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将军

(摄政王&女将军)(另行通知前,每天18点更新。)……姜含元十三岁的时候,在父亲的军营里,第一次见到了那个表字为谨美的男子。彼时,少年安乐王代天子抚边犒军。银钩光寒间,笑尽杯酒;弓衣纵白马,惊破了黄沙塞外的霜晓天。很多年过去了,久远到姜含元已忘记那个深...

作家 蓬莱客 分類 古代言情 | 103萬字 | 344章
第51章
    她的丈夫广平侯陈衡有个侄女,她一直想令侄女嫁摄政王。兰太后又岂肯令她意图得逞,便将目光落到了和摄政王有着青梅竹马情的温家女儿身上,这两年,处处关心,极力示好,就差认作gān女儿了,还频频召入宫中,存心想给二人制造机会,打着主意,即便温婠没法做成王妃,日后做个侧妃,便也如在摄政王身边有了自己人,大有用处。

    后来结果证明,两方都落了空。不过,只要没叫大长公主意图得逞,于兰太后而言,便是胜了。

    本以为这桩官司算是过去了,却没想到,大长公主竟在这事上也要横插一脚,想gān什么?

    老宫人见她眉头紧皱,宽慰道:“就大长公主那个儿子,温家岂会答应婚事?”

    大长公主与现在的丈夫陈衡不曾生育,她只有一个儿子,便是早年和第一个丈夫生的,背后人称“戆王”。之所以得此诨号,是他天生智识,略逊常人。

    说白了,就是不大聪明,却因母亲身份,早早便得郡王封号,后头还跟了一大堆逢迎拍马之徒,整日走马游街不务正业,就差被人捧成长安第一贵公子了。

    兰太后皱眉,“她若以势压人,摄政王为不开罪姜女,避嫌,听之任之,事也难讲。”

    老宫人便想起今早敦懿太妃宫里,那摄政王在女将军身边一副护花使者的模样,忽也觉着太后这话不无道理,附和应是。

    兰太后沉吟了下,吩咐:“皇帝那里可以先放放,你给我把这事盯紧了。”

    宫外,摄政王与王妃的车列从道上经过,回往王府。

    不像一早出门,街道空阔任驰,此刻正是车水马龙人多的时候,又过闹市,前头需仪卫清道,速度慢了许多。路人见车列从皇宫方向出来,也难免要多看几眼,很快就传开了话,道这一行车马,似乎便是昨日新婚的摄政王和本朝那位著名女将军的乘车,都是好奇不已。挑担的落下担子,牵骡的停在路边,更有行人驻步观望,一时jiāo通阻塞,秩序大乱,一个爱讨闲气的还因脚被人踩,相互吵了起来,惹得负责今日出行保卫的一gān王府护卫暗暗紧张,唯恐再出昨晚那般的意外,王府护卫统领王仁便暗命收拢队列,加快速度通过。

    束慎徽听到外头吵吵嚷嚷,启开自己那一侧的窗帷一角,朝外看了一眼,随即放落,将嘈声再次挡在外,回头,望了一眼和自己并肩同坐的女子。

    她刚出皇宫时,神色紧绷,出去段路后,此刻看着是好了,但依然一句话也无。车外如此喧嚣,于她却仿佛毫无gān系,她只目视着前方,恍若凝神,沉浸在了她自己的世界之中。

    他迟疑了下,待马车经过闹市,外头安静了些,转过脸,望着她凝定的侧颜,打破了缄默:“姜氏,关于你母亲多年前的早逝之事,我也略有耳闻,一切皆是我皇家之过,我甚感歉疚。”

    她不为所动,就连眼睛也未曾眨一下,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只是如此。殿下您言重了。”

    束慎徽一顿,“我知如今说再多亦是无用,我也无法有任何的弥补,唯一能做,便是待到将来,若有机会,我欲前去祭拜岳母,以表我的谢罪之意。此为我肺腑之言。”

    “与殿下何gān?殿下去谢何罪?”

    束慎徽再次一顿,“你我既为夫妇,将来,即便是以你夫君的身份,我也理当走那一趟的。”

    她听了,慢慢地转过了脸,目光落到了他的脸上,宛若端详。

    束慎徽被她这么看着,感觉她似乎是在探究自己,忽然就想到了昨夜。

    难道是因自己一句“夫君”,惹她此刻内心鄙薄?

    一阵暗惭沮丧袭来,束慎徽后背燥热,勉qiáng若无其事:“你这般瞧我做什么?”

    “我代亡母谢过殿下。”她启唇,慢慢地说道。

    “至于将来之事,将来再说。”

    姜含元淡淡收了目光,转回脸。

    余途,男默女静,回了王府。

    第21章

    二人入了新房繁祉院,束慎徽除下礼服,换了衣裳,寻到了姜含元的面前。

    “今日我休沐,也是你入我王府的第一日,可否要我作陪?我可伴你走走,将各处方位指点与你,认个路。”他面上带着笑,提出邀约。

    “多谢。不必了。”

    她拒绝了,这一点他应当早有预料,或者方才他那句话,其实不过就是个引子而已。他点头,“也好,那你自便,我不扰你了。白天我在昭格堂,你若有事,随时可叫人来唤。”

    姜含元道:“我在府里无事,不如出去,有点私事要办。你借个人,替我指路便可。”

    束慎徽也未多问,转头便招来了张宝,吩咐:“王妃要出府,你替王妃领路。叫王仁同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