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贵娇

注意权贵娇目前的最新章节为第278节,权贵娇主要描写了起点首页热点封面推荐vip2016-01-04完结总点击:502415总推荐:93076文案:重生归来,她依然是权贵嫡长女只是,这一世已历过刀血杀影的她,又何曾惧怕内宅阴私?欺我辱我贱我者,必十倍百倍加之!步步血煞,幸好还...

作家 平仄客 分類 现代言情 | 150萬字 | 278章
第66章完结
    “线索是这么显示的。bjkj66.com”常康照实回答道。事实上,当他查到当中有二皇子的手笔时,也颇感吃惊。二皇子一向表现平庸,如这次真的是他设局,那以往大家都看漏眼了。

    “以后对老二府里,多看一看。朕要知道他是真平庸还是韬光养晦。”如果经由这一事可以多一个聪明的皇儿,崇德帝还会觉得稍有安慰。

    说到了老二,他就想到了老三。老三是他最寄予厚望最看重的,原本打算明年初就立其为太子的。却没有想到,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不管怎么说,事情都要顺延一步了。

    唐璩和余涵远这两人毕竟是三皇子府的幕僚,如今那些乡绅们来势汹汹,京兆府已经招架不住,三皇子府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再不能一味压下去了。

    京兆府衙役都快握不住水火棍了。御史台那些官员。似乎已卷起袖子开始写弹状了,最主要的是那些乡绅们的万人请愿书,正在不断往京兆百姓中散发。这让崇德帝觉得,他不能再在紫宸殿中观望事态发展了。

    “常康,召老三进宫。”崇德帝给常康下了这个口谕,便闭上眼睛等待朱宣明的到来。

    且说。在三皇子府务本楼内,秦绩踱来踱去。似乎下定了决心一样,凝神对朱宣明道:“殿下,唐璩和余涵远一事,三皇子府必定要交人出去。这人,地位还不能低!殿下,您要交的人只能是褚备。”

    说到褚备这个名字。秦绩特地压低了声音。他知道褚备对三皇子忠心不二,从三皇子出宫建府的时候开始。褚备就是三皇子府的长史了,这么多年了,殿下肯定不舍得。

    不舍,便不得,就算殿下再不舍,都要弃了此人。

    “褚备不行……”朱宣明下意识地反驳道,褚备是他母妃那边的人,从他很小的时候,褚备就陪在一旁了,直到褚备任了皇子府长史,都没有逆过他的心意。

    若没了他,朱宣明去哪里找这么忠心耿耿,且得信得用的长史?

    “殿下,在皇库事中,褚备与姚亮有往来,已经在皇上那里留了底,再有唐璩、余涵远一事,皇上势必不会留他,殿下何不主动将人交出去?还能显得公正。”秦绩继续劝说道,头脑越发清醒冷静。

    唐璩和余涵远,还有他们的父亲,只是一个幌子,就是为了对付三皇子府的,可能布局之人握着乡绅阶层这把利刃,这一次三皇子府要受伤了。

    一想到这,秦绩心中便一阵心疼与烦躁。唐璩和余涵远死亡、京兆府棺材案、乡绅阶层夺权,这些针对三皇子府布局一环接一环,谋划得异常紧凑,将三皇子府围了个密密实实。

    要挣得出来,就只能从三皇子府内部着手,以现在的情况看来,弃掉褚备是最合适的办法,才有可能平息那些乡绅的怒气。现在是势成骑虎,哪里还有不行与否的问题?

    听秦绩这么说,朱宣明一时没了话语。秦绩的话是对的,现在不是讲情意的时候,而是三皇子府是否顺利脱身的问题。

    “光是教出褚备还不够的,殿下还必须就幕僚一事作出让。至于平息龙阳之癖的谣言,只要殿下亲事一定,自会不攻而破。”秦绩又说起了亲事,这一次,并没有像上一次那样置气。

    这下,轮到朱宣明有些讶异了,他很清楚秦绩的心结所在,没想到这一次竟然这么爽快。可见,秦绩此刻是真心实意地为三皇子府打算。

    接下来两人又就府内许多事商讨了一番,在崇德帝传召之前,朱宣明便知道自己应做什么了。

    未几,京兆府衙就传出了最新进展,道唐璩、余涵远之所以惨死,是与三皇子府长史褚备有关,其人阴险毒辣,常借三皇子权势行事,蒙蔽了三皇子及众多人。

    直到这事扬出来,三皇子府才知道府中长史乃是一条恶狼,而褚备本人,对所犯之罪供认不讳。三皇子府当下就将其移交京兆府,定要对其严惩不贷,以伸唐、余两人之冤,以昭天下正义。

    至于褚备的具体罪行,京兆官员和各地乡绅们都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皇上已经表态,知道这事只能落到褚备身上了,这是皇上的底线,不可能再进一步下去了。

    乡绅们是要借此事来宣告进入权力体系的,以后他们还要继续渗透、活跃,不可能为了唐璩和余涵远这两个幕僚,而继续与崇德帝死磕到底。如果是这样,他们就不是为了得到权力,而是在找死了!

