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我在捕鱼,其实我在修仙!

关于你以为我在捕鱼,其实我在修仙!:开局钓上个龟丞相。从此,罗枫变成了五大洋最靓的仔:“左前方三十公里有金枪鱼群,快捞,低于两百公斤的扔回海里。”“哇嘎嘎,发财了,这群大黄鱼有几十吨!”“加油!捞光这些秋刀鱼,让小鬼子跟着我们吃屁。”“咦?鹰酱刚扔...

作家 乐瑶小公举 分類 都市 | 145萬字 | 505章
第73章 出征两万里
    “奇怪了。”

    “为什么每次跟罗老板出海,都风平浪静,一点浪花都看不见呢?”

    看着平滑如镜的海面,董烨然疑惑地把目光转向罗枫。

    似乎很好奇。

    罗枫洒然一笑,换了个姿势继续晒太阳:“我们村里有个传说,说我是妈祖娘娘的亲儿子,所以每次出海都没有风浪。”

    二人,正躺在月宫号二层泳池旁,惬意地享受阳光浴。

    此时的月宫号正离开秘鲁渔场驶向纽芬兰渔场。

    被分派去纽芬兰渔场捞鱼的渔船,已经快赶到目的地,月宫号不得不全速赶路。

    老办法。

    老套路。

    董烨然组织的船队在公共海域联合张网,月宫号绕着渔场转圈撵鱼群入网。

    再由各家渔船单独下网捕捞。

    捞满就走。

    虽然航程远了很多,捕捞效率却极为吓人。

    紧张忙碌一两天工夫,就能满载而归,远比用水下声呐和雷达搜寻鱼群的手段更便捷。

    只是,罗枫体内的法力消耗有点快。

    龟爷不在,他用来驱赶鱼群的手段只能是将法力注入龟爷留下的那个绿色小龟壳,释放出一点远古海主气息吓唬鱼群。

    好在他灵气多。

    法力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可以随时补充。

    “妈祖娘娘的亲儿子?老董我不敢不信呐!”

    董烨然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说起正事:“罗老板,兄弟们都觉得你只抽一成有点低了,应该再加一成。不然,我们都不好意思跟着你捞鱼了。”

    罗枫抬手打断对方的话头。

    指着平滑如镜地海面若有所思道:“一成就够了,出来跑一趟我就能挣一个小目标,钱再多就没意思了。你帮我转告兄弟们,钱别乱花,得留下来投资深海养殖。咱们这样捞下去,大海里的鱼迟早会捞得断子绝孙,得提前投资深海养殖给自己留后路。”

    “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几百万上千万的投项目的时候,还是舍不得啊。”董烨然更懂渔民。

    “怕个毛线?我们把四大渔场捞得差不多,国际市场的鱼价就起来了,深海养殖项目不挣钱都不行。”

    “这……还能捞光?”

    “北海道渔场怎么绝种的?”

    “咱们不是都改成大网眼渔网了吗?”

    “放心吧,坚持不懈地捞个三五年,肯定没有大鱼群让我们捞了,到时候直接休渔。专心搞养殖赚钱。”

    “哈哈哈哈,那我就放心了。按照这个进度捞三五年,咱们的渔民家家户户都能投得起深海养殖项目。”

    “那就加油!”

    “……”

    这趟出海捞鱼是次要目标。

    罗枫的主要目的是寻找鹰酱的战略核潜艇。

    然并卵。

    真正开始寻找的时候,他才发现这种事跟大海捞针没什么区别。

    老卢给了两次信息,他赶了两次场子,却毛都没找到。

    两次扑空后,他又骑着心爱的水下小摩托守了两天鹰酱的海军基地,也没堵到进出的战略和潜艇。

    无奈,只能暂时放弃。

    得想到好办法,或得到准确信息才能实现精准捕获。

    没有准确的信息支持时,他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修炼。

    而此时,兔子渔民渔获丰厚的事迹逐渐被国外同行们拍成短视频上传到互联网空间内,掀起热切的讨论:

    “上帝作证,我打了一辈子鱼,也没想过鱼群能围起来慢慢捞。”

    “汉人渔船疯了吗?”

    “的确像疯了,他们居然跨越上万海里来北海渔场捕鱼。”

    “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也都是汉人的渔船。”

    “奇事出怪事了,自从汉人渔船到来后,我们居然找不到大鱼群了。”

    “真眼馋呐!”

    “据说,北海道渔场已经被这些人给捞绝种了。”

    “不是据说,而是事实,好像也是这么围起来捞的。”

    “汉人渔民很讲究的,网眼开的很大,不可能捞绝种。别恶意抹黑。”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捞不到鱼,而人家可以在公海范围内大摇大摆的捞鱼,咋整?”

    “据说,南极还有汉人渔船在捕捞帝王蟹。”

    “帝王蟹的价格最近都掉了好多。”

    “见鬼,我已经能想象到渔民失业,大家都从兔子那里进口海产品的壮观场面了。”

    “进口已经开始了,兔子境内的海产品价格最近直线下降,而国际水产的价格在直线飙升,进口价格比渔民打捞价格还低。”

    “好壮观的渔船规模!”

    “以前就听说汉人的渔船规模很大,从来没见这么大阵势……航母战斗群放到跟前也不够看。”

    “……”

    国际互联网内嚷嚷的内容,很快被转载到国内视频网站和新闻网站。

    新闻标题大多耸人听闻:

    《渔民出征,寸草不生》

    《各国渔民快没饭吃了,罪魁祸首竟是……》

    《出征两万里,带回鱼虾蟹》

    《……》

    网民们和乐滋滋地跑到评论区凑热闹:

    “卧槽,咱们的渔民都这么勇吗?”

    “难怪最近海鱼的价格越来越便宜,原来是不远万里地捞回来的!”

    “世界四大渔场就剩三个了,悠着点捞吧。”

    “为渔民点赞。”

    “看到这条新闻,我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买鱼了……以前,还是为便宜的海鱼都是假的,没想到是渔民不远万里捕捞的。”

    “干的挺好,捞光剩下的三大渔场,让列强餐桌上也没有海鱼吃。”

    “风大浪大小心自己。”

    “不懂就问,海鱼都是围起来慢慢打捞的吗?”

    “那是咱们渔民独创的技巧,其他各国渔民都学不会。”

    “稳了,这就去买只帝王蟹解解馋。”

    “……”

    平时散落在各地的汉人渔船被组织起来进行集体行动,声势浩大,折腾得各国纷纷侧目。

    但又说不出什么不对来。

    所有汉人渔船都在公海海域捕捞,并没有进入谁家的经济专属区。

    鱼群自己不长脑子,非要往公海海域游,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家渔民捞到的海鱼越来越少。

    庞大的海鱼产量都被汉人渔船捞走。

    一时间,沿海各地鱼市被突如其来的庞大渔获塞满。

    草汪村码头也不例外。

    王多鱼等传统渔获收购商,眼睁睁地看着金发碧眼的外商越来越多,不禁焦急地找上罗枫。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