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声音,关宁回头,只见有两人过来,说话的是一个女子,她面相清纯,肌肤白嫩,虽说只穿着普通学袍,但气质出众,偏偏还透露着一抹古灵精怪。 只是…… 关宁看到她的胸前。 太平了。 几乎没有。 “你看什么呢?” 历舒兰察觉到关宁的目光娇喝道。 “我只是很好奇,两年没见,你为何还是如此,没有进展?” 关宁是认识历舒兰的,不过并不熟悉。 毕竟同为二代,圈子就这么大,只不过现在的关宁是废二代。 而历家依旧如日中天。 “要死了你!” 历舒兰被说中了痛处,气恼不已。 这是她一直都心心念念的事。 有些怨气了。 关宁故作沉思状,开口道:“其实你不该生在历家,而应该生在皇家。” “为什么?” 这般表情让历舒兰不自觉的询问。 “这样就可以被封为太平公主。” “哈哈!” 卢俊彦立即大笑了起来。 “你……” 萧乐瑶也没忍住笑了起来,不过刚笑就止住了。 她怕发笑显露了真音,现在可是女扮男装。 “不知这位兄台是谁?” 关宁赶忙转移话题,也有好奇之意。 他上下打量着,尤其在胸前多停顿了片刻。 这般看的萧乐瑶很不好意思。 莫非他是怀疑了? “这么没礼貌,盯着哪里看呢?” 历舒兰白眼着关宁。 “这位兄台的胸肌可是厚实的很,莫非是武阁之人?” 关宁好奇问道。 因为明显看着有凸出的部分。 不过也不太像,因为生的细皮嫩肉,身材也很显瘦。 关宁呢喃着,却让萧乐瑶分为难堪。 她在女扮男装之前,还特意多勒了几层,难道还不够? 听到此。 历舒兰更是不忿。 她知道萧乐瑶为了扮男,肯定是用了些办法,没有想到这样,还能看出来。 实在是,人比人气死人。 可恶的关宁,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时,她感觉到旁边的萧乐瑶轻碰了她一下。 她明白,这是在让她介绍。 历舒兰收拾心情,开口道:“这位是我的好友,名叫杨肃。” 这是她们之前就商议好的,所以很自然。 “而且,他确实是武阁的,看着瘦弱,其实也是武人。” “你的好友?” 卢俊彦狐疑的看着历舒兰。 “你怎么有男性朋友了?” “你管我?” 历舒兰一说话,卢俊彦就缩回了头。 “原来是杨兄,失敬失敬,不知为何,我看着杨兄总觉得亲切。” 关宁开口说道。 他真的有这种感觉。 “我对关世子也颇为佩服,能写出那般诗作。” 萧乐瑶笑着开口。 她是为了关宁所说的那句亲切感。 两人还是幼时见过,萧乐瑶比关宁大几岁,因而有记忆,不过她相信哪怕她恢复女装,关宁也不认识她。 因为在那之后,再没有见过。 “亲切感?” 历舒兰的声音故意拉长。 她可是知道,实际上萧乐瑶可是关宁的未婚妻,不过被退婚了…… “快去那边吧,我们然后再叙,诗君和词君还在等你。” 萧乐瑶怕露馅,忙着转移话题。 “哦对,咱们然后再叙。” 关宁赶紧过去。 “你乱说什么?” 萧乐瑶责怪的看着历舒兰。 “我发现你们两个挺投缘。” 历舒兰开口道:“他都说看到你有亲切感了,而且你好像对这位人人趋之如骛的纨绔世子并不讨厌。” “你俩是不是有什么我不知道的故事?” “没有。” “那怎么这样?” “我只是觉得他不容易。” “真的?” 萧乐瑶没说话。 是真是假,她也不清楚。 关宁自然不知道这些,此刻已经到了阁楼前。 “那个……要成为正式阁生,需要办什么手续?” 关宁问道。 “在成为正式阁生之前,你要先去国子学办理入籍手续,这样你就是国子监正式的监生了。” 杜修才声音平和。 关宁发现这位诗君总是这样温文尔雅,很容易让人有好感,不像邓明志,刘封之流。 “我建议你等明天再去办理。” 李逸云开口道:“等通过考核再说,若你通不过考核,就会被驱逐出国子监,没有正式监生的身份,也不会成为阁生,明白了吧。” “好吧,那我现在去办理入籍。” 关宁没想到会这么麻烦。 “我的意思是你考核结束再说。” “你是觉得我通不过考核?” “对。” 李逸云直接道:“诸博士既然敢放那样的话,就肯定有十足的把握。” “像你这种情况比较特殊,但也不是没有,通常有犯大错的监生,面临被退学,便会有类似的考核抵过。” 李逸云解释道:“国子学是六学之首,所教授的比较杂,总体是以儒家经典为主,比如《礼记》《左传》《诗经》《周礼》等。” “这些你都知道吧?” 他看着关宁,别自己说了一堆,是对牛弹琴。 “知道。” 这些对他来说是耳熟能详。 前世的关宁是学霸,对这些儒家经典很感兴趣,因而颇有研究。 他皱起了眉头。 “不是有儒以文乱法这一说么?为何所学还是儒家经典?” “你搞错了。” 杜修才看着旁边的夜鸿雨开口道:“让夜大儒给你解释一下。” 夜鸿雨还没走,一直在旁边听着。 “我只能跟你说,儒以文乱法其中所说的是不是儒家,更不是说取消儒家经典。” “有区别吗?” “区别很大。” 夜鸿雨低沉道:“其实这也不算什么秘密,以你的身份肯定是能接触到,儒以文乱法中的儒,指的是儒教,而非儒家。” “这又有什么区别?” 关宁一脸懵逼。 “儒教不是儒家么?” “区别很大。” 杜修才重复了夜大儒的话。 “儒教是三教之一,儒家属于九流,这不是区别吗?” 这一说,关宁更绕了。 “好了,这不是你该关心的。” 李逸云打断。 “再说回考核,按照常规项通常就是经帖,墨义,经义,诗赋这些,取题皆是儒家经典,对了,论语是必考的。” “这些需要对儒家经典有很深的掌握,以前有考核者会事先划定范围,大中小三经,取其一或取几部,但你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