    于是,在京兆府判决出来之后,乡绅代表们找到唐有安、余缙这两个人,表示这一场博弈,乡绅们只能做到这一步,不可能再多了,又表示他们已经觐见了皇上,不日就会从京兆散去。

    一旦乡绅们离开京兆,就意味这轰动不已的棺材案,要进入尾声了。

    唐有安仍是跪请乡绅们再帮一把,三皇子府只是推出一个长史而已,比起他儿子的死,这远远不够!

    乡绅代表觉得唐有安已经魔怔了,不由得沉了声音说道:“三皇子府的长史,已经是五品官了,这个用来偿命,还不够?你莫不是想着要三皇子?”

    做人,哪里能这么天真?三皇子乃天潢贵胄,就算他真的对唐璩做了什么,又能如何?

    这一次,说话的反而是从头到尾沉着的余缙,他向乡绅们道了谢:“这一次的事情,多谢各位了。如果没有各位相帮,我们的儿子死了便死了,遑论伸冤?”

    这一点,余缙倒比唐有安看得透。能有乡绅们出面,能让褚备偿命,已经殊为不易了。这一切,还有赖于那个褐衣人,不然,他们连儿子尸骨都找不到!

    既然通过种种谋划,可以除掉三皇子府一个长史,那么自然也可以除掉三皇子,但这不能一蹴而就,要耐心等待时机。这是褐衣人告诉他的,这一点,余缙无比相信。

    他已决定,有生之年,都要将所有精力用来谋划杀三皇子一事,这个,真的不急,反正死了独苗,他的人生也算尽了,专此一事,就好了。

    接下来,乡绅们便果然如潮水一样,从京兆往关内府各地散去,就像那么来的时候那样,仍是声势浩荡。自此,朝廷便知道了乡绅这个权力阶层,大定权力体系便有所调整。

    苦主唐有安和余缙两个人,也跟随着乡绅们离开的,带走的,是两副上好的黑色柳州棺材。

    他们的离去,并没有带走此事的深刻影响,关于棺材案的真相,关于三皇子的癖好,关于褚备的最后伏法,仍在京兆传得沸沸扬扬。

    这些事,当然传动了宫中。入夜之后,在宫中某处殿阁,有人将此事说得比外面传的要详细周全得多。

    “主子,唐有安和余缙已经启程返回关内府,属下会按照主子所说,将唐、余两家都清除掉,请主子放心。”说话的人身穿褐衣,声音粗粝,仿佛就像石子划在地上那么刺耳。

    “好,你办事一向妥当。褚备或许想不到,会因为两个区区幕僚而送命,呵呵。死一个褚备,当然是不够的,可不能让那边这么顺心顺遂。”一个女声笑着回答道,似乎对事情进展很满意。

    “谁会想得到,主子会将这一步步都算好了呢?三皇子府栽在主子手中,也算不枉。”粗粝声音这样说道,听不出恭维之气,显然他是真这么想的。

    “可以告诉家里,家中可用可不用的人才,可以安排到乡绅阶层了。以后这个阶层获得的权力,将会越来越多,不枉本宫谋划这一场。”女声又这样说道,心情颇为惬意,甚至亲自拿起剪刀,将烛花剪了剪。

    她边剪边笑着说道:“三皇子府,可不能真让它好过,它好了,本宫的日子就艰难了。”

    烛花落地,烛火刹那洞亮,映照出她柔弱娇媚的脸孔,脸孔上还带着威严,这不是崇德帝的继后谢姿,又会是哪个?

    ☆、第114章 有心

    随着三皇子府长史褚备在狱中暴亡,三皇子府便从最近的混乱中摘了出去。表面上是如此,底下依旧是暗流涌动。

    褚备之后,三皇子府幕僚多有更替,新任长史乃原殿中丞谢登,是崇德帝特地擢升的;三皇子的亲事再度被提上日程,只不过要比之前低调得多;听说皇上为此召见了国子祭酒叶端几次,可是紫宸殿中仍是迟迟没有指婚旨意下来。

    这些,都是山青和陈三娘陆续告诉顾琰的,顾琰听了虽没说什么,但心情明显好了不少,令得尺璧院一扫之前的沉郁气氛,连小圈都兴致高扬地来回打滚。

    “姑娘,您说三皇子府和叶姑娘的亲事能成吗?”月白好奇地问道。三皇子传有龙阳之癖,月白不喜这一点,本能地站在了叶姑娘这边,暗望这事不成。

    “不会成。”顾琰笑了笑道,这样回答道,并略略解释了原因。从她将朱宣明的癖好告诉谢姿的时候,她就知道三皇子与叶家的亲事,断不会成了。

    国子祭酒叶端不是普通的人,还有叶稳那七个强悍的兄长,怎么会舍得将孙女(妹妹)嫁到三皇子府去?三皇子是天家这一点估计都让叶家不满意了,更何况三皇子还传出有龙阳之癖!

