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王朝更迭,谁不是这样干的…… 到那时,他只消拿着明皇的圣旨,去吏部花点银子——这圣旨,自然就成真了! 贾利等四大家族出身的胥吏,也纷纷跪倒在地,等待王廉宣读圣旨。 王廉却是开口道: “常言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县尊更进一步,就成了府台大老爷,又节制周围数县,身边自然是需要出谋划策之人的,不若请城内有名望的乡老一并过来。” 他很是贴心的解释道: “这圣旨上有大片的空白,只消杂家填上了名讳,他们便能得到出身。 如此,即为府台您减轻了上任后的压力,也能造福一方乡邻,为府台搏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名声! 府台以为何如?” 为了打消刘?c如的顾忌,王廉特意先将圣旨给他看了看,更是尊称他为府台了。 要知道,这府台,可是知府的意思呢! “这是真的圣旨啊!” 刘?c如惊呼了一声。 王廉心中冷笑:废话! 这圣旨,由陛下亲自口述,翰林书写,内阁用印,司礼朱批,掌印盖玉玺…… 朝廷班子都在这里,自然是真的不能再真了! …… 一见到圣旨上,鲜红的阁臣、六部大印,以及落款处的皇帝玉玺,刘?c如一切顾忌都没有了。 他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消散如过往云烟…… 而刘?c如身后的贾利等人,则更加不堪,刚刚听到刘?c如难以掩饰的惊呼,便纷纷扭头,唤来一二相熟的衙役,命他回去寻找各自家主去了。 这是改头换面、一跃成龙的好事啊! 别看胥吏把持了官府诸事,然而,却始终是上不得台面的吏,哪怕是九品小官,都能整死了他们。 而且,按照大明户籍制度,一旦入了吏,生生世世、祖祖辈辈都是贱籍了,是不能考取功名的! 大明允许别的户籍科举,比如军户,千古名相张居正就是军户出身,此外,大明阁臣中,有不少于十人,都是军户出身。 其他灶户、牧户、盐户等,做了朝廷大臣的也不少呢! 唯独对于吏籍和罪籍,老朱家刻薄到了骨子里,一旦被贬为这两个户籍,几乎永远都无法摆脱了。 这也许与太祖朱元璋出身微末,熟知吏员嘴脸不无关系。 …… 刚才让王廉足足等待了大半个时辰,而此刻,一见到有利可图,不过短短一炷香时间,城门洞内就在此涌出了一群人。 看架势,正是四大家族之人。 甚至,为了早人一步赶到,四大家族的家主们,竟然不约而同的都没有乘坐轿子。 这些人竟然全都是骑马过来的! 众人让随从将马牵到城门后,老爷们全拥挤在桥的另一边,隔着小桥,眼巴巴的看着明国天使。 要说明清时期,这各地百姓们啊,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张名片。 比如九头鸟是湖北佬,爱告状的安庆人,酷吃辣的川湘妹,骨头硬的河南人…… 这燕赵大地,却是多慷慨悲歌的侠士。 著名的武术之乡沧州,就离此不远。 北直隶(大体相当于河北)的有钱人家,大都是饲养的有马匹的。 王廉与张应选互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喜。 有马啊! 真好! …… 贾利却越过了知县刘?c如,按耐不住催促道: “天使,城中大户都已到齐,还请天使宣读陛下圣旨,我等也好尽早为陛下效力!” 这厮话音未落,四大家主也催促起来,就连刘?c如也是一脸期待,眼巴巴的看着王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