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天,便有皇室的礼官来到云王府。 身为李氏皇族的嫡系子孙,李常笑的冠礼还是挺隆重的。 天命帝派出了礼部侍郎来撑场子。 李常笑的皇叔们,也是各自将自己最看重的儿子派遣出来。 至于他们本人,是不会到场。 毕竟李常笑算是晚辈,长辈亲自出席,与礼不符。 到访的就有太子的嫡长子,当今皇长孙,李常威。 还有齐王的嫡子,李常泰。 另外就是宁王的嫡幼子,李常洵。 前两人算是最得天命帝看重的孙辈了,所以单独说一遍。 至于李常洵,他是同龄中与李常笑关系最好的。 因为李常笑年幼时的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天命帝对他这个孙子也高看几眼。 亲封为“喜郡王”。 所幸自家是宗正一脉,并不会引起太子和齐王的忌惮。 反而,李常笑成了诸皇孙中,唯一跟双方关系都处得不错的。 其他人,包括李常洵的父王,全都在齐王和太子间站了队。 两派的关系不说水火不容,那也是一山不容二虎。 云王爷身为亲爹,自然到场的。 他和王妃坐在上方,众贵客分坐在两侧。 礼官们主持“冠礼”的流程。 告祠堂的仪式早就完成了。 宿宾也提早一天安排完毕。 万事俱备。 “吉月令辰,乃申尔服,谨尔威仪,淑顺尔德。” 一个面色威严,衣着华贵的中年模样男子起身。 通身的气质颇为慑人。 这便是李常笑的父亲,云府的王爷,大秦下一任宗正。 历代宗正需要管辖皇室大家子,所以对气势的拿捏都颇为精通。 云王爷站起身,从礼冠的手中接过了金冠。 李常笑是郡王爵,有资格戴金冠。 这一天,他穿了一席穿直裾深衣,别的便没有多做打扮。 因为冠礼,不只是加个帽子。 其他包括皂衫,革带,云靴等,也是要换新。 一套流程下来,倒是费了不少时间。 云王爷走到儿子的面前,肃穆的脸缓和了一瞬,随即又恢复了庄重。 “行了冠礼,你便是真正的大秦男儿了。天地君亲师,慎己。” 李常笑面色一肃,双手作揖,极为标准地行了一礼。 见此,云王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他轻轻伸手,将李常笑头上的青色束带解开。 顿时,如墨的长发便乱作了一团。 云王将长发盘起,颇有章法把它们蓄了起来。 一指固定,另一手则是拿过金冠,很认真地替李常笑佩戴。 待金冠将长发形成的小拱给固定住,这才松了手。 打量着自己的杰作,云王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与自豪。 他最后看了李常笑一眼,然后转过头,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感受到头顶传来的分量,李常笑起初不太习惯。 毕竟金冠可不似青束带,还是有些分量的。 然后,便有礼官带着其他的服饰走上来,那是郡王服。 李常笑不动,任由他们施为。 穿上了王服,套上了云靴,系上了束带。 加上李常笑本来就长得不错,一个颇具威仪的皇族少年形象便立住了。 到场的俱是达官显贵,才子佳人他们都见了不少。 饶是如此,李常笑通身的气派,依旧令人赞叹不已。 座上的云王妃徐氏,眼底更是多了几分骄傲。 “这帅气的小子,老娘生的。” 李常笑的兄长李常宁也到场,他与身边的俏丽妇人坐在一起。 那是李常笑的嫂子,苏氏。 苏家也是京城的名门,不过来头不及徐家。 因为李常笑自己有爵位在身,两人暂时没有利害。 面上也比较和谐。 苏氏与李常宁成婚两年,如今有了身孕。 再有一两月,王府便会产生第三代了。 李常笑刚冠礼完,便要当王叔了。 到了这一步,冠礼也算结束了。 余下的时间,李常笑的这些同辈们又明争暗斗了起来。 内容俱是没有多少营养。 小王爷们斗法,底下的仆人暗中较劲。 太子和齐王其实也清楚,小辈们的内斗不过是过家家,没有结果。 天命帝也不会因为哪一个后辈表现卓越,就青睐自己的哪个儿子。 可是自家长辈关系不好,小辈玩到一块去,那也不是事儿。 所以,还是专心内斗吧。 自古皇位角逐,哪里是不流血的。 大人物们各显神通,底下的侍卫们你死我活。 反正生来总是要死的,早晚也就没区别了。 …… 回了小屋,李常笑将金冠换下,戴上了自己准备好的玉冠。 如先前一样,他面色郑重地将金冠收到了木盒中。 现在,有三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