    如今的三皇子府对叶家来说,算是个火坑冰窟,这一桩亲事,叶家断不会应承。联姻是为了结两姓之好,三皇子若是执意要纳叶稳为妃,那就只能结仇了,叶家不会成为三皇子府的助力,想必崇德帝也有这个考虑。是以紫宸殿至今未有指婚旨意。

    思及此,顾琰不由得想起了那个叶稳姑娘,她倒是叶稳在京兆宴会上见过几次面,但并不熟悉。让顾琰深感奇怪的是,这叶家姑娘叶稳,什么都好,怎么就嫁不出去呢?

    虽然像自己这样嫁到成国公府只是一个悲剧。但一个姑娘家始终待在闺阁。始终不是个事儿。

    顾琰和叶稳前世今生都没有交集,就是好奇一下而已。很快,她就没有再想此事。反而想起了尺璧院中的车嬷嬷。

    车嬷嬷是从宫中宫门局出来的,是傅氏为她选的教养嬷嬷,但是因为经过了顾重庭的手,顾琰对她并不信任。是以没怎么用过她,还让靛青密切注意她。

    风嬷嬷来到尺璧院后。对车嬷嬷的评价是“可用,但不可信”,顾琰对车嬷嬷就有了判断。一个不可信的人,不管她有何等本事。顾琰都不打算用。

    她将车嬷嬷搁置起来,按照教养嬷嬷的标准将其荣养起来,就是不让其接触尺璧院事宜。车嬷嬷对顾琰此举。也没有什么意见,反而更加安分守己。还时不时提点靛青几句。

    顾琰原本以为,她和车嬷嬷会一直这么相处下去,直到那一晚尹洪来尺璧院将她掳走,事情就有了不同。

    那时候,她被掳走,风嬷嬷一路追截,剩下尺璧院乱作一团。守夜的月白被放倒,水绿正好休在家中,靛青和杏黄这两个大丫鬟强自镇定,却不知如何收拾局面。

    没想到就是在这样的时候,车嬷嬷站了出来,沉喝道:“姑娘的闺誉比一切都重要!你们这样嚷嚷,是要让整个顾家的人都知道姑娘不见了吗?!任何人都不能再说话!院中的灯火也不能太盛,一切要和往常一样!”

    接着,她止住了靛青欲去通知叠章院的动作,反而让靛青去了仆人居将水绿唤了回来,与水绿两个人一起稳住了尺璧院的局面。

    这些,都是靛青和杏黄时候告诉顾琰的。事实证明车嬷嬷决定是正确的,没多久顾琰就回到了尺璧院,她曾被掳走一事,顾家所有人都不知道。

    车嬷嬷在这一事的表现,赢得了水绿等一众丫鬟的肯定,她们待车嬷嬷亲热了不少。

    这一日,顾琰便将车嬷嬷唤了来,问起了当时的情况。

    “嬷嬷,我被掳走之后,您为什么不让靛青去通知叠章院?”顾琰这样问道。若是一个人家的闺女被掳走了,第一时间通知的,当然是父母至亲,车嬷嬷为何没让靛青这么做?

    此刻,车嬷嬷正坐在顾琰面前的矮墩上,听了这问话,便回道:“奴婢对风嬷嬷的本事略知一二,见她已经追了出去,想必姑娘能平安回来,再说,告诉太太和老爷,能有什么帮助?”

    车嬷嬷已经在顾家一段时间,她在宫门局过眼的人太多了,早就看清傅氏是个软糯的人,通知了叠章院,除了引起主母惊慌之外,她觉得一点帮助都没有。

    这个回答,让顾琰顿了一下,然后久久地看着车嬷嬷,车嬷嬷脸色淡然,显然心中就是这么想的。

    “嬷嬷,你的心如何呢?”忽而,顾琰没头没尾地问道。

    “姑娘以为奴才的心如何,奴才的心便是如何。”车嬷嬷的回答更玄,只是她在回答的时候挺直了身子,脸色看着也比平时严肃。

    顾琰听到这句话后,不知为何竟觉得会有些轻松。为了这一句玄话,她愿意尝试接触车嬷嬷这个人,而不是将之前那样排斥她。

    顾琰的决定,并没有瞒着风嬷嬷。这日响午过后,她像往日一样去碧海院看望风嬷嬷,就说了这事。

    “我打算让车嬷嬷作尺璧院的管事妈妈,嬷嬷以为如何?”顾琰坐在风嬷嬷的床前,询问着风嬷嬷的意见。

    “姑娘的决定,奴婢没什么可说的。姑娘只须记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风嬷嬷的声音略有低沉,并未反对顾琰的意见。

