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阳玄剑

残阳剑出世,引来无数武林人士相争,年轻的张天景在这残酷的武林中饱受磨难,却意外间得到了这柄宝剑,宝剑之中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竟让无数人趋之若鹜,到底是宝剑配英雄,还是命丧贼人手,尽在《九阳玄剑》中!

第二十八章 初到幽州
    当下张天景便依着之前说过的话,将于文才后面的两个问题回答了,至于第一个问题,他也不知作何回答,如果是要说实话,那便是非要说出师父陈永年不可,这司马承祯的师门与七星门有旧,他说不定也知道师父的底细,将师父说出那可是万万不行的,须得编上一个什么理由骗了他才行。

    张天景眼珠子转了两圈,想到一个主意,开口说道:“那化解摧心掌之法,我自是听别人说的,至于那人是谁,我只知道他是一名中年道士,对了,跟你么一样是道士,不过那人穿的衣服可比你们寒酸的多,那才叫真真的出家人,四海为家,行善修道,可不想你们这般·····”

    张天景心中对这三清殿的道士有气,于是故意说出一些话来气他们,司马承祯虽是道士,却将名声官位看的极重,他本身还兼有朝廷官职,听了张天景的话,不由得生了三分火,脸色也阴沉下来,于文才见势不对,连忙止住张天景的话头,问他道:“你说那道士教了你化解那摧心掌之法,你且说说看,是如何化解的?”

    张天景在绝魂谷中听陈永年讲过一遍,于是原原本本的照着陈永年的话说了一遍,于文才听后不置可否,也不知他说的是对是错,目光向着师父望去,司马承祯微微点了点头,示意张天景说的不错。

    于文才又问道:“那道士你是在哪里遇到的,他又为什么要告诉你这化解摧心掌之毒的方法?”

    张天景只说自己一个同伴被人用摧心掌打伤,恰巧遇到了这道长,于文才还要再问,张天景见说得越多便越容易漏出破绽,任凭他问,自己只是不再开口,之前他也说过只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何必再跟他说的那么多。

    于文才无奈,只好退到一边,看师父要怎样处置张天景了。

    司马承祯直直的看着张天景的眼睛,似要从他的眼中看出什么,张天景凌然不惧,和司马承祯对视,突然司马承祯伸手又抓住了张天景的右手,伸手在他的脉搏上一搭,见他体内没有那种修炼摧心掌的阴寒之气,和之前抓住的那名女子的真气也是大大不同,想来这两人应该不是一伙的,脸色稍缓和一些。

    张天景见他又抓住了自己的右手,以为他又要伸手点自己穴道,吓得他连忙用力抽手,司马承祯试探完他的内力,任由他抽开了手,张天景问道:“你又想做什么,我不过是在你们山上住了一晚,吃了几顿饭,有没有干下什么错事,为何要这般为难于我,不给吃不给住直接撵我下山不就得了,还偏要费上这么多事,东问西问的,难不成我还能给你什么?”

    张天景知道对方想从自己身上套出些消息,索性就装作毫不知情,胡乱的说上一番话,利用眼角偷偷的看司马承祯几人的反应,只见司马承祯向于文才四人看去,四人皆摇了摇头,也不知是什么意思,司马承祯又对于文才点点头,似乎示意他做些什么,自己转身回了他的首座。

    张天景也不知事情如何,自己能走不能走,那于文才对他说道:“张公子,适才多有得罪,三清殿最近颇不太平,容不得我们不小心翼翼,冒犯了公子,贫道在这里先行赔罪。”说完躬身行了一礼,张天景对三清殿这几人简直是失望透顶,本以为都是些名士,又是出家人,应当胸怀大量,待人和善,没想到竟是这般跋扈,当下避开身位,不受他这一礼,也不行礼,淡淡的说道:“赔罪大可不必,我在贵观上也耽搁了不少时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还得启程去寻找那要找之人,这便要离开了,不知道你们放不放行?”

    张天景也不知道对方是不是要扣下自己,细细盘的问自己,说完这句话之后心里颇为紧张,不料那于文才说道:“张公子来去自如,不存在什么放行不放行只说,张公子要离去,自管离去便可,贫道还有事在身,不便相送,清玄,你送张公子下山,记住,一定要亲自送的张公子下了山,免得张公子不识的路,走岔了。”

    站在一旁的清玄小道士答道:“是,师父。”又对张天景说道,张公子请吧。

    张天景之前讽刺了三清殿一番,这时被那于文才几句话给说了回来,口中咽下一口气,头一不回的走了,他直接去了马圈,牵了那匹瘦马,这马跟他多日,这时已经稍稍长了一点膘,不像是之前那么瘦了,但是还是不能骑乘,显然是带不动的,这时又是冬天,到处有没什么好的草料,想到这马的遭遇当真是十分悲惨,心下暗暗决定,日后定要好好待它。

    他牵着马走到道观门前,小道士清玄早就等在那里,手里提着一个包裹,里面装着几日的干粮,和一点碎银子,清玄对张天景道:“张公子,我们走吧!”

