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常有人说,希特勒的经济奇迹与军事奇迹实际上是一回事,就业问题完全或基本上是通过扩军实现的。这不对。当然,普遍兵役制减少了几十万失业人员,而坦克、大炮与飞机的大批生产给了几十万冶金工人工资与面包。但是,希特勒上任时的六百万失业人员的大多数是在完全正常的民用工业再就业的。一辈子说了不少吹牛的戈林在当时打出了“不要黄油要大炮”的口号。实际上,第三帝国既制造了大炮也制造了黄油以及其他东西。 2.扩军也有一个重要的外政含义:它意味着废除《凡尔赛和约》的关键部分,即对于英国与法国的政治胜利,意味着欧洲权力格局的剧烈改变。这一点将在另一关联中,在“成功”一章中谈到。这里,我们在谈希特勒的成就,我们只把它当作成就来看。 3.在这一成就中,还有完全属于希特勒个人的贡献值得一提。在一个具体的在战争中被证实为相当重要的细节问题上,希特勒亲自干涉,亲自确定新国防军的组织,由此决定了它未来的作战方式:“闪电战”,面对军事专家的绝对多数,他决定建立合成的独立作战的坦克师团与坦克军团。这种新型陆军阵营在1938年只有德军有,在二战第一、二年中被证实为战场决定性兵种,后来被其他国家军队模仿。它的建立是希特勒个人的功绩,而且是他军事领域最大的成就,比他在战争中的受争议的指挥工作的成就还要大。没有希特勒,将领中看到独立坦克兵种的潜力的,以古德里安为代表的少数将领,都不可能战胜保守派的多数,就与英国的弗勒与法国的戴高乐一样,众所周知,他们因传统主义者的反对而失败了。 如果说,在这些公共舆论几乎不感兴趣的、内部的军事争论中,1939—1941年的战役,特别是1940年的对法战争已经被定局,这种说法并不夸张。希特勒在当时做出了正确的决策,这是一个无人知晓的成就,它先是没有使他有名;恰恰相反,它使他在保守军官们那里特别不受欢迎。但它后来在他1940年对法国的军事胜利中获得了收获,对法国的胜利一时使他最后一批坚定不移的德国反对者都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但在此以前,在1938年,希特勒已经取得了1933年还给他投反对票的多数的大部分人的支持,这或许是他的最大成绩。这一成绩,使得今天幸存的老年人感到羞愧,对于后来出生的年轻人来说,不能理解。今天,老年人容易说“当时我们怎么能……?”,年轻人很容易会问:“当年你们怎么能……?”(资料,伟大的元首的成就不是我这等写手可以捏造的。) 伟大的元首的各种成就无与伦比。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七十五章德国与谁结盟 【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写作的动力,德粉加油=高富帅加油加群208912025一起决定剧情发展。】 张俊带着党卫军第一装甲军去苏台德武装游行了一圈,所到之处无不是收到热烈的欢迎。张俊也不的不在内心感叹伟大元首的外交能力,和让人无法拒绝的个人魅力——魔鬼与天使的化身。 游行一圈的张俊很快就带着部队回到了原来的驻地,又开始了紧张的训练,同时开始招募后备兵力,因为有战争就有牺牲,如果战争爆发,自己找不到补充兵力,那还不叫张俊吐血啊! 现在的张俊又闲下来了,晚上会去骑艾薇儿,努力造人,白天和美女秘书来点暧昧,随便处理下关于武器研发的事情,这个不能放松,武器生产也是同样的道理。 山寨56式系列枪械的生产工艺张俊还是及时的交了出去,只要能生产步枪的德国公司,都在开足马力为德国生产新式的冲锋枪和轻机枪还用g42(提前了,本来应该是g38的,为了不埋没这个世界名枪,继续使用g42的名字)。 其他武器的生产也在加快,包括“六爷”,“山寨99式”等等,德国库存的,换装的一些武器也在日夜不停的外销,可以说1938年的德国经济火车头,百分之五十是军火工业带动的,归根到底还是德**火的质量,让德国的军火不愁卖,还有就是德械师在中国战场上展现的强大威力,更是德**火最好的宣传广告。就连小日本也派出亲王级别的外交使臣,来德国买军火,并且想模拟中国的德械装甲七十四军,组建小日本的德械装甲师。 后世作为中国人的张俊当然是极力反对卖武器给小日本的,但是张俊能做主吗?当然不能,希特勒为了政治上的考量,同意了小日本的要求,卖给小日本一个满编的德械装甲军装备,那可是近五百辆三号和四号坦克,十万多支步枪,还几几百门各种口径的大炮,想到小日本会用这些武器来侵略自己的祖国,张俊心里就在滴血。 “我操你小日本的十八辈祖宗。” 好你个狗曰的小日本,你不是想买德械装备是吧,老子现在可掌握着德国换装下来的天量武器,老子要把所有的中**队全部换装成德械师,武装他一百万,不不太少了,最起码也要两百万才够,德国换装下来的武器统统运到中国去,草草草草……。 当然希特勒卖给小日本武器,肯定有政治考量,自从张俊在淞沪战场把小日本打疼以后,在南方的鬼子基本上只龟缩在上海,人员也保持在三个师团左右,而蒋中正也没有去进攻上海的日军,他可不想在像第一淞沪会战那样,几十万**全部打残在上海市内。 现在日本国内,北上派也占据了上风,依托中国的东北三省,进攻苏联的远东一带。这一派的主要是关东军和陆军的人,而海军的人基本上支持南下,抢夺南洋周边其他列强的殖民地。就一个海军还压倒不了陆军和关东军。张俊当然不知道元首与日本亲王谈判的具体内容,张俊估计元首是打算怂恿小日本北上进攻苏联远东地区,以减轻德国将来西线的压力,如果元首想与日本结盟,张俊拼命也会阻止的,甚至可以派人把前来谈判的小日本亲王暗杀掉,不管用什么手段和方法,小日本别想和德国结盟。 元首对于小日本的打算,张俊打算利用自己与希特勒的亲密关系,前去试探一下元首的真实想法,德国国内对于小日本的看法也是多种的,有赞成结盟的,也有反对结盟的,张俊不能也不愿去联络那些反对与小日本结盟的人,那样反而让元首产生误会,张俊打算不说阴着干,俗话说的好“咬人的狗不叫,”张俊就是要不声不响,一出手就要咬住小日本的睾丸。 我们看来看看后世的两个德国盟友是什么货色。 意大利:这个古罗马帝国的后裔好像已经丧失了祖先的荣耀,我好像没有听过意大利军队在二战中有过大的胜利。反倒是被当时已经快完蛋的法国残军和英国的陆军打得满地找牙,还得让德国出兵帮助。轴心国最先崩溃的也