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第六十四章 在浙江会稽县的马氏家族中,有个梅姑祠,今青山下有梅山、梅塘、梅姑庙,今称娘娘庙者也。是为了纪念一位叫做梅姑的女人的。 梅姑年轻的时候,说了一门亲事,可是还没过门,未婚夫就因为在外打仗死了,而梅姑为了丈夫坚持守节,一直没有再嫁。不过不幸的是,三十多岁的时候便去世了。 在以前,一门中有一个贞洁女子,是很光荣的事情,所以梅姑被认为是马氏的荣耀,能够为夫守节已经不容易了,而没有过门依然守节那就更加难得了。 就这样一晃,梅姑已经死去了几百年了。 有一天,一个姓金的书生路过祠堂,看到祠堂上梅姑的雕像栩栩如生,还颇为漂亮,不尽使他产生了种种遐想。当然只是想想而已,出了祠堂,金某便全部忘记了。 到了晚上,金某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有一个穿着绿色衣服的婢女来请他说:“我家主人想要见见公子。” 金某问,“你家主人是谁?” 绿衣女子便答,“公子去了就知道了。” 随后金某便稀里糊涂地,跟着绿衣女子来到一个神庙。神庙外,有一位女子在迎接他,衣衫飘飘,容颜娇美。金某看到了女子,感觉好像有些熟悉的样子,可是却一时想不起来了。 那女子温柔地说:“非常感谢公子的眷顾,如果您不嫌弃我长的丑陋笨拙的话,我愿以身相许。” 金某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只是含糊地答应着。说完了,那女子说:“公子您先回去等着,等到有位子了,我就会去迎接您的。” 金某一觉醒来,感觉十分奇怪,有一个鬼要嫁给自己,自己还答应了,这是什么事啊? 可是后来再仔细地想想,那个女人究竟是谁?好像和梅姑祠堂中的那个雕像有几分相似之处啊。 一想到这,金某浑身冒冷汗,感觉很害怕,但是却没敢把这个奇怪的梦告诉他人。 可是,第二天金某去到街上闲逛时,却发现人人都很奇怪地看着他,一问才知道,原来昨晚所有马氏家族的人都做了同一个梦。 梦里梅姑对大家说:“上虞的金生马上就是我的丈夫了,你们应该尽快在庙中为他塑个像,放在我的旁边。” 难怪大家看到金某都十分怪异了。 族长大人不信邪,而且怕金某的雕像,玷污了梅姑贞节的名声,不依从大家的意见,拒绝修建雕像。 没想到过了两天,族长的家人就全病倒了,找来郎中也说不出到底是什么怪病,要死要活的,吃什么药都没有用。 族长害怕了,没有办法,率众祷告梅姑神位,允以翻盖庙宇配以金生塑像,其家人方才痊愈。 四乡八邻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都感觉十分奇怪,都认为梅姑有如此神灵,于是就纷纷捐资出力。没几天,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庙就拔地而起了。 金某回到了家里之后,一直闷闷不乐的。妻子关心地询问他,“你是怎么了,心神不宁的?” 金某便皱着眉头说:“恐怕是我要走了,有人要来接我了。” 妻子感觉不可思议,怀疑丈夫是在胡言乱语,好好的说什么要走了。妻子便追问丈夫说:“你是不是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了?” 金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无奈地答道:“是梅姑来找我了,我也没有办法,她让做她的丈夫,去陪她。” 当真就在雕像修好的那一天,金某沐浴更衣,穿戴整齐之后躺在床上便死了。 马氏家族进行了一个仪式,把雕像正式地供入祠堂。 那天,金某的妻子也来了,冲进祠堂大吵大闹,恼羞成怒地跳上神案,嘴里嚷着:“呸,不要脸的狐狸精,竟然要抢我的丈夫。” 然后给梅姑的雕像几个巴掌,还在雕像的脸上深深地划了几道口子,后来经过几次修缮,那指甲痕还是依旧依稀可见。 马氏家族的人也没人好意思上前劝阻,后来,金某的妻子哭哭啼啼地骂累了,才回家去了。 没有出嫁就守节,不能说是不贞,做鬼做了几百年,却开始改变她的节操,怎么那样无耻呢? 大慨贞节烈女的魂魄,未必就依附在泥像上;那些有灵验的庙堂和神像,有惊世骇俗的行动。都是鬼怪狐狸借那个地方在兴妖作怪的吧。 不过我却觉得,故事本身更有生活味,更符合事实。 正是经历了几百年的孤独和寂寞,高高在上,世人皆敬仰的梅姑才会动心,才会被金生的一点遐想打动。或许神仙的所谓长生所谓道行,远不如活色生香来的世俗生活来的精彩。 梅姑庙的规模较大,朝南的正门高大威严,彩绘着尉迟敬德和秦叔宝二守门神,闲常的日子都从两侧的偏门出入,大殿里塑着梅姑与金生少年男女天真无邪的模样,侧厢偏殿供着几尊其他的神像。 难得梅姑死后有灵,不顾三从四德的礼教约束,才在众多庙宇中为爱独树一帜。成为在漫漫黑夜中祈求婚姻自由的青年男女顶礼膜拜的一个神圣偶像,或许也是众多信徒虔诚求佛的一个真正原因吧。 可惜的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梅姑庙与东关其余十多座庙宇在文革前后的几十年中被拆毁了。梅姑庙的过去只是留在老人们口中的传说,以及蒲松龄、鲁迅的文章中短短的几行历史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