    她气色看着仍是不好,那一晚她受伤太重,养了这些日子都并没有好全,脸色看着比以往更阴森。

    风嬷嬷受伤之后,顾霑还来过碧海院看过风嬷嬷,只嘱咐风嬷嬷好好养伤,旁的竟然一概不问。也不介意。顾霑既是这样的态度,傅氏对碧海院这位客卿,就更不会说什么了。

    风嬷嬷受了重伤这事,便是如此在顾家波澜都不曾泛起。这一点,让顾琰深感奇怪。

    “多谢嬷嬷提点,我知道的。祖父似乎对嬷嬷受伤一事并不奇怪?”顾琰这样问道,倾身上前为风嬷嬷掖了掖被子。

    一旁的杏黄见到顾琰这个动作。伸出了手去阻止。却被顾琰一个眼神盯得缩了回去。

    那一晚的事情,顾琰永远都记得,风嬷嬷扑倒在她侧吐血的情景。顾琰绝对忘不了。风嬷嬷对她有活命之恩,更多的事情她都愿意为风嬷嬷做,掖一下被子有什么不妥的?

    “老太爷知道奴婢是太奶奶身边,所以不觉得奇怪吧。”风嬷嬷因为顾琰掖被角这个动作。眼神满是和蔼,语气柔和很多。

    “太奶奶。是个怎样的人?”顾琰好奇地问道。她重活两世,都没有见过这位太奶奶,也没有听多少人提起过她,只知道她先于祖父死去而已。

    如今听风嬷嬷这么说。那位莱州太奶奶似乎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为何这样的人物,前一世从来没有现过世呢?后来她与秦绩、沈度接触时,都没有听说莱州有什么人。

    “太奶奶是个好人。姑娘以后若是有机会见到她,就知道了。”风嬷嬷笑着说道。眼神露出几分怀念。

    风嬷嬷很少笑,如今一笑起来,感觉整个人都年轻了很多,与当时在山丘上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当时,她好像从地狱里面爬出来一样,阴测测盯着尹洪说:“你是成国公府的死士!”,可见,风嬷嬷知道成国公府有死士,而且对他们相当熟悉,可以认得出他们的武功套路。

    她一直以为风嬷嬷只是管家了得而已,不想风嬷嬷背后似有很多秘密。太奶奶、成国公府,风嬷嬷究竟是什么人?

    还有……还有沈度,风嬷嬷与沈度究竟是什么关系?从山丘那一晚看来,沈度和风嬷嬷肯定是认识的,那么前一世沈度在宫门局碰巧遇到风嬷嬷,那肯定就是假的了。

    “风嬷嬷,那一晚,是你通知沈大人来的吧?你与沈大人……”顾琰轻轻问道,不用说全,就足以表达她的意思。

    这不是质问,而是了解。那一晚沈度来得太及时,还有沈度唤风嬷嬷为“嬷嬷”,这一切都说明风嬷嬷和沈度关系匪浅。那么,风嬷嬷为何会来到顾家呢?

    “的确是奴婢唤沈大人来的。奴婢以前服侍过沈大人,后来才进了宫。奴婢满役之后,就被太奶奶挑了去,如此便来了京兆。”风嬷嬷一一解释说道,态度极为磊落。

    除了当年那些隐秘的仇恨,风嬷嬷觉得没有什么不可说的。

    风嬷嬷如此坦率,倒不知让顾琰说什么好了。原来,风嬷嬷还曾服侍过沈度。如此说来,她与沈度,倒多了一个关联了。

    她不由得想起了沈度,那晚漫天铺地的温暖似乎还留在心间,稍想一想,便烫得她脸色嫣红。

    风嬷嬷看着顾琰嫣红的脸,眼中闪过一抹促狭,似是不经意地说道:“姑娘,下个月初二,便是沈大人及冠之日了。”——她服侍过沈度,自是知道他生辰是在什么时候。

    顾琰嗔怒地看了风嬷嬷一眼,脸色的嫣红更甚。风嬷嬷说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顾琰很清楚。

    及冠呀……这么重要的日子,她一定会送他一份大礼的。只是在送大礼之前,她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