇近。镇守这里的武官是镇南伯,家中世代镇守南边,绝对的土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利,而他的麾下有一名三品将军,正是这名方县令的姐夫,靠着他姐夫,方县令方敢如此肆无忌惮。 哪里有镇压哪里就有反抗,方县令这般作为,自然会有反抗,是他抢了一个猎户的小娘子,小娘子有三个哥哥,各个都不好惹,自然不答应,老大在与方县令的人争抢中失手杀了一个人,这一下算是彻底撕破脸。 三兄弟想着怎么都是一个死,干脆彻底反了,那些原本被欺压的人瞬间纷纷响应。 这样的事情,月朝经常发生,本来是没什么的,但是这是边疆重地,是镇南伯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