    这小道士心肠颇好,这些干粮都是他自己准备的,碎银子也是他自己的,在这道观之中也没什么用处,都给了张天景,只因张天景昨日的几句‘道长’叫的他心里欢喜,张天景和清玄两人一直走了一两个时辰这才下了山,清玄将包裹交到张天景的手中,告了辞,会山上去了。

    张天景最后望了这王屋山一眼,头也不回的往北边走去,这时北风呼啸,这山路崎岖,一人一马都是行走艰难,好在天还没有下雪,不然这道路结冰,那就更加难走了。

    这一路上在没有遇见一个人,当晚张天景找到一个石洞,将马拴在一块石头上,在洞里面点了一堆火,取出那小道士准备的干粮吃了起来,回想起发生在三清殿的事情,当真还是心有余悸,那司马承祯武功练到这般地步,简直就是出神入化了,但是提起那什么苍龙一绝何中天,似乎又是极为忌惮,这世间难道还有比他自己武功还要厉害之人,竟让他也能惧怕三分?

    那上山挑事的七人身份也是颇有悬疑,这七人明明武功不如那司马老儿,为何还要在他出关之日上山去闹事,这不白白的送自己入虎口吗?难不成他们本就存了这个心思,要把自己送到别人的手里?想想也觉得不可能,他们习练的摧心掌,是不是就是五十年前打伤师父的那门武功,这武功端的是厉害无比,却为何会在中原武林之中流失呢?难道真是因为太过歹毒而被废除,那为何蜀中唐门这般使毒的门派,江湖中没有人去剿灭它呢?它的毒可是千奇百怪,杀人于无形,可比那什么摧心掌那厉害多了。

    张天景朝着北方一连走了一个多月,一直来到了塞外草原的边上,眼见着再走就要深入那异族的领地,却还是没有那杨府小姐的半点消息,这时草原上满目望去都是皑皑白雪,不见半点人影,张天景知道草原上遍布狼群,一个人在草原上行走,夜晚极有可能成为那狼群的猎物,再加上这时大雪封路,草原上的牧民也都待在帐篷里面不会外出,他带着一匹瘦马,是万万不能深入草原,当下心灰意冷,找回那杨府小姐是无望了,于是牵着马调头返回。

    去时是从中原取道经太原后沿着太行山脉北上,返回时却先去了幽州,在打算在幽州过了这个冬天再动身南下,幽州在唐朝归属于河北道,于唐武德元年罢去隋炀帝之时的称呼,重新称为幽州,后与玄宗天宝元年又改成为范阳郡,范阳郡当时的节度使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安禄山。此时还是称之为幽州,因隋炀帝时三征高丽,都是依此城为根据,因此城池修建的十分坚固高大,城外还残留着数百座征高丽时留下的军用仓库。

    幽州城的大致位置位于今天的北京一带,城墙长约三十二里,高约三丈,这里地理位置极为险要,因此居有重兵。

    张天景北门进了城,这时已近年关,街上涌动着采货购物的居民,将本来就不是很宽的街道堵得寸步难行,张天景在人群中挤了半天,好容易才找到一家客栈,将马匹交于那店里的伙计,他先要了一间上房,让伙计打来热水,好好地洗上一番之后,换上一身新衣服,又在铜镜前将长得满脸的胡须修建一番,这才下楼去吃午饭。

    张天景自从离开成都之后一直在路上漂泊,这时稍稍安定了一下,问的那店里的伙计,这才知道今天原来是小年,他本以为小年还有几天,没想到时间过得这般快,怪不得街上的人那么多了。

    他这位置正好靠窗,视线刚刚好,街上的事情尽收眼底,唐朝时对女子的规矩没有宋朝时那般多,故此街上逛街之人,大半都是女子,三五成群的年轻姑娘结伴而行,身着艳丽的衣服,一路上走走挑挑,左顾右看,举目望去满街都是。

    PS:本书有很多错别字,目前专注于码字,还没有时间过来更正,等到月底我会腾出半天的时间专门来更正,希望大家在书评区里将这些错别字都找出来,指明地方,我好方便一一更正,多谢大家啦!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